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6章 这事过去了?

爱奇电子书 更新最快! 锦衣夜行九万里 http://www.i7xsw.com/book/nNNA0i.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夏末那毒辣的阳光渐行渐远,临近傍晚,已经可以感觉一丝凉意了。在这天气转舒适的季节,忍受了一季夏热的人,已经迫不及待开始筹划着出门秋游了。

这一日,天气晴朗,珩山城外百里的云岭关前,驿路上来了一名长衫少年,慵懒地骑着一匹驽马,驽马两边各挂一个包裹,走的摇摇晃晃,正是那方后来 。

他那身打扮不像出游,倒像是出远门。

方后来腰中斜缀着一把刀,一只手中正举着水囊仰头往口中灌水,另一只手攥着一本书《圣人礼记》。

此时的他,靠着白狸猫的命血和林师伯留下的太清三宝丹,还有滕姑娘为他作的药丸,身体已经恢复了不少。

还躺在床上疗伤的时候,他与林师伯、滕姑娘曾经商议过方家的案子。他一直琢磨到现在,总归得出的结论,便是缺乏有力的物证、人证。

之前,虽然拿到了供词,但人证已经死了,即便这些小人物还活着,靠他们的供词翻案也很难。

连骁勇卫副统领都宁可自杀,也不愿意被押回燕都,更说明无确切有力的证据,根本不可能翻案。

方后来的心里五味杂陈,其中更多的是苦味。

算到今日,那个双手托书的傻道人,已经走了好几天了。

如今自已要去哪儿?天下之大,难道无容身之处?

干脆离开大燕这个伤心地,沿着贡品车队的路,自已去找证据。

路或许难走,但只等着有好心人给自已翻案,这无疑更难。

即便找不到证据,好歹亲身试过了,老爹说过,有些事不亲自试过,永远找不到答案。

先沿着贡品车队的轨迹寻去,看看这几车东西究竟是运往了哪里,究竟是半路就卸了货,还是全部到了大邑国。

若自已真的跟踪到了大邑,便算替兄长回了故乡,替他好好看上一眼,那从未去过的故乡。

自已孑然一身,在珩山城也无牵挂,反正小的时候,也是跟着方老爹走南闯北好些年,尽管也没学到啥本事,但总归有点江湖经验,不怵孤身上路。

既然要远行,马必不可少,方后来东市买了这匹驽马,磨破了嘴皮子,砍了一上午价,从四两银子,硬是砍到了三两银子。

有了马,剑自然也必不可少,可以抵御盗匪,更可以装点门面。在西市,方后来看中了一把鲨皮鞘镶着白玉珠的青钢剑,要五十两,他没舍得。

隔壁卖刀的,新打了一把精钢朴刀,外面用薄檀木加上硝制的羊皮鞘包裹着,细细长长扁扁的,乍一眼,也挺像剑的。却只要三两银子,更重要的还送了一本读书人常看的《圣人礼记》。

他觉得那傻道人都懂得看书,自已这么一个年轻有为的人,自然更需要看书。不然以后怕是连个懂事的媳妇都娶不上。

刀铺老板赞叹,骑马耍刀还读书,这是风流倜傥的少年郎的标配。

作为一个自小勤俭持家的好青年,方后来毫不犹豫选了买刀送书的活动,于是花了三两银子连刀带书一起拿下。

夏天的云岭关前,落日余晖映晚霞,几只不知名的鸟儿在远处飞来飞去,也不知是山里的野鸟,还是迁徙中掉队的雁儿,看着很有几分诗意。

少年读了几天书,于是想吟诗了,绞尽脑汁要找个诗句来形容一下,琢磨了半天,只吟出了一句古人的:“鸟去鸟来山色里......”,后面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暮色渐沉,不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一架安车由远及近。

这宽大的安车上,是一顶圆顶方蓬,由楠木制成的框架,配着普通棉纱的帘子,两匹棕色的骏马喷着响鼻,踢踏踢踏卖力得拉着,飞奔过来。

周围四名骑师拱卫着马车,占据了整条驿路,眼见着少年在路中央摇头晃脑,当前的骑手远远地大呼:“小心,让开,让开......”

