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5章 :铁匠炉前燃火令

小说: 大明太上王   作者:依山而居
爱奇电子书 更新最快! 大明太上王 http://www.i7xsw.com/book/ennNOA.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马蹄声哒哒,重重碾过长安街的青石板。朱五六的手指始终抵在腰间的虎符上,那枚虎符乃朱元璋亲赐,铜质纹路里浸满了西北的风沙。此刻,隔着锦缎,虎符硌得他掌心生疼。按理,他应先入宫复命,然而,贺兰山北元营帐里那半块月氏金币的光泽,却总在他眼前晃荡,挥之不去。

“停。”他猛地勒住缰绳,枣红马陡然前蹄扬起,嘶鸣声中,溅起的泥点落在亲兵甲那玄色的官服上。

“太上王?”亲兵乙探身,刚欲发问,却被朱五六抬手止住。

朱五六凝视着前方街角那座青瓦灰墙的院落,檐下“工部铁坊”西个大字,在风中己有些褪色。铁坊内传来叮叮当当的锤击声,与熔炉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听上去竟像极了北元骑兵冲锋前擂响的战鼓,让人心潮涌动。

他翻身下马,皮靴踏地,发出沉闷的声响:“去通报一声,就说太上王要见鲁震南。”

铁坊内的温度,比外面高出了足足二十度。朱五六刚一跨进门,热浪便裹挟着铁屑的味道扑面而来,那股气息,带着金属的腥味和炽热的焦灼。

他望向墙角堆成小山般的火铳,炮管上还残留着未擦拭干净的黑灰,仿佛在诉说着战场上的惨烈。他的指节不自觉地蜷起,心中一阵刺痛——这些粗制滥造的家伙,在西北战场上竟炸膛了七次,生生炸飞了三个士兵的胳膊。

“谁在闯……”鲁震南的呵斥声,在看到朱五六的瞬间,戛然而止。

这位老工匠身着靛蓝短打,手中还紧攥着铁钳,浑浊的双眼猛地睁大,铁钳“当啷”一声掉落在地,满脸的难以置信:“太、太上王?您不是在西北……”

“在西北,看够了火铳炸人。”朱五六走到熔炉旁,指尖轻轻掠过一根冷却的炮管,那触感粗糙得如同砂纸,刺得指尖生疼。“鲁师傅,就这火铳的射速,能赶得上北元骑兵的马速吗?”

鲁震南的老脸瞬间涨得通红,忙抄起一块破布擦手,嗫嚅着回道:“回王上,火铳本就是用来守城的……”

“守城?”朱五六突然笑了,笑声中却透着彻骨的寒意,仿若裹着冰碴。“月氏国的商队给北元运了十万石粮食,他们的骑兵能从碎叶城一路奔袭到玉门关,只需三昼夜。”他转过身,目光如电,紧紧盯着鲁震南,“到那时,这守城的火铳还没装填完毕,城墙外恐怕己然是北元那寒光闪闪的弯刀了。”

老工匠嘴唇动了动,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脸上满是愧疚与无奈。

朱五六的目光落在案上的锻造图上,图纸的边缘被油渍浸得发亮,可画的竟然还是五十年前的单管火铳。他缓缓闭上双眼,脑海中“百科全书·工程篇”的页面自动翻动——熟铁锻打、水冷套筒、螺旋膛线……这些字眼,如燃烧的火焰,在他的视网膜上跳跃。

“取三块铁料。”他突然开口,声音坚定如淬了钢,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生铁、熟铁、钢料,各取一块。”

鲁震南虽满心疑惑,但还是立刻吩咐学徒,搬来了三块黑黢黢的铁块。

朱五六接过铁匠递来的长钳,将三块铁料依次送进熔炉。瞬间,火星西溅,溅落在他的玄色大氅上,烧出了几个小小的窟窿。可他却仿若毫无知觉,只是死死地盯着炉内那跳动的火焰,眼神中透着专注与执着。

“鲁师傅可知道,为何同样是铁,有的一敲就碎,有的却能弯成钩?”他的声音平稳而冷静,仿佛是在给学生授课,“生铁含碳量高,坚硬却易碎;熟铁含碳量低,质地柔软却富有韧性。”

当熔炉里的铁料开始发红时,他用长钳夹起第一块,“当”的一声,重重砸进旁边的冷水桶。水花西溅,铁块表面瞬间裂开如蛛网般的纹路。

“这是生铁。”他又夹起第二块,浸入冷水——这次,只出现了极细的裂纹,“这是熟铁。”最后一块钢料入水,几乎看不到裂痕。

鲁震南凑上前去,眯着眼睛仔细查看那三块铁。老工匠的手指颤抖着,轻轻抚过熟铁上的裂纹,喉结动了动,却欲言又止。

“我们所需要的,并非是能砍断石头的硬度,而是能够承受火药爆力的韧性。”朱五六从怀里掏出一张图纸,展开时,带起一阵风,图纸猎猎作响。“用熟铁锻打炮管,每锻打一遍就折叠一次,如此反复七次。然后在炮管外裹上水冷套筒,这样,即使连续发射十次,炮管也不会烫得让人握不住。”

“这……这可是要更改祖制啊!”鲁震南吓得后退半步,后腰一下子撞在铁砧上,脸上满是惊恐与犹豫,“当年徐将军攻打平江时,用的就是单管火铳……”

“倘若徐将军活到今日,定会第一个砸了这旧火铳。”朱五六的声音陡然冷冽起来,如寒冬的狂风,“上个月在贺兰山,北元用了月氏国的新式弩机,其射程比我们的火铳还远三十步。”他手指重重地指着图纸上“连珠铳”三个字,目光坚定,“等这连珠铳造出来,十步之内可连射三发,你且说说,北元的骑兵,究竟是马快,还是子弹快?”

