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0章 五年

小说: 大春功   作者:顺风而行
爱奇电子书 更新最快! 大春功 http://www.i7xsw.com/book/eUC00O.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石室无窗,唯有高处裂隙漏下的几缕微光,在布满青苔的湿滑石壁上缓慢爬行,如同凝固时光中唯一移动的刻度。光柱中浮尘悬停,不知疲倦地演绎着永恒的静默之舞。角落里的青灰石雕——陆修明凝固的形态——在沉寂力场的包裹下,愈发显得冰冷、沉重、亘古不变。其表面混织的青灰光晕早己彻底内敛,只余下一种纯粹的、令人心悸的“存在”质感,如同深埋地心的顽铁,隔绝了岁月流转。

青河盘膝坐在石室中央,背对着石雕。五载光阴,未曾在他重焕青春的脸上刻下新的皱纹,却沉淀出一种近乎石质的、冰与火淬炼过的冷硬轮廓。他眼窝深陷,眉骨处的旧疤在昏暗中更显凌厉,唯有那双眸子,如同深渊寒潭,沉淀着百年沧桑与五年枯坐积累的、近乎虚无的沉静。那沉静之下,是永不停歇的风暴。

心口位置,那圈枯寂烙印的边界早己模糊。深沉的墨色如同活物,沿着经络的脉络向上蔓延,爬过锁骨,攀上脖颈,在耳后形成几道冰冷诡异的黑色纹路,如同枯死的树根烙印在皮肤之下。向下,则顺着脊椎两侧沉入脏腑深处,每一次心跳,都牵扯着烙印深处传来的、冰冷沉重的搏动。这不再是单纯的“印记”,而是与他血肉、筋骨、乃至神魂深度纠缠、强行“固化”的异种法则根基。

意识深处,那曾粗糙简陋、布满裂痕的混沌框架,在五年近乎自虐的推演与打磨下,己非昔日模样。框架的“形”依旧模糊不清,但无数由自身枯荣冲突感悟、古卷残篇启迪、以及无数次失败尝试凝结出的、闪烁着青灰二色微光的法则符文,如同星屑般填补在框架的裂痕处,艰难地维系着整体的稳定。这些符文并非静止,它们遵循着某种源于枯荣种子“固化”意志的、极其晦涩的韵律,在框架内缓缓流转、生灭。

每一次流转,都是一场无声的战争。

烙印的枯寂之力如同冰冷的潮汐,试图冻结符文,吞噬流转的生机。

大春功催生的生机则如同倔强的地火,灼烧着符文,抵抗着枯寂的侵蚀。

框架本身,便是这冰与火的战场边界,在剧烈的冲突与湮灭中,发出只有青河灵魂能感知的、如同星辰崩碎般的刺耳鸣响与剧痛。

这便是他五年“冷淬”的成果——一个更加“稳固”、却也承受着更剧烈冲突的混沌熔炉。他未能找到无名散页中提及的“平衡之锚”,只是将这具残躯,锻造成了一个能勉强容纳、并持续“燃烧”自身枯荣冲突的容器。代价是,无时无刻不在承受着法则层面的撕裂之痛,以及向彻底寂灭滑落的清晰轨迹。

膝上摊开的,早己不是最初的《归墟拾遗录》或无名散页。那是一本用后山随处可见的、某种坚韧巨大叶片鞣制而成的厚厚册子,上面密密麻麻,全是他蘸着自身混杂青芒的血液、或是用烧焦的木炭,艰难刻画的推演符文、枯荣流转示意图、以及无数旁注。

符文扭曲而复杂,蕴含着他对枯寂烙印“固化”、“迟滞”特性的深度解析,对生机“生长”、“转化”本质的反复揣摩,以及对两者冲突湮灭时爆发出的、短暂混沌状态的捕捉与模拟。

流转示意图上,青灰色的枯寂之力与翠绿色的生机如同两条相互撕咬、吞噬的巨蛇,盘绕成一个充满裂痕的莫比乌斯环,循环往复,无始无终。环的节点处,被他反复标注着“湮灭点”、“冲突峰值”、“短暂混沌域”等字样。

