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窗外隐约能听到鸟雀声,这群家伙调皮,每日总要飞到屋檐之下欢闹。
李桥难得睡了一次懒觉,等祝小双睁开眼睛的时候,李桥就躺在身侧。
祝小双睡眼惺忪,手指头软绵绵使不上力气,整个人窝在李桥颈窝里。
醒了一次就睡不着,祝小双从床上坐起来,揉揉眼睛看向窗外,天己经亮了。
李桥知道他醒了,于是也跟着起床,上半身赤裸着,常年在山间劳作,早就锻炼出一身线条流畅的肌肉。
祝小双一边穿衣服,一边将视线落在李桥身上。
头发睡得乱糟糟,祝小双头上两小撮呆毛,背对着李桥套上衣服。
整天跟着李桥上山下地,或许是外出的时候穿得严实,祝小双的肤色竟然没变化,光滑的后背之下,一截细腰露出来,皮肤白得很。
“桥哥,我这里……好像又被蚊子咬了”,祝小双耷拉着眼皮,脸颊睡得有些发红。
手指着耳朵下方一处问李桥。
李桥看了看,确实被蚊子咬了一口,落下一个红点。
“嗯,怎么这么容易被蚊子咬呢?”,说完下床拿了药膏过来,涂在手指上给祝小双抹药。
祝小双:“我也不知道啊……”。
明明在一块儿睡的,怎么李桥没被叮咬呢?
脖颈上还有一道微微发红的印子,不过那不是蚊子的罪过。
李桥抬手轻轻摸了一下,痕迹不深,不仔细看压根也看不出来。
瓦片上的两只小鸟,后背全黑,腹部一片白,在房顶上走来走去,肚子圆滚滚,想来又是吃了不少庄稼粮食或者野果子。
祝小双在院子里洗脸,站起身看这两只小鸟叽叽喳喳,小嘴叭叭地,也不知道是在吵架还是商量个啥。
曹奶奶拎着竹篮往后院走,祝小双三两下洗完,也跟着过去了。
“奶奶,要捡鸡蛋吗?”。
后院里每过一段时间就有母鸡下蛋,听了李桥的想法,曹奶奶留了好些小鸡崽子。
“嗯,捡一些给小意焕拿去,她这得好好养一段日子了,就跟生孩子一样,最是伤身体了”,曹奶奶穿着一双花布鞋,身上总穿着深蓝或颜色深一些的衣服,没过几天就换下来清洗,虽然老了,却也讲究干净。
“好”。
祝小双点点头,也走到鸡窝里跟着一起捡鸡蛋。
曹奶奶一边弯腰驱赶母鸡,一边接着说:“当年村里好几个妇女生孩子的时候,缺鸡蛋,东奔西走问了好几户人家,都说母鸡没生蛋,要么就是那年大伙家里养的母鸡少,孩子一出生,去看望的人都带了鸡鸭去,就是鸡蛋少”。
“我记得,小意焕出生的那一年倒是鸡蛋多得很,我后院里都要不了那么多,拎过去了好些,周守新都说够了,好多人过去看望都送鸡蛋,家里堆满了鸡蛋”。
祝小双瞧着这后院里的鸡婆子,不禁说道:“今年也很多呢”。
“是喽,就是答应了李桥,要多养一些,到时候去镇上卖也方便,那个三轮的车总比我们走路要快得多哦”,曹奶奶笑着说。
捡了满满一篮子的鸡蛋,曹奶奶拎回屋里放好,只等周意焕出院回家,就给她送过去。
李石九换上干活的鞋子,早上起来叼着烟袋,要准备出门了。
“小双,高家地那边的柿子熟了,要不要去摘?”,李石九拄着拐杖,朝祝小双问道。
“咦,你不说我都想不起来,每年这个时候那边的柿子熟了,小双,喜欢吃的话就去摘,老头子跟你去”,曹奶奶说。
祝小双一听也开心地点点头:“好啊,我去摘!”。
柿子甜滋滋地,谁不喜欢吃呢?