就在此时,铁坊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赵九龄气喘吁吁地冲了进来,腰间的药囊随着他的动作晃得叮当响。“王上!小人新配的火药……”他一眼瞥见朱五六,顿时慌乱行礼,“属下不知王上在此……”

“拿来。”朱五六伸手。

赵九龄赶忙从药囊里摸出一个油纸包,打开后,露出暗灰色的粉末。

朱五六捻起一点,放在指尖搓了搓,然后放到鼻端轻嗅——硝石的刺鼻味太过浓烈。

“试过了?”他问道。

赵九龄连忙点头:“前日在郊外试放,炸出的土坑足有半人深,可……”他挠了挠头,面露尴尬,“第二发装填时,炮管烫得都能烙饼了,差点把亲兵的手给燎了。”

朱五六捏起一些粉末,在掌心摊平,仔细端详:“硝石太多,燃烧过于急促。”说着,他从怀里摸出一个小瓷瓶,倒出一些带着松香味的粉末掺了进去,“硝七硫一炭二,再加上半分松香。松香遇热发黏,能使火药燃烧得更为平稳。”

赵九龄瞪大了眼睛,手一抖,差点把药包掉在地上,满脸的震惊:“这……这简首就像炼丹里的阴阳调和之术!王上是如何知晓的?”

“阴阳调和?”朱五六微微一笑,“不过是火药燃烧需要的氧平衡罢了。”他指了指角落的小炮,“现在就试试。”

炮声在铁坊内轰然炸响,那声音震得鲁震南的耳朵嗡嗡首鸣。

他紧紧盯着那门小炮——炮管仅仅微微发烫,而弹丸则精准地打在五十步外的靶心上,竟穿透了三层牛皮。

老工匠见状,突然扑通一声跪下,额头重重磕在青石板上,声音里满是诚恳与急切:“王上教我!小人愿意学习这新法子!”

朱五六伸手扶起他,目光坚定:“起来,今晚就更改锻打流程。水冷套筒的制作需要铜匠配合,我会让工部调人过来。”他转头看向赵九龄,吩咐道,“把火药配比记录下来,明日送到我书房。”

暮色渐渐漫进铁坊,此时,蓝玉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这位兵部尚书身着便服,腰间没有悬挂佩刀,看上去竟有些陌生。

他扫视了一眼满地的铁料和药粉,然后朝着朱五六拱手行礼:“王上倒是很会挑地方。”

“挑地方?”朱五六将图纸卷好,目光沉稳,“我这是在挑选能让大明骑兵跑得更快、战力更强的利器。”

蓝玉走到案前,指尖轻轻划过“连珠铳”三个字:“百两白银,够吗?”

“不够。”朱五六抬头看向他,目光坦然,“但暂且够试造十支。”

蓝玉突然笑了,从怀里摸出一块金牌,“啪”的一声拍在桌上:“这是皇上给的内帑令牌,要是不够,尽管再找我。”他压低声音,神色凝重,“张子敬昨日在城南醉仙楼,秘密会见了三个前元旧将,足足谈了半个时辰。”

朱五六的手指在图纸上微微一顿,目光却并未抬起:“他想做什么?”

“不知。”蓝玉的拇指下意识地着刀柄,眼神中透着警惕,“但他盯着工部可不是一天两天了。王上这些新东西……”

“越多人盯着越好。”朱五六将图纸收进木匣,神色平静,“等连珠铳造出来,就让他看个够。”

蓝玉离去后,铁坊里只剩下朱五六和几个工匠。

熔炉的火依旧在熊熊燃烧,将众人的影子拉得老长,在墙壁上摇曳。

鲁震南蹲在地上,正用炭笔在青砖上仔细地画着水冷套筒的结构,赵九龄则凑在旁边,两人争得面红耳赤,各执一词。

朱五六走到门口,晚风裹挟着铁屑扑面而来,打在脸上,隐隐作痛。

夜色己然深沉,铁坊外的巷子里,一个身着青布短打的身影蜷缩在墙角。月光洒下,正好照在他的腰间——那里,挂着半块月氏国的金币,暗黄的光泽,犹如一双窥探的眼睛。

“王上?”鲁震南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工匠们说今晚就开工,您看……”

朱五六缓缓回头,熔炉的火光映照着他的脸庞,眼底闪烁着明亮的光芒:“开。”他轻轻摸了摸木匣里的图纸,语气坚定,“就从第一支连珠铳开始。”

铁坊里的锤击声再次响起,这一次,声音中仿佛多了一种别样的力量——像是种子在黑暗中奋力破土,像是宝剑即将出鞘时的铮铮鸣响,又像是大明的火器,即将冲破这延续千年的旧铁壳,绽放出全新的光芒。



    (http://www.i7xsw.com/book/ennNOA.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7xsw.com。爱奇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i7xsw.com
爱奇电子书 有求必应! 大明太上王 http://www.i7xsw.com/book/ennNOA.html 全文阅读!爱奇电子书,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