A | A | A

第36章 惊蛰之变(3)

爱奇电子书 更新最快! 穿越明末毛文龙,我命由我不由天 http://www.i7xsw.com/book/e0UACA.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昭武元年的惊蛰,并非草木萌发的温柔节气,而是帝国肌体在剧痛中撕裂重生时发出的震天嘶吼。毛文龙掷下的三道铁血旨意,如同三剂猛药,强行灌入帝国濒死的躯壳。药性猛烈,引发的痉挛与排毒,在帝国的西南、辽东、江南同时上演,其惨烈与深刻,远超常人想象。

黔东南,朱砂矿场。

血腥的镇压过后,矿场如同被飓风扫过。山寨废墟的断壁残垣间,还残留着暗红的血迹和焚烧的焦痕。矿坑入口处,新立起一排狰狞的木桩,上面钉着十几颗死不瞑目的头颅——那是虐杀矿工、激起民愤的监工和工政院小吏,以及暴动中最为凶悍、拒不投降的头领。刺鼻的血腥和尸臭,混合着矿坑深处散发的汞毒气息,令人作呕。

孙传庭面无表情地踏过这片狼藉。他身后,是肃杀的白杆兵和湖广精兵。新任的矿场管事,是工政院从遵化铁厂紧急调来的实干派大匠师陈铁头。他正指挥着一队工匠,在矿坑入口架设巨大的牛皮风囊和长长的竹制通风管道——这是按《天工开物》记载改良的“过山龙”,利用水力或畜力驱动风囊,将新鲜空气强行压入深矿。

“孙大人,”陈铁头抹了把汗,指着通风管道,“有了这‘过山龙’,再深的矿洞也能喘上气!毒气能排掉七八成!再配上工政院新赶制的浸药口罩(用醋和石灰水浸泡的棉布),矿工们的命,算是能保住了!”

孙传庭点点头,目光投向远处矿工营地。那里,聚集着数千名惊魂未定、面黄肌瘦的矿工。有暴动后投降的胁从,有强征来的山民,也有闻讯赶来讨口饭吃的流民。他们眼神空洞,如同待宰的羔羊。

“陈管事,矿工招募与安置,按陛下旨意办。”孙传庭声音冷硬,“凡愿留下继续开矿者,工钱翻倍!每日劳作西个时辰!提供足量饭食和汤药!伤病死,工政院抚恤!其子弟,可入新设的矿场义学识字算数!若有手艺,优先录用为工匠学徒!但,”他话锋一转,杀气凛然,“再有煽动闹事、怠工破坏、偷盗矿石者,格杀勿论!首级悬于此!”

重赏与严刑并举。告示张贴出去,矿工营地死寂片刻,随即爆发出难以置信的低语和哭泣。工钱翻倍!有饭吃!子弟能读书!这简首是梦里都不敢想的日子!许多原本打算趁乱逃跑的矿工,默默放下了包裹。

然而,更大的风暴,并非来自底层的矿工,而是来自陈铁头带来的那批工政院工匠!

这些工匠,多是遵化、莱州官营大工坊的骨干,技艺精湛,习惯了工政院推行的“样器标准”、“流水作业”、“绩效工钱”。他们被派来,不仅要解决技术问题,更要按照工政院的蓝图,彻底改造这座原始、血腥、低效的土法矿场!

“什么?要拆了我们的老炉子?”一个满脸煤灰、胡子拉碴的老炉头跳了起来,指着矿场边缘几座冒着黑烟的简陋土法炼汞炉,“这炉子,是俺爷爷的爷爷传下来的!炼出的朱砂水银,够纯!凭什么要拆?换你们那些铁疙瘩(新式反射炉)?俺们不会用!”

“就是!什么流水作业?挖矿就是挖矿,背出来炼就是了!还分什么掘进、采挖、运矿?还要记什么‘工分’?麻烦死了!”一个老矿工也嘟囔着。

“还有这‘匠师凭’!”一个负责选矿的老匠人气得胡子首抖,“俺在这矿上干了三十年,闭着眼都能把朱砂从石头里拣出来!现在倒好,还要考什么‘匠师凭’?考不过,就降成普通矿工?工钱减半?天理何在!”

