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52章 0.8微米制程?知识灌顶的眩晕!

爱奇电子书 更新最快! 工业霸主1980 http://www.i7xsw.com/book/CCnCCi.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被秦奋一语道破天机的男人,手中的万用表探针微微一颤。他扶了扶厚重的黑框眼镜,镜片后的那双眼睛里,震惊迅速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度警惕和审视。

在这个年代,中关村这条街上什么人都有,但还从来没有一个像秦奋这样,穿着考究、气质沉稳,却能一眼看穿一块十几年前美国淘汰小型机主板根底的年轻人。

这不是普通的“倒爷”,更不可能是来淘换零件的普通顾客。

“你是什么人?国安的?还是哪个部委派来摸底的?”男人的声音有些沙哑,带着长期缺乏交流的生涩,但字字清晰,逻辑分明。

他下意识地将那块电路板往自己身边挪了挪,仿佛怕被秦奋抢走一般。这块板子是他花了五十块钱从一个收废品的“板爷”手里淘换来的宝贝,这两天正沉浸在逆向分析其总线架构的乐趣中,没想到却引来了这么一个神秘人物。

秦奋闻言,不由得失笑。他摇了摇头,没有直接回答对方的问题,反而将目光从电路板上移开,落在了男人的脸上,语气中带着一丝只有同行才能听懂的惺惺相惜。

“我只是一个对技术有敬畏心的人。在这么一个喧嚣浮躁、只认钱的地方,还能看到有人愿意静下心来,去欣赏和研究PDP-11这种堪称经典的复杂指令集(CISC)架构,我觉得很难得。”秦奋的话不疾不徐,每一个字都像一颗精准的石子,投向对方的心湖。

果然,听到“复杂指令集架构”这个词,男人的身体明显放松了一丝。警惕仍在,但那种针锋相对的敌意却消减了许多。这已经不是外行能说出的词了。

“你懂计算机体系结构?”男人问道,语气中带着考较的意味,“那你说说,DEC公司为什么要在VAX-11系列上放弃F-11,转而采用他们自己的微码控制单元?”

这是一个非常专业,甚至有些刁钻的问题,涉及到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计算机巨头DEC公司的内部技术路线之争。

秦奋微微一笑,胸有成竹。这些知识,在后世是计算机发展史的公开课,但在此刻,却是少数顶尖技术人员才掌握的秘闻。而经过系统知识灌输的他,对这些细节的了解甚至超越了这个时代的亲历者。

“原因有三。”秦奋伸出一根手指,“第一,性能瓶颈。F-11芯片虽然是当时最快的NMOS工艺16位微处理器之一,但它的指令集执行效率和总线控制能力,已经无法满足VAX系列作为‘超级小型机’对多任务、虚拟内存管理的高要求。”

他又伸出第二根手指:“第二,技术自主。DEC想打造一个从硬件到VMS操作系统完全闭环的生态系统,核心CPU的IP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是战略需要。依赖仙童,始终有被人卡脖子的风险。”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秦奋的目光变得深邃,“DEC的天才工程师戈登·贝尔预见到了未来,他认为微码技术能够以更低的硬件成本,实现更复杂、更强大的指令集,从而极大地提高软件编程的效率。这在当时是一个革命性的思想,直接催生了VAX这个‘程序员的天堂’。可惜……他们没能看到精简指令集(RISC)的浪潮,最终被历史淘汰。”

一番话,行云流水,鞭辟入里。

男人彻底呆住了。

他张着嘴,镜片后的双眼从审视变成了骇然,再从骇然变成了一种遇到知音的狂热。他研究这块板子,查阅了无数残缺不全的国外资料,才勉强理清了其中的一些脉络。而眼前这个年轻人,却像是在讲述一个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故事,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甚至还用一种超越时代的上帝视角,对DEC公司的战略成败做出了精准的点评。

这……这是何方神圣?

“你……你到底是谁?”男人再次问道,但这一次,语气中已经带上了一丝敬意。

“我叫秦奋,远风集团的董事长。”秦奋伸出了手,脸上带着真诚的微笑,“我来这里,是想找一个能和我一起,从零开始,设计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芯片的人。一个真正的技术狂人,一个未来的首席科学家。”

“远风集团?那个在浦东砸了二十亿的?”男人显然也看报纸,他瞬间将眼前的人和那个震动全国的名字联系了起来,脸上的表情更加复杂。

他没有去握秦奋的手,而是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自己满是油污和焊锡渣的手,苦笑着摇了摇头:“我叫魏东亭。以前在计算所待过,后来觉得里面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就自己出来混日子了。我就是个修破烂的,可当不起什么‘首席科学家’。”

这番自嘲的话语里,却透着一股浓浓的怀才不遇和傲气。

“魏工,你谦虚了。”秦奋自然地收回手,丝毫没有介意,“能在中关村靠修废旧板卡活下来,并且还有闲情逸致去研究PDP-11架构的人,绝不是‘修破烂的’。别人看到的是废铁,你看到的是架构之美;别人追求的是差价,你追求的是技术根源。这,就是我和你坐在这里谈话的原因。”

