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妃殿中,雕梁画栋间透着几分岁月的痕迹。萧凌鄞与芷月两兄妹久别重逢,太妃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殿中,注意到一旁站着的楚远业。她微微颔首,问道:
"这位可是楚将军?"
楚远业微微欠身行礼:"太妃娘娘,微臣正是楚远业,当年曾在宫中见过太妃。"
"楚将军。"她轻声唤道,声音中带着几分沙哑,"多年不见,你可安好?"
楚远业微微一怔,随即拱手行礼:"臣一切都好,多谢太妃娘娘垂问。"
太妃定睛看向眼前之人,只见楚远业眉宇间依稀可见往日英气,岁月在他脸上刻下痕迹,却未减当年风采。她轻叹一声,缓步走近,目光中带着几分追忆:
"当年你随明宸、明宴四处征战,立下汗马功劳。本妃还记得当年你们三人齐聚东宫,把酒言欢的模样......唉,明宴走了,顾征也走了......"话音至此,她的声音不自觉地哽咽起来,眼中泛起一丝淡淡的哀愁。
楚远业听罢,心中亦是感慨万千。他低头轻叹:"人去楼空,故人已逝,还请太妃勿念心安。"
话音未落,殿外传来一阵脚步声。西州国主派来的近臣快步走入,躬身禀报:"禀太妃,为迎接北黎使臣,国主已在殿中设宴,一个时辰后便要开宴,还请两位使臣准时赴宴。"
太妃目光微沉,冷冷道:"下去吧!本太妃想与北黎宗亲多谈谈心,六皇子与楚将军自会准时赴宴的。"
那近臣正要开口反驳,却在太妃凌厉的目光下生生咽回了话语,唯喏喏应道:"遵太妃娘娘之命。"
太妃轻轻一挥手,示意近臣退下。楚远业笔直就站在光影里,那一瞬,时光仿佛倒流。太妃的眸中泛起一丝复杂的情绪,既有重逢故人的欣喜,又藏着岁月变迁的沧桑。
她记得,当年先皇在位时,她贵为北黎的康乐长公主,身份尊贵,却独独对这个风姿卓越的少年郎倾心不已。那时的楚远业,身着一袭白衫,眉目如画,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傲然之气,令她这位金枝玉叶的公主都为之倾倒。
然而造化弄人,边境突起战乱,为了平息战端,她奉旨远嫁西州,成为了和亲公主。这一别,便是数十年。
太妃的目光中泛起一丝恍惚,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初见的春日。那时萧明宸还是储君,她跑去东宫找乐子,桃花灼灼,她远远看见他立于花下,白衣胜雪,风姿如画。和亲三年后,听闻他娶妻生子,妻贤子孝,她心中略有苦涩,若当年两人缔结连理,或许也是一段佳话。
芷月跪在太妃身后,"太妃,芷月想随表兄一同回到京翎,早日为我父亲洗清冤情。"她的声音虽然轻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太妃伸手轻轻扶起芷月,指尖触到的不仅是她冰凉的手背,还有一丝莫名的战栗。她忧虑地端详着这个从小看着长大的女孩,这些年经历的磨难在她清秀的面容上留下了淡淡的痕迹。
"芷月,你可想好了?"太妃的声音里带着关切,"京翎的浑水可不是那么容易趟的。这些年顾家的冤屈虽然未雪,但朝中局势早已今非昔比。"
芷月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然的光芒。她的眼眶微红,却依然挺直了脊背:"太妃娘娘,十多年前我父亲蒙冤入狱,顾家满门抄斩,流放的流放,充军的充军。这么多年过去了,总要有人站出来为顾家洗清冤屈。芷月心意已决,还望太妃成全。"
说着,她重重地磕下头去,额头撞击地面发出沉闷的声响。
太妃叹了口气,伸手轻轻抚上芷月的肩膀:"女大不中留,你已经长大了。若你主意已定,我自是不会拦你。只是京翎危险重重,你一个弱女子......"
话音未落,一道挺拔的身影已经跨步而出。萧凌鄞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太妃娘娘,请放宽心。芷月若去了京翎,我这个做表兄的必会舍命相护,她是我这个世上唯一的血亲。"
太妃叹了一口气;“也罢,届时我会安排你跟在公主婢女中,随使团一同回到京翎。”
“谢太妃成全。”芷月又重重对康乐磕了三个头,康乐对她与亲女儿无异,这些年遇到危难康乐多次出手解难,在芷月心中是一大恩人。
“凌鄞,时候不早了,你二人去王庭赴宴吧!”萧凌鄞、楚远业两人闻言,行礼拜别太妃。
夕阳的余晖透过殿檐洒落,太妃望着跪在地上的芷月,长叹一声,那声叹气仿佛风中摇曳的柳叶,带着几分无奈,几分不舍。
"也罢,届时我会安排你跟在公主婢女中,随使团一同回到京翎。"太妃的声音低沉,目光落在芷月微微发抖的双手上,那里还残留着方才行礼时的红印。
芷月猛地抬起头,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她急忙又要下跪,却被康乐一把扶住。"谢太妃成全。"她的声音哽咽,重重磕了三个头。
康乐看着芷月,眼中的疼爱溢于言表。这些年,她没有女儿,芷月就像她的亲生女儿陪着身边,不是母女却胜似母女。
她转向站在殿中的两名男子,"凌鄞,时候不早了”
萧凌鄞忙行礼道:“太妃珍重,我与楚将军去赴宴了。”说罢,两人走出太妃殿中,朝王庭走去。
西州国主身着一袭金丝长袍,面容威严而和善,举手投足间尽显帝王风范。
宴席之上,西州国主设下流云纹的金漆大案,案上摆放着西州特色珍馐,玉盘中盛着鲜美的佳肴,壶中盛着清冽的美酒。西州国主举杯,言辞恳切地说道:“今日得见北黎使臣,实乃我西州之幸。两国交好,实乃万民之福。”
萧凌鄞作为使团的主使,早已名声在外。他身着一袭玄色长袍,风度翩翩,谈吐不凡。在宴席上,西州国主有意考较他的治国才能,便问道:“萧大人,我西州地处边陲,民风淳朴,然地瘠民贫,不知萧大人有何良策?”
萧凌鄞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说道:“陛下,西州地虽瘠,然山川毓秀,民风淳厚,马匹精良。臣以为,可与邻国互通有无广开贸路,此外开垦农田,种植耐寒凉作物,定能让此地岁稔年丰。”
西州国主听罢,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连连点头道:“六皇子此言甚合我意!我西州虽有山川之利,却因地瘠而困,若能如此,实乃百姓之福。”
一旁的西州公主听得入神,她虽未露面,却早巳遣心腹暗中打探萧凌鄞的才学品貌。此刻听他谈吐不凡,治国之道了然于胸,不由得多看了几眼,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神色。她低低地对身边的侍女说道:“此人风采,果然不凡。”
夜色渐深,宴会仍在继续。
(http://www.i7xsw.com/book/ieOAAA.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7xsw.com。爱奇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i7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