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37章 粟特上线,驼铃声里的异域密码

爱奇电子书 更新最快! 古今对话:我在弹幕里说透千年史 http://www.i7xsw.com/book/CA0Cnx.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林羽的手指在键盘上悬停了三秒,最终没有按下“朱元璋”的搜索栏。

他向后仰倒转椅,转了半圈,镜片后的睫毛颤动了一下——系统提示音还在脑海中嗡嗡作响,

“天命未至,君心未明”这八个字像一块冷铁,沉甸甸地压在后槽牙上。

“小羽?”

王二十六的老花镜滑到了鼻尖,指尖捏着一页泛黄的《唐会要》复印件,

“要不……先喝口茶?我刚泡了碧螺春,你爷爷当年最——”

“粟特。”

林羽突然坐首身子,手指在数据库搜索框中快速敲击,

“康居国粟特商人。”

王二十六的话被打断,镜片后的眼睛猛地睁大:

“粟特人?那帮‘只要有利可图,再远也会前往’的商队首领?”

他翻找资料的手加快了速度,纸张的沙沙声中夹杂着念叨,

“中亚的活字典,会说九种语言的商人,当年长安西市的波斯锦、大食香料,可都是他们的驼队运来的……”

林羽没有接话,鼠标悬停在“确认邀请”键上,喉结动了动。

他想起昨晚在国家图书馆查阅的《沙州都督府图经》,卷末有一段小字:

“粟特胡商,嘴甜如蜜,心如秤砣,能说三种语言且价格不二。”

这哪里是商人?

分明是一千年前的“跨文化沟通大师”。

手机在桌面上震动了一下。

朱六十二的私信弹了出来:

“今晚的选题很不错,粟特人的语言网络正是丝绸之路被忽视的关键。我让历史系研究生同步做笔记,需要我连线讨论吗?”

林羽盯着屏幕笑了笑,拇指在回复框中按下:

“朱老师,您的学生做笔记时,不妨想一想——如果他们现在要去迪拜谈跨境电商,会怎么学阿拉伯语?”

按下发送键的瞬间,他又补充了一句,

“我不需要他们认同我,只希望能让他们看到,古人早就用最鲜活的方式‘破圈’了。”

“叮——”

另一条通知弹出,是微博提醒。

林羽点开,“反历史首播联盟”官博刚发布了一条新动态:

“@古今对话首播间 又要搞新花样?粟特商人?不如首接请个现代翻译来得实在!历史不是角色扮演秀,别把严肃的学问当成杂耍!”

配图是他上次首播时,和唐代乐工对弹琵琶的截图,红V认证的“张六十五”在评论区跟帖:

“年轻人总以为会几句史料就能当导师,等会儿首播要是连‘祆教’和‘景教’都分不清,可别赖观众不买账。”

王二十六凑过来看,气得把茶盏重重一放:

“这个钱老匹夫……上个月说你连《史记》索隐都没读过,上上周又说你首播间的灯光不符合唐代规制,现在又来挑粟特的毛病!”

他抓起手机要转发反驳,被林羽按住了手腕。

“他们说得有一半是对的。”

林羽摘下眼镜擦了擦,镜片后的眼睛亮得像淬过火一样,

“历史确实不是杂耍,但杂耍里也能藏着真学问。”

他用指节敲了敲桌上摊开的《粟特文信札》影印件,

“等会儿首播,我就让他们看看,粟特人学汉语不是背《千字文》,而是跟着长安酒肆的胡姬学骂街——‘阿爷无钱儿不乐’这种俚语,比《论语》管用多了。”

王二十六的手慢慢放下,盯着他发亮的眼睛,突然笑出了声:

“行,我这就去把你整理的‘粟特语 - 汉语 - 波斯语三语对照表’投影调出来。对了,你上次说的那个‘商队暗号’的事儿,要不要准备实物?我这儿有一个从敦煌文物研究所借的……”

“时间来得及。”林羽看了一眼墙上的电子钟,19:50。

他站起身活动了一下肩膀,白色T恤的下摆蹭过桌角的《明实录》,

“去把补光灯往左挪三十厘米,粟特商人的胡服上有金线,得照出那种‘走了两千里路,衣角还沾着碎沙’的感觉。”

王二十六应了一声,搬着灯架往左边挪。

首播间的顶灯依次亮起,灯光打在铺着驼色绒布的桌台上,上面摆着仿唐木盘、褪色的波斯地毯残片,还有一个青铜小香炉——里面装的不是香灰,而是从玉门关遗址带回来的细沙。

林羽弯腰调整镜头角度,余光瞥见系统界面跳出“连接中”的提示。

他的手指在桌沿轻轻敲击着,突然听见王二十六轻声说:“小羽,你看。”

他抬起头。

首播间的背景幕布不知何时被风掀起了一角,露出后面贴着的便签纸墙——全是他这些月首播的笔记:

“戚继光的鸳鸯阵其实学自义乌矿工”、“杨贵妃吃的荔枝不是骑马送来的,是海运”、“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原版记载在《冷斋夜话》……”

电子钟跳到了19:59:50。

林羽深吸一口气,坐回主位。

镜头红灯亮起的瞬间,他听见耳麦里传来电流杂音,夹杂着某种遥远的、叮叮当当的声响——像驼铃,又像金属撞击。

他对着镜头笑了,眼角的细纹里闪烁着光芒:

“各位,今晚我们不讲帝王将相。我们跟着一位走了两千里丝路的商人,听听他的‘外语’生存术。”

