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2章 风声鹤唳,谁敢说真话

爱奇电子书 更新最快! 仙史笔我写的每一字都要讨回公道 http://www.i7xsw.com/book/eAeAnC.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卯时三刻的晨雾还未散尽,我抱着抄好的《玄清派上月斋醮记录》穿过演武场,鞋跟碾过青石板的声音格外清晰。

“看,是那个苏仙史。”

右侧竹影里突然飘来一声嗤笑。

我脚步微顿,余光瞥见两个外门弟子缩在廊柱后,青衫衣角被风掀起一角。

其中穿月白衫子的姑娘手指绞着帕子:“她写的《仙门纪实》我看过,说什么赵长老拿十万石粮喂商队......”

“嘘——”另一个穿灰布衫的扯她袖子,眼睛却首勾勾盯着我,“你没听说?

仙史堂昨日下了令,她的记录全作不得数!“

我捏着纸卷的手紧了紧。

照心笔在袖中硌着腕骨,那是父亲用了二十年的湘妃竹笔杆,此刻正随着我心跳一下下发烫。

“凡人就是不知天高地厚。”灰衫弟子拔高声音,“我表兄在藏经阁当差,说她根本没资格查卷宗!

仗着谢客卿撑腰就敢踩仙门脸面......“

“妖女惑众!”月白衫突然提高嗓门。

演武场的风卷着这句话撞进我耳朵。

我抬眼望去,正见七八个弟子抱着剑匣从演武厅出来,见我纷纷侧过身,像是避着什么脏东西。

有个炼气期的小弟子没站稳,撞翻了廊下的铜鹤香炉,香灰簌簌落了满地,他却连头都不敢抬,只抓着剑匣往人堆里钻。

“苏姑娘。”

背后突然响起清越的唤声。

我转身时看见仙史堂的陈执事抱着一叠黄绢站在台阶上,广袖被风吹得猎猎作响。

他从前总爱摸着八字胡夸我“得苏大人真传”,此刻却垂着眼不看我:“堂主有令,即日起暂停你查阅档案权限。

杂务院缺个抄手,你且去......“

“陈叔。”我打断他。

他指尖的黄绢簌簌发抖。

我看见他喉结动了动,像要说什么,最终却别开脸:“杂务院在西跨院,过了梅林往左......”

西跨院的霉味比我想象中更重。

我推开门时,正撞见表姐当年用过的檀木书案——她三年前被派去南疆记录兽潮,再没回来。

案上堆着半人高的文书:《三月初五厨房采买账》《外门弟子补鞋记录》《后山老松落针计数》。

阳光从破窗棂漏进来,照得浮尘像金粉似的飘,落在“老松落针计数”那页上,把“一千三百二十七”几个字衬得格外荒诞。

我抽出最底下的一本《杂役调派册》,刚翻开,一张薄纸“刷”地滑出来。

“小心。”

低低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我迅速合上本子,抬头正见柳知微站在门后,藏青首裰沾着星点墨迹——那是藏书阁的老规矩,管事要亲自抄经。

他目光扫过我身后的杂役,压低声音:“新管事是赵长老的远房侄子,每本杂务书都要翻三遍。”

他说这话时,右手食指轻轻叩了叩我怀中的《杂役调派册》。

我立刻明白,垂眸翻开那页,果然在“三月初七杂役调派”的字迹里,夹着半张染了茶渍的账册。

“这是十年前的军粮调配底本。”柳知微的声音更轻了,像怕惊碎窗台上的蛛网,“赵长风当年以‘剿魔’为名调走十万石粮,实则......”他喉结动了动,“实则换了敌国的玄铁。”

窗外传来杂役搬水桶的脚步声。

柳知微突然退后两步,扯了扯皱巴巴的袖子,提高声音:“苏仙史可知,杂务院的抄手每月要交百本账册?

您若嫌慢......“

“不慢。”我打断他,指尖隔着书页抚过那半张账册的纹路,“劳烦柳管事指点。”

他深深看了我一眼,转身时广袖带起一阵风,把案头的《采买账》吹得哗哗响。

我望着他的背影消失在廊角,突然想起父亲临终前说的话:“史笔不是刀,但拿笔的人,该有刀的骨头。”

月上中天时,我摸黑点燃烛台。

照心笔刚触到那半张账册,笔尖突然发烫。

我屏住呼吸,见鹅黄纸上慢慢浮出一行金漆小字:“赵某,字长风,玄清派外门长老,于大楚三十七年三月,以‘剿魔’为由调军粮十万石,换北戎玄铁三千斤。”

烛光在笔杆上跳动,把我的影子投在墙上,像只要扑出去的鹰。

我摸出父亲留下的云纹锦盒,将账册誊抄三份,每份都用朱砂画了押——这是史官的规矩,真相要见天日,总得有三个见证。

窗外传来清冽的佛号。

我抬头时,见谢无妄立在梅枝间,月白袈裟沾着夜露,腕间的佛珠泛着青玉光。

他抬手抛来一枚玉简,我接住时触到指尖的凉,像沾了雪山的雪水。

“明日辰时,大慈恩寺讲经堂。”他声音像浸了松脂的钟,“你若不愿停下......”

他没说完,梅枝突然被风撞得乱颤。

我借着月光看那玉简,上面用簪花小楷刻着一行字:“我愿为你护道。”

这八个字烫得我掌心发疼。

我望着他的背影消失在夜色里,忽然想起昨日议事厅外,他捏着赵长风的史稿说“因果”时,眼尾的朱砂痣红得像要滴血——原来佛修的慈悲,真的是带刺的。

后半夜起了风。

我裹紧披风去关窗,正看见两个黑影掠过杂务院的围墙。

月光下,其中一人腰间挂着玄清派的长老玉牌,另一人......我眯起眼,看见他袖中露出半截金纹,那是李道玄的专属绣样——玄清派内门大弟子,最会替赵长风擦屁股的。

风卷着他们的碎语撞进窗缝:“......那小丫头片子......”

“......得找个由头......”

我摸出袖中的照心笔,笔杆上父亲的刻痕硌着指腹。

窗外的梅枝在风中摇晃,像支要落下的笔。

我忽然笑了,把三份抄好的账册塞进贴胸的暗袋——他们要封口,我偏要写得更响些。

毕竟,史笔蘸的从来不是墨,是血。



    (http://www.i7xsw.com/book/eAeAnC.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7xsw.com。爱奇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i7xsw.com
爱奇电子书 有求必应! 仙史笔我写的每一字都要讨回公道 http://www.i7xsw.com/book/eAeAnC.html 全文阅读!爱奇电子书,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