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两只手紧握的瞬间,周围嘈杂的叫卖声仿佛被一道无形的墙隔绝开来。魏东亭感觉自己握住的不是一只手,而是一个时代的脉搏,滚烫而有力。他那颗早已被现实消磨得冰冷沉寂的心,重新剧烈地跳动起来,血液里奔涌着一股久违的、名为“理想”的滚烫岩浆。
“秦董,我们……我们现在干什么?”
激动的情绪稍稍平复,魏东亭立刻从一个愤世嫉俗的技术狂人,切换到了一个战士即将奔赴战场的状态。他环顾了一下自己这个简陋的摊位,那些曾被他视若珍宝的废旧电路板,此刻看起来是那么的寒酸。
秦奋微微一笑,松开手,指了指不远处停着的一辆皇冠轿车:“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魏总监,上车,我给你看一样东西。”
“魏总监”这个称呼,让魏东亭再次一愣,随即挺直了有些佝偻的背脊。他不再多问,利索地将桌上那块PDP-11主板和万用表收进一个破旧的帆布包里,至于其他的零碎元件,他连看都懒得再看一眼。
坐进那辆在九十年代初代表着顶级身份的皇冠轿车里,柔软的丝绒座椅和车内安静的环境,让魏东亭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车子平稳地驶离了中关村,最后停在了京城饭店的门前。
在顶楼的一间豪华商务套房里,秦奋没有急着谈工作,而是亲自给魏东亭倒了一杯热茶。
“先暖暖身子。”
魏东亭捧着精致的白瓷茶杯,看着套房里的一切,心中百感交集。就在半个小时前,他还是一个守着破烂摊子,风餐露宿的“倒爷”,现在却坐在京城最高档的饭店里,和一个掌控着几十亿资产的集团董事长,商讨着一个投资五千万美元的“神话”。
“秦董,我……我还是有点像在做梦。”魏东亭喝了口热茶,感觉那股暖意从胃里一直升腾到脑门,驱散了最后的彷徨。
“很快你就没时间做梦了。”秦奋从自己的公文包里,取出一叠厚厚的、手写的文件,放在了魏东亭面前的茶几上。
封面上,正是那几个让魏东亭心潮澎湃的大字:
【普罗米修斯计划——远风半导体战略执行纲要(第一阶段·草案)】
魏东亭深吸一口气,翻开了第一页。
只看了一眼,他的瞳孔就猛地收缩了。
第一部分:组织架构与人才梯队
核心层:
总负责人:秦奋
技术总监:魏东亭(负责IC设计、架构选型、团队组建)
运营总监:(空缺,全球范围内招募,需具备硅谷一线IC设计公司管理经验)
第一梯队(创始团队):
CPU\/MCU架构师:2-3名(目标:国内各大计算所、高校及海外华人圈内的顶尖人才)
数字电路设计工程师:5-8名(需熟练掌握Verilog或VHDL硬件描述语言)
模拟电路设计工程师:3-5名(高薪挖角,方向:ADC\/DAC,PLL锁相环)
版图工程师:10名以上(可从优秀应届生中培养)
算法工程师:2名(重点:EDA算法优化与二次开发)
人才来源与招募策略:
1.“扫街”计划:由魏东亭总监牵头,在中关村、深圳华强北等地,发掘如您一样被埋没的民间高手和技术大牛。
2.“归雁”计划:通过高远总监在华尔街的关系网,在美国加州、德州等地设立联络点,定向接触在Intel、AMD、TI、摩托罗拉等公司工作的华人工程师,以优厚待遇和报国理想吸引其回国。
3.“春苗”计划:与清华、北大、复旦、电子科大等高校建立联合实验室,设立“远风芯片奖学金”,提前锁定最优秀的微电子专业应届毕业生。
魏东亭的手在颤抖。
这份纲要,哪里是什么草案!这分明是一份周密到令人发指的行动计划!从组织架构到人才画像,再到三种截然不同却又互为补充的招募渠道,逻辑之清晰,目标之明确,让他这个在计算所混迹多年的人都自愧不如。
他抬头,震惊地看着秦奋:“秦董……这些……都是你一个人想出来的?”
“只是一个开始。”秦奋的表情依旧平静,但眼底却燃烧着熊熊烈火。那晚系统知识灌顶带来的震撼,如今已经完全沉淀为他推动这个庞大计划的底气。他所写下的每一个字,都源于脑海中那清晰无比的科技树和产业发展脉络。
“你继续往下看。”
魏东亭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翻开了第二页。
第二部分:技术路线图与首期目标
技术路线:MCU -> DSP -> SoC
制程规划:1.2微米-> 0.8微米-> 0.5微米
首期目标(18个月内):
产品代号:“启蒙一号”
产品定位:8位微控制单元(MCU),兼容Intel 8051内核指令集。
目标制程:0.8微米CMOS工艺。
晶圆代工伙伴(初选):台湾积体电路制造公司、新加坡特许半导体。
性能指标:主频12MHz,内置4KB ROM,128B RAM,2个16位定时器,1个全双工串行口。
应用市场:远风集团自产全系列家电(电风扇、电饭煲、未来规划的空调、洗衣机等)主控芯片,实现核心元器件自主替代。
“嘶——”
魏东亭倒吸一口凉气,只觉得头皮发麻!
如果说第一部分的人才计划让他震惊,那么这第二部分的技术路线图,则让他感到了彻骨的“恐怖”!
太具体了!具体到仿佛这个项目已经进行了一半!
