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九章 纫 秋

小说: 夜跑者的发现   作者:纸扇轻摇
爱奇电子书 更新最快! 夜跑者的发现 http://www.i7xsw.com/book/CinUAO.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老式皮箱的铜扣沾着海盐结晶,小郑用太姥留下的顶针轻轻刮拭,1937年的航运标签渐渐显露:"上海至香港,客货混装"。箱内整摞的《良友》画报间夹着张船票,票根印着"安素筠,16岁,三等舱"。

"这是奶奶逃难时的家当。"陈明拂去画报上的霉斑,内页旗袍美人图旁贴着张泛黄照片——扎麻花辫的少女蹲在甲板,怀里抱着青花瓷泡菜坛。坛口麻绳系着的木牌依稀可辨:"祖传腌汁,勿弃。"

苏媛在箱底发现个缠丝锦囊,倒出七枚形态各异的顶针。最早的铜顶针内壁刻着"安记裁缝",最末的银顶针镶着碎玉。"奶奶说过,每枚顶针都记着段生计。"她将顶针排列在八仙桌上,碎玉在暮色中泛着暖光。

暴雨夜,阁楼的老式熨斗突然冒出蒸汽。陈明掀开底板,发现夹层里藏着张当票:"民国三十五年冬,典当翡翠耳环,购棉纱三匹。"票据背面用绣线绣着细密小字:"素儿勿念,春来当归。"

"原来奶奶靠裁缝撑起全家。"小郑翻看皮箱里的剪裁笔记,民国三十八年的某页画着旗袍裁样,备注写着:"王太太订金购得米三斗,可撑半月。"纸角粘着粒糙米,己与墨迹融为一体。

正午的阳光穿过晒衣绳,苏媛在院中晾晒皮箱里的绸缎。最底下那匹湖蓝杭绸展开时,众人倒吸凉气——布料上密布弹孔,每个破洞都被绣成海棠花。"这是奶奶常说的'补天衣'。"陈明指尖抚过花瓣,丝线里掺着银发。

樟木箱深处传来纸张摩擦声,小郑抽出一卷用麻绳捆扎的作业本。1955年的小学生作文上,铅笔字歪扭却工整:"我的奶奶会变魔法,破布头能变新衣裳,剩饭能变八宝粥。"老师用红笔批注:"请家长注意童话与现实区分。"

陈明突然“ 噗嗤 ”笑出声:"我知道这篇作文!这是我爸写的,奶奶为此连夜纳了双布鞋送给老师,说' 孩子的梦比鞋底还金贵 '。奶奶后来还把这事讲了给我妈。"他翻开下一页,夹着的鞋样纸上画着虎头,正是小宝百日穿的虎头鞋雏形。

梅雨季的潮气洇开了箱底的墨盒,苏媛抢救出本面点谱。1960年的钢笔画旁注着:"榆钱混玉米面,三蒸三晒可去涩。"某页夹着片风干的槐花,墨迹勾勒出笑脸:"明儿周岁,再次用,但以槐花代糖制寿桃。"

最末页贴着张1978年的电车票,票根粘着粒白芝麻。陈明对光细看:"这是奶奶带我爸进城买高考复习资料的凭证,那天她用最后的粮票换了包芝麻糖。"

黄昏时分,全家围坐在皮箱旁拼图。小郑发现张未寄出的明信片,1982年香港邮票上盖着"查无此人"的邮戳。背面钢笔字清秀如昔:"表姐如晤,随信附上吾儿百日照。素筠此生无愧,唯憾未能归乡祭祖。"

夜雨敲窗时,阁楼的老缝纫机突然自行转动。陈明掀开机头,发现梭心里缠着缕白发——正是百家被上的"千千结"线头。苏媛将白发绕成团,突然轻呼:"你们看!"

白发在掌心舒展成上海地图,外滩钟楼的位置缀着颗珍珠纽扣。陈明翻出太姥的旧围巾,缺失的第二颗纽扣恰是这般大小。纽扣背面蚀刻着极小字迹:"安记裁缝铺,霞飞路192号。"

晨光中,小郑在樟木箱夹层发现本未完成的刺绣。白绢上仅绣着半朵玉兰,花苞处别着枚生锈的绣花针。陈明对着阳光细看,针眼处卡着截蚕丝——与百家被上的金线同源。

"奶奶最后那晚,病房床头还摆着绣绷。"苏媛将白绢覆在小宝胸口,玉兰纹样竟与心跳共振,"护士说她手指一首虚握着,像是在穿针。"

暮春的梧桐絮飘进老宅时,陈明在灶台缝里抠出个锡盒。内藏十二颗用蜡封存的种子,标签写着:"法租界园中玉兰,民国廿六年拾。"苏媛泡开一粒,西十年代的月光仿佛在杯中舒展。

当夜,全家将种子埋在老槐树下。陈明握着小宝的手覆土时,树根处的顶针突然泛出微光。八十载光阴在年轮间流转,恍惚看见少女素筠蹲在战火纷飞的院落,将最后一粒种子按进焦土。

晨露未晞,新芽破土而出。嫩叶上滚动的露珠里,小郑看见太姥的一生在叶脉舒展:旗袍上的弹孔化作护身符,饥年的菜谱写成育儿经,离散的乡愁缝成百家被。而此刻,小宝正穿着那件弹孔海棠衣,在晨光中蹒跚学步。



    (http://www.i7xsw.com/book/CinUAO.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7xsw.com。爱奇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i7xsw.com
爱奇电子书 有求必应! 夜跑者的发现 http://www.i7xsw.com/book/CinUAO.html 全文阅读!爱奇电子书,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