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的比赛日,林宇穿着替补背心坐在场边。当皖钢被对手逼平时,他攥着毛巾的手青筋首跳,好几次差点站起来指挥。第70分钟,刘洋在他划过箭头的肋部突破传中,王栋头球破门——两人同时看向替补席,林宇跳起来挥毛巾,膝盖撞到广告牌也没喊疼。
替补席的塑料座椅硌得人骨头疼,林宇却坐不住。他穿着的蓝色替补背心沾着早上训练的汗渍,攥在手里的毛巾被拧成麻花,白色的棉线里卡着几根草屑——那是从训练场带来的"幸运物"。当对手在第53分钟扳平比分时,他的指关节因为用力而发白,膝盖不自觉地跟着场上的节奏抖动,仿佛自己还在场上奔跑。
第60分钟的攻防回合最揪心。对手的边锋在相同的肋部突破,林宇猛地站起来,毛巾掉在地上都没察觉:"回防!左边有空档!"赵鹏果然像听到指令般回追,铲断的瞬间,林宇重重坐回椅子,才发现手心全是汗。旁边的替补门将陈阳递来水瓶:"宇哥,你比场上的还紧张。"
第70分钟的突破像道闪电。刘洋在肋部接球时,脚步移动的角度和林宇画的箭头完美重合,他变向加速的瞬间,对手的边后卫果然像预判的那样先出右脚,露出的空档刚好够传中。王栋的头球带着强烈的旋转,足球撞入网窝的刹那,林宇跳起来挥毛巾的动作太大,膝盖重重撞在广告牌上,钝痛传来时,他却只顾着欢呼,连疼都忘了喊。
刘洋和王栋的目光同时扫向替补席,像在完成一场约定。林宇扯掉替补背心挥舞,蓝色的布料在看台上空划出弧线,客队球迷区爆发出"林宇"的呼喊。他突然想起队会时画的箭头,原来有些默契不需要语言,就像此刻膝盖的疼痛和心里的狂喜,都在诉说同一句话:我们做到了。
赛后更衣室里,王栋把进球用的足球塞给他:"助攻算你的。"林宇接过球,发现上面沾着草屑,像极了工体那片见证绝杀的草坪。他突然把球往空中一抛,队友们下意识去抢,混乱中赵鹏喊:"谁抢到今晚请客!"最后球落在最小的门将怀里,林宇笑着揉他头发:"记着,这是团队的球。"
更衣室的地板上还沾着草皮,混合着汗水的味道,那是胜利的气息。王栋的球衣敞开着,胸口的汗水顺着腹肌滑落,他把足球塞过来时,指关节还在发红——那是头球破门时蹭到的。"没有你画的箭头,我跑不到那个位置,"他拍着林宇的肩膀,"这球有你一半功劳。"
足球的表面还带着比赛的温度。林宇指尖拂过上面的草屑,突然觉得和工体的草坪有种奇妙的联系——同样的坚韧,同样的见证。他把球抛向空中的瞬间,队友们像群孩子扑过来,费莱尼的大长腿差点绊倒王栋,赵鹏的胳膊肘撞到刘洋的脸,混乱中谁都没注意到林宇扶着膝盖的小动作。
赵鹏的吼声带着老大哥的威严。"谁抢到谁请客,不许耍赖!"他跳起来够球的样子像个年轻人,却被费莱尼用身高优势压制。足球最终落在陈阳怀里,小将抱着球蹲在地上,生怕被抢走。林宇走过去揉他的头发,掌心的温度透过发丝传递:"这球是大家一起拼来的,所以今晚我请客,算团队的庆功宴。"
更衣室的笑声震得顶灯摇晃。陈阳抱着球不肯撒手,说要签名后放在床头,王栋起哄让他先唱首歌,费莱尼则掏出手机查附近的餐厅。林宇看着这热闹的场景,突然觉得替补席的等待很值得——足球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游戏,就像这颗沾着草屑的足球,承载的是所有人的汗水和欢笑。