从宏观的技术路线选择(从相对简单的MCU入手,而不是好高骛远搞CPU),到清晰的制程迭代路径,再到第一个产品的具体定位、内核选型、精确到KB的性能指标,甚至连代工厂都选好了!
这完全颠覆了他对一个“初创”项目的认知。
尤其是那个“0.8微米CMOS工艺”!这正是昨晚秦奋在办公室白板前,被系统强行灌输,烙印在他脑海中最深刻的技术图谱之一。他现在不仅仅是知道这个名词,而是知道这四百多道工序的每一个细节!
“秦董,你……你为什么选择兼容8051?”魏东亭的声音已经带上了求教的意味,“8051虽然经典,但毕竟是十年前的技术了。我们为什么不从更新的架构开始?”
这是他作为技术专家的本能提问。
秦奋赞许地点了点头:“问得好。原因有二:第一,生态。8051的指令集和开发工具链是全世界最成熟的,我们可以最快速地建立起自己的开发调试环境,降低初期难度。第二,市场。我们搞芯片不是为了炫技,是为了应用。远风集团每年数百万台的家电产品,就是我们‘启蒙一号’最可靠、最庞大的市场。这些家电的主控需求,8051完全可以满足。我们用自己的订单喂养自己的芯片公司,先活下来,再图发展。这条路,最稳。”
魏东亭彻底说不出话了。
他看着秦奋,感觉自己面对的根本不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而是一个在半导体行业浸淫了几十年,经历过无数风浪的战略家。
有钱,有技术,有市场,有清晰的战略,有周密的战术……
“普罗米修斯计划”,竟然真的有成功的可能!而且,可能性还不小!
“我明白了……”魏东亭长长地吐出一口气,将文件小心翼翼地合上,郑重地放在茶几上,“秦董,你放心,人才的事,交给我。中关村这片地,还有京城几大院所里,有哪些人是真有本事,哪些人是南郭先生,我心里有数。给我一个月时间,我给你拉起一个至少十人的核心团队!”
“好!”秦奋眼中精光一闪,“我给你授权!技术岗位,只要你看得上的人,年薪十万起步,上不封顶!有突出贡献的,给分红,给期权!告诉他们,远风给不了他们安逸,但能给他们一个亲手创造历史的机会!”
年薪十万!
魏东亭感觉自己的心脏又被狠狠地撞了一下。在这个大部分人月工资只有一两百块的年代,这是一个足以让任何人疯狂的价码。
“还有这个。”秦奋又从包里拿出一张纸,上面罗列着一长串英文和数字。
首批采购清单:
EDA软件:Cadence全家桶、Synopsys Design Compiler。
工作站:Sun SPARCstation 20系列,至少二十台。
测试仪器:HP逻辑分析仪、泰克高带宽示波器……
魏东亭看着清单,嘴角抽搐了一下。这上面随便一样东西,都是以万美元为单位的。这薄薄的一张纸,价值可能超过千万美元。
“这份清单,你和高远总监对接。”秦奋拿出自己的大哥大,直接拨通了高远的号码。
电话接通,秦奋言简意赅。
“高远,‘普罗米修斯’账户资金准备得怎么样了?”
电话那头的高远立刻回答:“董事长,五千万美元已经全部到位,随时可以动用。”
“很好。我身边是刚任命的微电子技术实验室总监,魏东亭。我马上让他跟你联系,你全力配合他,启动第一批EDA软件和设备的采购流程。记住,不惜一切代价,用最快的速度把东西买回来。钱不够,随时跟我说。”
“明白!”高远的声音沉稳而有力,没有丝毫的疑问。
挂断电话,秦奋将高远的联系方式写给魏东亭:“魏总监,你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在一周内,成立远风微电子技术(BJ)有限公司,并在中关村附近,租下至少一千平米的写字楼作为我们初期的研发中心。同时,把这份采购清单发给高远。人、财、物,三条线,必须同时启动!”
“是!”魏东亭站起身,立正敬礼,像一个领到军令状的士兵。
这一刻,他胸中那团熄灭已久的火焰,已经化作了燎原之势!
送走依旧处于极度亢奋状态的魏东亭,秦奋独自站在套房的落地窗前,俯瞰着京城的车水马龙。
他知道,找到魏东亭,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MCU之后,是更复杂的DSP,是难度指数级增长的SoC,是需要与整个信息产业协同发展的CPU……
制程从0.8微米到0.5微米,再到后来的0.35、0.18……每一步,都是一场烧钱、烧人、烧时间的惨烈战争。
但他眼中没有丝毫的畏惧,只有无尽的冷静和坚定。因为他的脑海中,那幅名为【微电子技术】的浩瀚技能树,正闪耀着幽蓝色的光芒,为他照亮了前路上所有的荆棘与陷阱。
“还不够……”秦奋喃喃自语。
一个魏东亭,是硬件架构的帅才。但他还需要一个软件方面的天才,一个能吃透那些复杂EDA工具,甚至能带领团队进行二次开发,优化算法的“灵魂人物”。
他想起了魏东亭在激动之余,提到的一个名字。
“秦董,硬件方面的人我能搞定,但要说玩软件,尤其是底层算法,整个京城,我只服一个人。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一个大三学生,叫楚云飞。那小子,是个真正的鬼才!”
楚云飞……
秦奋的嘴角,勾起了一抹饶有兴致的微笑。
看来,自己的下一站,应该是清华园了。
(http://www.i7xsw.com/book/CCnCCi.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7xsw.com。爱奇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i7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