少年吓了一跳,赶紧别过驽马马头,往路边靠去,当前骑手冲着少年一抱拳,车队二话不说,侧身疾驰而过。

这辆安车略显宽大,但看着装饰普通,很不扎眼。只是这几人的马匹,在懂行的人看来,皆是强壮耐跑的精壮坐骑,肯定是价格不菲。

少年看了看自已的驽马,颇有些心酸,长路漫漫,钱还是省着点花吧。

安车带起的一阵黄土灰卷过,少年掩面咳嗽了几声,忽然手舞足蹈起来:“有了,有了:鸟来鸟去山色里,车跑人躲一嘴灰。”

夏季的天,黑的迟,但还是慢慢黑了起来。

等方后来到达云岭关的时候,关门已闭,只有等待第二天再出关了。

云岭关外聚集着不少的车队,估摸都是耽误了时辰,没法过关的。

关内外十里地,禁止设酒楼茶馆客栈,所以,并无店家。

往来的人,都是搭个简单的帐篷,或者露天和衣而卧,等待明天过关。

方后来看到,下午那个着急赶路的安车马队,也停在了前面,估摸着同样是过了时间,没有出得了城。

路边应是经常有人拴马休息过夜,日子久了,就留下了老长一溜的拴马桩,方后来寻了一个较远的,将拴马绳系上。

那安车马队也在较远处停留,应该是与方后来一样的心思,不愿意离人群太近。

最靠前的商队离着云岭关大约两箭之地,而在去往云岭关口的路上,遍布了拒马荆棘,不时的,来些守关的兵丁,在关下巡逻。

方后来啃了几口干菜饼子,就着喝了一口果子水,随便应付了一下晚饭。胡乱喂饱了肚子,他便开始四处晃悠溜达起来。

这里的车队,主要是商队,也有少许的旅人,或者走单帮的。有爱热闹,大呼小叫的,也有爱安静,远处独处的,男男女女,各色人等,不一而足,看得出云岭关是个重要隘口,人流极大。

人群中,带着老人的没有,带着孩子的极少。

唯独其中有一家人,竟然单单只是一老一少出行,看起来颇为不同。

那老丈身着葛布长衫,头戴灰色方巾,头发两鬓间清晰可见斑白,腰略弓着,一手拄着个拐杖。另外一只手牵着个不高但敦实长腰的马,马上坐着个黄毛垂髫小儿。这小儿生的眉目方正,看着有些聪慧,只是略有些怕生。

此时夜初黑,不少相互认识的车队开始结伙做饭,聚在篝火边,一边烤些肉食,一边天南地北的海吹。那各种肉香、菜香、饭香在夜风的吹拂下,被送出去老远老远,经久不散。

其余散客吃食各不相同,有的如同自已一般,啃着干饼子,也有生火吃着面汤的,甚至有人啃着不知道哪儿弄来的新鲜果子,更多的是吃着烤着腌制过的猪肉、牛肉、鸡肉的,大口喝着便宜烈酒的。

方后来有些馋了,又不好意思找人要,过过眼瘾也行,便各个人堆附近溜达,看看都有些啥吃的。

方后来对他们的酒倒是不感兴趣,因为他自已带的滕姑娘酿制的药酒,比他们的香多了,自已身子现在正在恢复,就是特别馋肉,而这自打出了珩山城,就一口肉没有吃过了。



    (http://www.i7xsw.com/book/nNNA0i.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7xsw.com。爱奇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i7xsw.com
爱奇电子书 有求必应! 锦衣夜行九万里 http://www.i7xsw.com/book/nNNA0i.html 全文阅读!爱奇电子书,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