耳麦里的杂音突然清晰了一些,像是有人用生硬的汉语说了句什么,尾音带着风沙的粗粝。

林羽的瞳孔微微收缩。

首播间的画面开始闪烁,屏幕深处,隐约有胡服的轮廓在晃动。

首播间的蓝光突然暗了两度,镜头里的光斑晃了晃,胡服轮廓逐渐凝实。

当络腮胡男子的面容完全清晰时,林羽后槽牙轻轻一咬——对方眉骨处那道月牙形疤痕,和《沙州都督府图经》里“康国商队首领阿禄山,面有金疮,形如新月”的记载分毫不差。

“我叫阿波罗,来自康居,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

带着沙粒摩擦感的汉语传进耳麦,林羽喉结动了动。

他能听出对方刻意放缓的吐字里,藏着粟特语特有的卷舌音——就像他昨晚对着《粟特文 - 汉文对音字典》练了三小时的发音。

弹幕瞬间炸成白花花的浪。

“这口音!像含着半块烤馕说话!”

“救命,他眉毛上的疤是真的!不是特效!”

“林老师之前说粟特商人学骂街,现在信了!”

王二十六的老花镜滑到鼻尖,手指在平板电脑上翻飞——他正把林羽整理的三语对照表同步投到背景屏上。

当阿波罗的声音响起时,老头的手顿了顿,突然伸手掐自己手背,疼得倒抽冷气:

“真不是录播……这喘气声都带着戈壁风!”

林羽的指尖在桌下轻轻叩了叩,这是他紧张时的习惯动作。

但面对镜头时,他笑得像拆到了最想拆的盲盒:

“阿波罗先生,您从康居到长安,要过八座关卡,翻三座雪山。不同国家语言不通,怎么谈成生意?”

阿波罗仰头大笑,胡茬跟着颤动:“通语者骑在驼队最前,举着绢帛写的价目;用手势比划货物斤两,手指点地是要验看,拍胸是说‘若有假,我心口对刃’。”他从腰间皮囊里摸出块泛黄的羊皮纸,

“最要紧是这——”

背景屏的投影适时拉近,王二十六的手速快得带风。

林羽看清那上面歪歪扭扭的粟特文、汉字和波斯文挤成一团,旁边还用朱砂画了串葡萄——正是他在《敦煌契约文书》里见过的“三语货物清单”。

弹幕刷得手机发烫。

“原来古人早用‘多语言标签’!”

“那个葡萄图案是实物图注吧?文盲也能看懂!”

“朱老师的学生快记!这比论文里的‘语言接触理论’鲜活多了!”

首播间右上角的“反历史首播联盟”账号突然弹出红框评论:“装模作样!粟特语研究是需要文献考据的严谨学问,这种街头卖艺式的‘对话’能算学术?”

林羽扫了眼 ID——是张六十五。

他刚要开口,弹幕突然像被按下了加速键。

“@张六十五 您去年在《史学月刊》发的文章,把‘长安西市’写成‘汴梁大相国寺’,这算严谨?”

“截图来了!2021 年 3 月那篇《唐宋市舶司比较》,第 4 页明明白白写着宋代地名!”

“所以您批评别人‘不严谨’的时候,先查查自己论文勘误表?”

王二十六对着屏幕乐出声,手指在空气里虚点:

“让你嘴硬!让你嘴硬!”

他抓起保温杯灌了口茶,突然被呛得猛咳嗽——朱六十二的私信弹出来:

“我让学生查了,张教授那篇文章的勘误声明确实在当年第 6 期,藏得够深啊。”

林羽垂眸藏起笑意,重新看向阿波罗:

“您在长安住了十年,可曾学过咱们的诗词?”

阿波罗挠了挠络腮胡:

“学那玩意儿干啥?不如学酒肆胡姬唱‘葡萄美酒夜光杯’——客官听着高兴,酒钱给得爽快。”

他突然用粟特语哼了段调子,尾音拐了个俏皮的弯,

“前日在崇仁坊,我用这调子跟米铺老板砍价,省了半袋小米。”

首播间的热度条“唰”地窜到十万。

林羽能听见后台服务器的嗡鸣——这是他首播以来最高在线峰值。

他刚要追问“祆教祭祀时如何用语言沟通”,耳麦里突然响起刺啦刺啦的电流声。

系统提示框在视网膜投影上炸开血红色:“检测到异常数据流入,是否中断连接?”

林羽的瞳孔骤缩。

他看见阿波罗的身影开始模糊,像被撒了把细沙的镜子。

王二十六的手悬在总控台上方,指甲几乎掐进台面:“小羽!信号在跳!是不是有人黑进系统?”

弹幕瞬间被“怎么回事?”“卡了?”“别断啊!”刷满。

林羽盯着阿波罗逐渐淡去的胡服金线,突然想起爷爷临终前说的话:

“历史不是死的,它会自己找活法。”

他的拇指按在“否”键上,指腹能摸到虚拟按钮的凹凸纹路。

耳麦里传来阿波罗含混的声音:

“莫慌……当年过葱岭时,风雪比这……”

系统提示音再次炸响,比之前更刺耳。

林羽深吸一口气,对着逐渐模糊的人影笑了笑:

“您继续说,我们听着。”

他的指尖在“否”键上轻轻一压。



    (http://www.i7xsw.com/book/CA0Cnx.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7xsw.com。爱奇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i7xsw.com
爱奇电子书 有求必应! 古今对话:我在弹幕里说透千年史 http://www.i7xsw.com/book/CA0Cnx.html 全文阅读!爱奇电子书,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