旁注的字迹时而冷静如冰,记录着能量逸散速率、框架震颤频率、烙印侵蚀深度等冰冷数据;时而狂乱如火,充满了对无名散页“一体两面”、“他山之石”的追问与自我质疑;更多的是一个个触目惊心的“×”和涂抹的痕迹,代表着无数次推演路径的失败与推翻。

这便是他五年的“书”。非书院所藏,而是以自身为纸,以痛苦为墨,以枯荣为笔,书写的一部关于如何在毁灭边缘求存的血火之书。

“嗤……”

一声极其轻微的异响,打断了青河沉入推演的专注。

他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探针,瞬间从膝上复杂的符文图示移开,精准地落在石室地面——靠近石雕底座附近,一块巴掌大小的区域。

那里的石地,与别处不同。并非布满苔藓的湿滑,而是呈现出一种诡异的、如同被强酸反复腐蚀过的焦黑龟裂状。就在这片焦黑区域的中心,一点微不可察的翠绿嫩芽,正顽强地顶开坚硬的碎石和焦土,探出了头!

这嫩芽极其纤细,通体呈现出一种半透明的、纯净到极致的翠绿色泽,仿佛由最精纯的生命本源凝聚而成。它微微颤动着,似乎在贪婪地汲取着什么。

青河的眼神没有丝毫波动,只有一种洞悉本质的了然。他缓缓抬起右手,五指微张,对着那点嫩芽。

掌心,并非催动大春功生机,而是心念微动,引动了意识框架深处,一个由枯寂符文与湮灭点模拟符文临时构建的、极其不稳定的微型“枯寂力场”。

一股无形的、带着绝对迟滞与死寂意味的冰冷波动,如同微型的绝对零度领域,瞬间笼罩了那点翠绿嫩芽。

嫩芽的颤动戛然而止!那纯净的翠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褪去、凝固、变得灰白、干瘪。仅仅一息之间,生机勃勃的嫩芽便化为了一小撮毫无生机的灰烬,与周围的焦黑融为一体。

这不是第一次。

五年间,在这沉寂的石室,在这片被陆修明石雕散发的枯荣死气浸染的土地上,类似的“异变”发生了无数次。那点看似纯净的翠绿生机,并非自然孕育,而是石雕内部那被强行“焊死”的枯荣种子本源法则,在沉寂力场下极其缓慢地“析出”的、最精纯的“生”之碎片!

它贪婪地汲取着石室中游离的、极其稀薄的天地灵气,试图生长、壮大。但每一次,都被青河以精准控制的枯寂力场瞬间抹杀、湮灭。

这并非无意义的毁灭。

每一次湮灭,青河的意识都高度集中,如同最精密的仪器,捕捉着那精纯生机被枯寂之力瞬间湮灭时,爆发出的、极其短暂而剧烈的法则冲突与混沌波动!这波动,比他自身框架内的冲突更加精纯、更加接近枯荣种子的本源!是绝佳的观察样本!

他飞快地低下头,用烧焦的木炭在膝上的叶片册子空白处,急速勾勒下几个扭曲变形的符文,并在一旁标注:

> “第七千九百三十三次析出湮灭观测:种子‘生’之碎片,纯度极高,湮灭速率……冲突峰值……短暂混沌域能量逸散模式……与自身框架湮灭点模拟对比,相似度……差异点……疑似与石雕内部‘固化’结构稳定性波动相关……”

每一次观测,每一次记录,都在为那虚无缥缈的“平衡之锚”积累着微不足道的、却可能至关重要的碎片。

做完这一切,青河的身体微不可察地晃了一下。强行引动枯寂力场,哪怕再微小,对他此刻的状态也是巨大的负担。烙印的冰冷如同毒蛇般噬咬着内脏,蔓延的黑色纹路似乎又清晰了一丝。他闭上眼,强行压下翻腾的气血和意识的眩晕,再次将心神沉入膝上的推演。