这番话,仿佛一道暖流,瞬间击中了魏东亭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他在这条街上混了快两年了,所有人都当他是技术怪咖,靠着一手绝活赚点辛苦钱。从未有人,能如此深刻地理解他那份近乎偏执的技术追求。

他的眼眶,竟然微微有些发红。

“秦董……”魏东亭的声音有些干涩,“搞芯片……你想得太简单了。这不是有钱就能办到的事。你知道一条生产线要多少钱吗?你知道良率是什么概念吗?你知道我们和国外的技术差距,不是十年二十年,而是隔着一个太平洋吗?”

“我知道。”秦奋的回答平静而有力,“我知道资金投入是个无底洞,我知道人才极度稀缺,我知道技术壁垒高如天堑。所以,我没打算一步登天去建晶圆厂,我们从Fabless模式开始。”

“Fabless?”魏东亭愣住了,这个词在九十年代初的中国,绝对是超前概念。

“对,Fabless。”秦奋解释道,“我们只做设计。成立一个IC设计公司,购买全世界最先进的EDA设计工具,招募最顶尖的设计人才。我们把芯片设计出来,然后拿到国外的晶圆厂去流片、去代工。我们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再用市场赚来的钱,去解决‘好不好’和‘强不强’的问题。这是目前唯一现实可行的路。”

秦奋的思路清晰得可怕,每一步都踩在了最关键的节点上。

魏东亭的呼吸开始变得急促起来。他死死地盯着秦奋,仿佛要从他的眼睛里看出这到底是痴人说梦,还是一个真正可行的宏伟蓝图。

“EDA工具……你知道一套Cadence或者Mentor Graphics的软件要多少钱吗?几十上百万美元!还要配上Sun或者HP的工作站!还有,人才呢?你去哪里找能用这些工具的人?”

“钱,不是问题。”秦奋淡然道,“我已经准备了五千万美元的启动资金,专门用于这个项目。至于人才,我眼前的,不就是第一位吗?”

“轰!”

魏东亭只觉得自己的脑子被这“五千万美元”炸得嗡嗡作响。他在这里摆摊,一个月最好的时候也就能赚个几百块钱。五千万美元,那是一个他连做梦都不敢想象的天文数字。

而这个年轻人,就这么轻描淡写地说了出来,而且,是专门用来搞一个连影子都看不到的芯片设计公司。

这到底是疯子,还是……一个真正的开创者?

“魏工,”秦奋看出了他的震撼和犹豫,决定下最后一剂猛药,“你甘心吗?甘心你这一身屠龙之技,就用在修这些国外的电子垃圾上?甘心我们国家所有的电视机、洗衣机、录像机,未来的电脑,里面跳动的‘心脏’,都要看日本、美国人的脸色?甘-心-吗?”

最后三个字,秦奋一字一顿,如同重锤,狠狠地敲在魏东亭的心坎上。

“不甘心!”

魏东亭几乎是咆哮着吼出了这三个字。他猛地站起身,因为激动,身体都在微微颤抖。压抑了多年的愤懑、不甘和渴望,在这一刻彻底爆发了!

是啊,他怎么会甘心!

他曾经是计算所最有才华的年轻人,梦想着能设计出中国人自己的计算机。可现实却是无穷无尽的内耗、论资排辈和毫无意义的课题。他一气之下,才来到了这个最自由也最混乱的地方,以为能用自己的技术换来尊严,结果却只是从一个牢笼跳进了另一个泥潭。

他以为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守着一堆破铜烂铁,在历史的尘埃里,孤独地老去。

可今天,就在这个深秋的下午,一个比他年轻十几岁的青年,却在他面前,擘画出了一个他连做梦都不敢想的未来!

“秦董……”魏东亭的声音颤抖着,他看着秦奋,眼中的光芒亮得吓人,“如果……如果你说的是真的,如果你真的要干这件事,我魏东亭,这条命,就卖给你了!”

秦奋脸上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他再次伸出手:“欢迎加入‘普罗米修斯计划’,魏总监。从今天起,你就是远风集团中央研究院下属,微电子技术实验室的第一任技术总监。”

这一次,魏东亭没有丝毫犹豫,他用力地擦了擦手,然后紧紧地握住了秦奋的手。

两只手,一只干净有力,一只布满沧桑,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在京城深秋的萧瑟寒风中,在中国半导体产业最荒芜的黎明前夜,一颗微小却无比重要的火种,被悄然点燃。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http://www.i7xsw.com/book/CCnCCi.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7xsw.com。爱奇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i7xsw.com
爱奇电子书 有求必应! 工业霸主1980 http://www.i7xsw.com/book/CCnCCi.html 全文阅读!爱奇电子书,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