5日上午,林宇去医院复查膝盖。候诊时看到个穿皖钢球衣的小男孩,正举着手机看他的绝杀集锦。"叔叔,你的膝盖好了吗?"孩子仰着头问,他弯腰时动作放缓,用没受伤的左腿支撑身体:"快好了,等你下次来看比赛,我进球给你看。"
医院的候诊区弥漫着消毒水味,叫号机的声音单调地重复。林宇的膝盖上裹着新换的肌效贴,蓝色的胶带在白裤子上格外显眼。他手里捏着复查单,上面的字迹潦草,却能看清"恢复良好"几个字,心里的石头刚落地,就被一阵熟悉的欢呼声吸引。
小男孩的球衣明显太大,袖口卷了三圈,背后印着林宇的号码"10",洗得有些发白。他举着的手机屏幕上,正播放着工体绝杀的慢镜头,外脚背推射的瞬间,孩子跟着视频里的解说喊:"球进了!"抬头看见林宇时,手机"啪"地掉在地上,慌忙捡起来时,屏幕己经裂了道缝。
"叔叔你的膝盖还疼吗?"孩子的声音带着怯生生的关切,眼睛却亮得像星星。林宇弯腰时特意放慢动作,用右腿支撑身体,左手轻轻摸了摸孩子的头:"快好了,就像你摔破膝盖会结痂一样,过几天就没事了。"他指着孩子球衣上的号码,"下次来看比赛,我穿着这个号码,进球给你看。"
孩子突然从口袋里掏出颗糖,剥开糖纸递过来:"这是我的幸运糖,给你。"水果糖的甜香混着消毒水味,意外地不刺鼻。林宇接过糖放进嘴里,甜味在舌尖蔓延时,叫号机喊到了他的名字。转身时,孩子突然喊:"我会举着'皖钢无畏'的牌子等你!"他笑着挥手,心里暖得像揣了个小太阳。
6日的训练课,林宇只能做无球跑动。他站在场边看队友们练射门,突然喊住准备起脚的刘洋:"再带一步,角度更大!"刘洋照做后果然得分,跑过来击掌时故意撞了下他的肩膀:"还是你鬼点子多。"夕阳西下时,他独自留在场边,对着墙壁踢了半小时球,用的全是右脚。
训练课的阳光带着暖意,草皮被晒得软软的。林宇的无球跑动路线是队医设计的,绕着场地边缘的标志桶做折返跑,每次转身都刻意保护左膝,动作虽然慢,却很认真。他数着次数,1、2、3……到第20次时,额头的汗水己经滴进眼睛里,辣得生疼。
刘洋的射门总是偏出近角。他助跑时的步幅太大,导致射门时身体前倾,林宇在场边看得清楚,突然喊住他:"再带一步,让防守球员以为你要传中,再射门角度更大。"刘洋半信半疑地照做,果然将球送进远角,跑过来击掌时,故意用肩膀撞了下林宇的胳膊:"你这眼睛比显微镜还厉害。"
队友们陆续离场时,夕阳把天空染成橘红色。林宇从场边捡了个旧足球,走到训练馆的墙壁前,开始用右脚练习推射。足球撞在墙上的闷响在空旷的场地里回荡,他刻意控制发力,每次触球都用脚内侧,确保左膝不用力。半小时后,墙上被踢中的位置己经留下淡淡的痕迹,像个隐形的靶心。
最后一脚射门故意踢得很高,足球撞在屋檐上弹回来,落在脚边。林宇看着天边的晚霞,突然觉得替补席的等待不是煎熬,而是积蓄力量的过程——就像这面被踢了半小时的墙,看似沉默,却记录着每一次努力的痕迹。他捡起球往宿舍走,膝盖虽然还有些沉,心里却很踏实,因为他知道,当自己再次踏上球场时,每一步都会比以前更坚定。
(http://www.i7xsw.com/book/eNxA0U.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7xsw.com。爱奇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i7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