“李爷爷,那些柿子是谁家种的啊?”,祝小双跟在李石九身边,两人一起出了门。
“好多年前那块地的主人家种下的,哦,时间太久了,那个时候我都才十几岁”,李石九回忆着说。
“那家人出了一个当官的儿子,本来一家子跟着要过好日子了,后来听说当官的出了事情,被枪毙了,媳妇带着孩子也远走他乡,就剩下一对老父母留在家里,后来这对老人也过世了,他们家里的田地也都成了荒田荒地,栽种下的柿子树倒是一年长得比一年好”。
李石九:“后来村里人都去摘了吃,也不计较是谁家的”。
秋日的清晨,古井边上陆续有人来挑水,肩上一根扁担,勾起水桶就担着走回家。
相互会面了,又笑着打声招呼。
有的一时话多,放了水桶在地上,就跟人聊起天来,半晌不见回家,孩子出来喊人才知道聊的时间久了。
高家地,不是姓高的人家里的地。
地里堆放着砍倒的玉米杆子,这个时间点,小鸟都出来觅食,就在地里捡漏,也能吃得很饱。
地边上果然长着几棵高大的柿子树,抬头一看,黄澄澄的柿子都熟了,挂在枝头跟小灯笼似的。
每一根枝桠上都结得满满当当,得亏这几棵树长得粗壮,不然还顶不住这来自丰收果实的压力。
李石九扛着竹竿做成的摘果子工具,没多久就摘了小半筐柿子。
祝小双爬到树上,的大柿子就在他脸侧,散发着香甜的气息。
“小双,当心点啊,别爬太高了”。
李石九在树下提醒道。
“知道了爷爷,我就在这……”,祝小双脸上挂着笑,他身后背了背篓,一手扶着树干,一手摘柿子。
摘下来一个就放到身后的背篓里。
天然的果子,自然会吸引一些小动物过来大快朵颐,树枝上有跳来跳去的小雀,也有小松鼠。
熟透了的柿子自然脱落,掉到了地面上。
多福在树上还被一个柿子砸到了,吓得它蹿跳着跑开,一个劲儿地抬头看树上的祝小双。
祝小双:“不是我砸的……是它自己掉下去的哦”。
算了,小土狗哪里知道什么是果子成熟自然脱落呢。
摘了一会儿,地上的箩筐快满了,祝小双背篓里也装不下更多柿子,也够吃了。
“爷爷,我来”,祝小双抢先过去,把地上的箩筐背起来,那个小背篓就拎在手上,虽然有些份量,但祝小双能背得动。
李石九:“我老头子也能背的哦,你别看我一条腿,这都是平地,背着也能走”。
祝小双笑着说:“那我不管,我来背就对了!”。
见他耍赖贫嘴,李石九也哈哈笑了起来,“好嘛,我还是享享福,安心走路得了”。
“对啊,我有力气呢,不用担心我……背不动”,祝小双笑眯眯地说。
满载而归,多福脑袋上沾着柿子的果肉,这东西熟透了就变得很软,掉下来砸在它身上,汁水和果肉都流出来了。
祝小双把背篓和箩筐放在地上,看着多福头上黄澄澄的一片,不由得笑了笑。
“来,帮你擦一擦……好倒霉的笨笨小狗”。
多福仰着脑袋,嗷呜嗷呜叫了两声。
说完拉着多福过来,给它擦干净。
柿子又大又甜,祝小双洗干净,给曹奶奶和李桥一人拿了两个。
自己咬了一口手里的柿子,甜的,果肉都熟透了。
一个柿子就能吃好一会儿,祝小双好不容易吃完,感觉肚子都饱了。
曹奶奶说:“柿子要少吃哦小双,寒凉的东西,吃多了对身体不好的”。
“嗯嗯,知道了奶奶……我今天就只吃两个”,祝小双嘴上沾了一圈汁水,等会还得去洗。
李桥站在平顶上,翻搅晒着的玉米,看着祝小双站在下面吃柿子的样子,不由得轻笑。
下午上山放牛前,李桥开着三轮车去了一趟镇上,现在有了这条公路,去一趟也花不了多长时间。
曹奶奶说家里那些柿子肯定是吃不完的,于是跟祝小双洗洗手,在家里做起了柿饼。
柿子洗干净去皮,然后再用绳子串起来挂干,家里有李桥搭起来的竹架子,正好可以挂柿子。
太阳正好,等挂干之后再取下来做柿饼。
李桥回家的时候从镇上买了新鲜排骨,还有几根莲藕。
正是吃藕的季节,街上的菜摊子开始贩卖藕,都是有农户专门种的。
排骨剁成大小适中的块,然后下锅加葱姜水去腥,捞出来后再加清水炖煮。
藕切块,下锅跟排骨一起炖,还没到晚上吃饭的点,厨房里就传出一阵阵香味。
把家里那几只猫都引过来了。
大橘子生了小猫,好几天都没出窝,这会儿也来到厨房门口,伸着脑袋往里面看。
祝小双给灶里添了一根柴,小火慢炖,让排骨莲藕慢慢熟透,味道也更香一些。
“大橘子,你怎么……出来了?”。
这几天家里都给它喂食,鱼塘里也少了几条小鱼,那是李桥捞给大橘子吃的。
窝里的小猫崽睁开了眼睛,己经会爬出猫窝,西处探索这个新奇的世界了。
小猫全身都软乎乎地,叫声绵长又软,祝小双每天都跑去看好几回。
每当祝小双蹲下身去摸小猫的时候,多福就会从柴火堆上探出脑袋来,凑到祝小双面前,兴奋地摇尾巴。
好奇心很重的小土狗,啥事都要凑热闹。
晚间吃饭,锅里的排骨莲藕汤很是香浓,加了几颗莲子进去,肉香混合着清甜,滋味尤其好。
祝小双给大家一人舀了一碗汤,“先喝汤再吃肉!”。
说完又给李桥碗里夹了一块排骨。
跟着季节吃饭,春夏有山珍野菜,舌尖尝鲜,秋冬是滋补的时节,又要吃一些温补的食物。
(http://www.i7xsw.com/book/iii0UO.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7xsw.com。爱奇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i7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