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太极殿内,龙椅上的皇帝面色冷峻,眼神扫视着阶下的文武群臣,朝堂上充斥剑拔弩张得气氛。今日之事,乃是由于兄长私自回京一事激起千层浪。
兄长一上朝就主动自请皇帝责罚降职他私自回京一事,父亲以“子之过父不教”一责主动请责罚,昔日朝堂本就暗涌风波,此时更是分为两派。
武将一列多数都是当年与父亲并肩作过战,虽这次兄长私自回京有不妥,极力为其说情。
皇帝坐在龙椅上,并无喜怒之色,当年先皇有八子一女,除了当时母族身世低微无权争夺太子之位的三位皇子外,大皇子因母亲是外族且对皇位无意,被派在南岭一带统军。
先太子因勾结政党卖官鬻爵而被废,剩下就当今圣上萧明宸、璟王萧明晏及六皇子萧明邺。
璟王萧明晏生性无争且志不在朝堂,温文尔雅正直爱民,位列当时京翎八公子,他看到了兄弟为皇位相残的局面,深知朝廷动乱民众就会饱受苦楚。
弱冠之年的璟王便以深谋远虑之能,至真至诚之性备受百姓爱戴,天上能人贤士拥戴,成为当时先帝最看重之子,原本先帝拟了两份圣召,一份已落明让萧明晏做皇帝,另一份则未署名,璟王未接旨且当众毁了圣旨,以表自已志不在朝堂不愿当皇帝之意。
楚远业后期更是助萧明宸平定内乱,顺利登基,但自古帝王心深海针,璟王原本志在当个闲散王爷,因其手下光璟王军就六十万,京翎城麾下三万禁军不愿解散,拥戴他称帝的声音此起彼伏。
萧明宸登基四年,也就是嘉隆四年秋,璟王及当时官至右相的顾征被诬陷串通北方戎狄叛国,贪污受贿一名,除淑妃顾如兰和璟王妃顾玉瑶外,右相一脉直系被抄家判斩,旁系被流放蛮荒之地。六十万璟王军和三万禁军想揭竿而起为璟王平反,当时左相林如晦、兵部尚书张则谦一同携其党羽进言铲除萧明晏。
看着龙椅上默不作声不表态的兄长,璟王内心自嘲一番:帝王家无兄弟情,有的只是对权力掌控的欲望。
他心中深知若他不死,这天下难安,百姓和平安康的日子又要饱受战苦,在法场为自证清白自刎于法场,璟王妃知此事后亦随之而去。
楚家不信璟王会反,虽当年追随还不是太子的萧明宸征战四方,平定战乱,获封骠骑将军。在北方戎狄进犯之时仅凭北疆镇守军击退敌军,并促成两国边疆稳定条约,受封镇国大将军一职。
多年来镇守边关,平定内乱攘除外族。自古最忌讳功高盖主,当年的璟王就因权势声誉高于皇帝而被除掉,如今朝中更是因兄长私自回京谣言四起,编谤楚家有谋反之意。
君心难测圣意难以揣测,楚承熠与楚远业父子跪在朝堂自动请罪,龙椅上那位不作声也不能起身。其中主要负责京翎城及关塞要地区域军务的赵赫老将军站了出来,持笏板道:
“陛下,小楚将军此次未先请旨私自归京确是有违军纪军律,但事出有因,楚将军之妻沈氏久病多日不见好转,念在小楚将军年轻气盛,且为我北黎镇守北疆多年,在边关立下过战功。楚将军亦是多年前随陛下征战多年,平定北疆制服南蛮,击退来犯的戎狄,立下过赫赫战功。还请陛下从轻发落。”
话音刚落,几位正直的武将文官皆附和:“还请陛下从轻发落。”
御史大夫王于秉一脸严肃,他手持笏板,出列高声道:
“陛下,此风皆不可长。小楚将军身负北疆将领要职,驻守我北黎军事要地,且北方戎狄一直对我朝虎视眈眈,此次小楚将军擅离职守私自回京,公然违背军纪。若不严惩,日后边关将士都以此效仿,我朝边防何以稳固?何以无患?”
丞相一党及其余文官纷纷点头附和,瞬间两派在朝堂上争论不休。
“百善孝为先,此次为母却有其因不应严惩…”
“军规何在…”
“…”
龙椅上的皇帝扶额,他深知此事关系重大,既不能下令严惩寒了边关将士及武将的心,又不能违背律法。看着底下一群文武权臣争论不休,不禁龙颜大怒道:
“够了,这里是朝堂不是市井之地。”
阶下瞬间恢复安静,各自回了位置站好。皇帝看着一旁全程不作声的丞相林如晦道:
“林相,此事你怎么看。”
林如晦一愣许是没想到会被问到,出列道:“臣认为此事要惩但也不能重惩。”林如晦说一半停下来,皇帝示意他接着说
“小楚将军确实有违军律,自古忠孝难两全,因母病重回京实乃大孝,此次也并未因小楚将军私自回京造成边防失守。若重惩,无疑会寒了将士的心。若不惩戒,恐日后朝纲军纪不稳,因此老臣认为要惩但不能重惩。”
“林爱卿所言极是,故朕决定罚楚将军施以三个月俸禄,以惩戒其教子之失;对小楚将军则处以半年俸禄之惩,以示惩戒其私返京师之过。三日后,即速返回边关履行镇守之职,此后除非奉令,不得擅离职守。”
谢陛下隆恩。”楚远业和楚承熠本就跪着,磕头谢恩。
“起来吧”抬手示意起来,父子两起来站在一旁。
皇家就是如此,皇帝上也是恩罚也是恩,哪怕赐死也得感恩戴德谢隆恩。
“众爱卿还有何事要上奏?”接下来,有事要启奏的官员陆续上奏,今日的早朝比平时更加漫长,朝会结束时已快接近午时,在一声“退朝”后官员各自往外散去。
走出太极殿,昔日里比较熟络的赵将军开口道:“楚将军,且等一等老夫一同出宫。”父亲闻言停住脚步侧身向赵老将军作揖,楚承熠跟在两人身后。
“此次,多谢赵老将军为我儿求情,楚某感激不尽。”
“楚将军太见外了,多年前你我也曾一同驰骋沙场。何况虎父无犬子,小楚将军也是事出有因,并非有意为之。只是,令夫人的病怎么样了?”
“承蒙赵将军记挂,内室的病于昨日有所好转,現已无大碍。”
…
朝堂风波算是告一段落,但父子两都清楚并未打消皇帝的猜忌,林相这个老狐狸虽未参与作声,但其麾下党羽早已授意诋毁诬陷楚家,最后出来做个和事人,既不得罪武将一派又不树敌,可谓一举两得。
当年璟王一案后,璟王军就此解散,但大部分旧部入了父亲麾下,只因当时楚远业为璟王叛国一事据理力争、恳切求情,帝王的猜疑杀心丝毫没有动摇,过去了十几年父亲依旧认为璟王一案另有隐情。
父亲不知的是,当时璟王密令:若有不愿解甲归田者,可入楚远业将军麾下报效国家。除解甲归田的璟王军外,其余纷纷投效北疆父亲麾下。
也正因如此,楚家为北黎鞠躬尽瘁多年,也难遭帝王猜疑忌惮。
(http://www.i7xsw.com/book/ieOAAA.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7xsw.com。爱奇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i7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