石室重归死寂。只有他指尖木炭划过粗糙叶面的沙沙声,以及心口烙印沉重冰冷的搏动声,是这凝固时光里唯一的回响。

---

后山深处,并非只有一座石庐。

在远离青河所在的静思谷,一片被奇异的紫黑色竹林环绕的幽潭边,矗立着一座更为古朴、爬满深绿色古藤的石亭。亭中石桌上,一面边缘刻满玄奥云纹的古朴铜镜,正散发着柔和的白光。镜面如水波荡漾,清晰地映照出静思谷石室内的景象——青河枯坐推演,湮灭翠芽,记录符文,以及角落那尊冰冷沉寂的青灰石雕。

三道身影围坐石桌旁。

严墨依旧面沉如水,墨绿深衣衬得他脸色愈发冷峻。他看着镜中青河引动枯寂力场湮灭生机嫩芽的画面,眼神锐利如刀:“五年!此子非但未被道蚀吞噬,反而将那枯寂烙印之力掌控得愈发精微!更以那石雕析出的枯荣碎片为薪柴,不断推演其混沌之道!此等邪异法门,闻所未闻!那石雕内蕴含的枯荣种子法则,更是祸胎!院监,不能再放任了!当立即封印石雕,废去此子修为,逐出后山!”

云苓掌院的目光则更多地停留在青河膝上那本血迹与炭痕交织的叶片册子,以及他布满黑色纹路、却依旧稳定执笔的手上。她眼中带着深深的悲悯与忧虑:“五年枯坐,如处炼狱。他以自身为炉,以枯荣为火,日夜承受法则撕裂之痛,只为寻一线生机。其志坚,其行险,其道……己非我等所能评判。然观其烙印蔓延之势,道蚀深入髓骨,那混沌框架虽暂固,却如同不断加压的熔炉,随时可能……唉。”

苏砚院监的目光穿透铜镜,落在青河那双沉淀着深渊般沉静的眸子上,仿佛在看他膝上推演的符文,又仿佛在看他意识深处那艰难运转的混沌框架。良久,他苍老的手指轻轻拂过温润的石桌面,声音平静无波,却带着一种洞察万物的穿透力:

“冷淬五载,顽铁未销,锋芒内敛。”

“枯荣为火,焚身锻魂,熔炉初成。”

“其所求之‘锚’,非止于平衡,更在于……存续。”

“借石雕枯荣碎片为引,窥探混沌本源……此子,己在绝路上,走出了自己的脚印。”

“然,炉火愈炽,熔炉之壁,承压愈巨。”

“石雕沉寂五载,其内被‘固化’的枯荣种子本源,亦非死物。静极思动,恐生变数。”

“传讯‘守拙’,不必阻拦,只需……静观其变。”

“守拙”,便是当初在万卷云桥前阻拦青河、后又引其入后山的那位青年修士的道号。

苏砚的目光最后落回铜镜中那尊冰冷的青灰石雕上,澄澈的眼眸深处,仿佛映照出石雕核心深处,那极其微弱、却始终未曾断绝的、属于枯荣种子的本源脉动。那脉动,在绝对的沉寂中,似乎正以一种极其缓慢的、难以察觉的韵律,与青河心口的枯寂烙印,产生着某种跨越空间的、极其隐晦的……*共鸣*。

静思谷石室。

青河刚刚在叶片册子上记录下湮灭观测的数据,笔尖悬停。心口那沉重冰冷的烙印搏动,似乎……比刚才快了一些?一丝极其微弱、却源自同根的枯寂韵律,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在他意识深处那混沌框架的枯寂侧,激起了一圈细微的涟漪。

他缓缓抬起头,深渊般的目光,第一次带着一丝冰冷的探究,投向了角落那尊五年如一日、冰冷沉寂的青灰石雕。



    (http://www.i7xsw.com/book/eUC00O.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7xsw.com。爱奇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i7xsw.com
爱奇电子书 有求必应! 大春功 http://www.i7xsw.com/book/eUC00O.html 全文阅读!爱奇电子书,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