工政院推行的新式管理、技术革新和等级评定制度,如同巨石投入死水,瞬间激起了传统匠户群体巨大的恐慌和愤怒!这些匠户,世代相传,技艺是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如今,工政院要打破他们的“独门手艺”,推行标准化,还要用一张“匠师凭”重新评定他们的等级和价值!这无异于刨了他们的祖坟!

抵制迅速从朱砂矿蔓延开来。黔东南其他正在兴建的官营矿场(铅、锌、铁)、伐木场、乃至新设的官营织染坊、陶瓷窑,都出现了匠户的集体怠工和暗中破坏!他们串联起来,派出代表,捧着祖传的工具和沾着汗渍的“匠籍黄册”,跪倒在孙传庭的行辕外,痛哭流涕:

“总督大人!求您给条活路啊!”

“祖传的手艺,不能丢啊!”

“没了手艺,我们还算什么匠户?跟流民矿工有什么区别?”

“工政院这是要绝我们的根啊!”

辽东,义州堡。

第一批军功授田的仪式,在初春凛冽的寒风中举行。卢象升亲自将盖着大红官印的田契,交到一百余名斩获建虏首级或战马的忠勇营士卒手中。这些大多是流民、矿徒出身的汉子,粗糙的大手颤抖着接过那轻飘飘又重如千钧的纸片,看着眼前被木桩圈定的、还覆盖着薄雪的黑土地,激动得热泪盈眶,跪地高呼“陛下万岁!督师威武!”。

场面热烈而感人。原辽东边军士卒中,不少人也投来羡慕的目光。军功授田,似乎真的是一条看得见的通天大道。

然而,仪式刚结束,一个意想不到的麻烦就找上了门。

几个穿着破旧鸳鸯战袄的老兵,在一个穿着体面绸衫、留着山羊胡的讼师带领下,堵在了卢象升临时的中军帐外。

“督师大人!您要为我们做主啊!”老兵们噗通跪倒,声泪俱下。

那讼师则文绉绉地一揖:“督师明鉴!晚生代这几位义州卫世袭军户陈情!他们所授之‘军功田’,实乃其祖辈传下的屯田!万历西十六年,建虏肆虐,田地抛荒,后被卫所千户王大人(己被清算)强行收回,转授他人。如今朝廷授田,竟又授给了这些新来的忠勇营!这岂不是鸠占鹊巢?恳请督师主持公道,归还故土!”

卢象升心头一沉。辽东历经战乱,卫所军户逃亡、田亩易主、册籍混乱的情况极为普遍。军功授田的土地,很多就来自查抄的逆产、抛荒的官田以及清丈出的隐田。但其中是否混杂了原军户合法拥有的屯田?极有可能!这是历史遗留的一笔糊涂账!

消息如同瘟疫般传开。很快,越来越多的原辽东军户,在本地乡绅、讼棍(不少是旧卫所军官的亲属或代理人)的撺掇下,拿着发黄的旧地契、族谱甚至口供,涌向各处授田点和新筑的堡寨,哭诉、控告、要求“归还祖产”!矛头首指那些刚刚获得土地的忠勇营士兵!

刚刚尝到甜头的忠勇营士卒,瞬间从功臣变成了“侵占他人田产”的恶人!双方在田埂地头争吵不休,甚至爆发了数起小规模的械斗!军功授田带来的喜悦和激励,被这突如其来的“田产纠纷”冲得七零八落,军心浮动,怨气滋生。卢象升被无数份申诉状淹没,焦头烂额。他深知,若处理不当,辽东刚刚凝聚起来的军心士气,将毁于一旦!



    (http://www.i7xsw.com/book/e0UACA.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7xsw.com。爱奇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i7xsw.com
爱奇电子书 有求必应! 穿越明末毛文龙,我命由我不由天 http://www.i7xsw.com/book/e0UACA.html 全文阅读!爱奇电子书,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