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似乎又闻到了陈皮老鸭汤的香气,太姥坐在厨房忙碌的身影浮现在她的脑海中。
客厅的全家福上,照片里太姥穿着靛蓝布衫,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那满脸的褶皱里藏着无尽的慈爱与温暖。
回到婴儿房,苏媛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抖开包在肚兜外的百家被时,窗外的月光忽然变得明亮起来,凝成一道光柱首首地射进屋内。
众人定睛一看,太姥的灵魂正伏在绣绷前,手中那半透明的银针牵着金线在虚空中穿梭,动作熟练而又专注,仿佛从未离开过。
“是这个花纹对不对?”小郑走上前,举起肚兜对着月光,声音有些颤抖。
因为奇迹发生了,半透明的绣花针突然有了实体,金线自动地填补上了残缺的凤尾,针脚细密得如同把璀璨的星光织进了绸缎之中。
婴儿忽然咯咯笑起来,挥舞着小手,那稚嫩的小手竟然穿过了太姥透明的臂弯。
陈明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红着眼睛把脸埋进百家被,泪水浸湿了被面。
他刚才注意到,肚兜纹样上还沾着淡褐色的血渍,那是老人临终前咯在绣面上的最后一口心头血,每一滴都饱含着她对重孙深深的爱。
“太姥最疼小宝了。”苏媛轻轻地把脸贴在丈夫颤抖的脊背上,声音哽咽。“化疗掉光头发那天,她还抱着小宝唱‘月光光,照地堂’...”
窗外飘来咸湿的夜风,夜色渐淡,天太姥的轮廓渐渐变得透明起来,仿佛即将消散在这夜风中。
她最后深情地吻了吻婴儿的额头,那支桃木簪化作一道流光,没入肚兜的并蒂莲纹样中。
当第一缕晨光爬上窗棂时,樟木箱里的老怀表突然响起叮咚报时的声音——正是太姥当年给重孙起名的时辰。
众人静静地站在那里,感受着这份跨越生死的爱与温暖,心中满是感动与安宁。
蝉鸣声里混进槐花簌簌落下的轻响,陈明的手指抚过百家被上凸起的针脚。
那些细密的线迹突然泛起珍珠般的光泽,仿佛被岁月包浆的旧时光正在苏醒。
"你们看!"苏媛忽然指着被面上的金翅雀。晨光中,绣线的金色正在褪去,露出底下藏青的丝缕——那分明是太姥常穿布衫的袖口布料。
陈明颤抖的指尖触到一处,这是1958年的嫁衣绸缎,上面渗出带着陈皮香气的晨露。
小郑额头突然发烫,眼前的百家被突然如水面泛起涟漪。他看见年轻的太姥坐在槐树下,膝盖上铺着鲜艳的绸缎。二十岁的姑娘哼着粤剧小调,银针在发间轻蹭时,惊飞了落在绣绷上的画眉。
"这是奶奶的走线手法。"陈明捏起被角一块碎布,上面连环扣的针脚细如发丝,"她说这叫'千千结',每对鸳鸯要缝九百九十九针......"
婴儿床忽然传来银铃晃动声。本该在樟木箱里的老怀表,此刻正悬在小宝头顶,表链上系着那支桃木簪。
当怀表擦过肚兜上的血渍时,凝固的褐斑忽然化作流动的朱砂,在牡丹花心聚成个"安"字。
"是奶奶的私章!"苏媛从五斗柜深处捧出个雕花木匣。匣中宣纸上拓印的篆体"安"字,与血渍所化图案分毫不差。
最底层的信笺被抽出时,干枯的槐花纷纷扬扬洒落——那是太姥九十岁生辰写下的遗嘱:"把我的布衫裁了给囡囡当尿戒子,线头里存着太阳香。"
窗外的老槐树无风自动,树影在百家被上投下流动的暗纹。
小郑忽然发现被面上的碎布正在重新排列,1958年的嫁衣料与2010年的婴儿服肩并肩,1987年的校服补丁挨着2023年的防蚊纱布。
"你们听!"林医生不知何时出现在门口,听诊器贴在百家被上,"这下面......有心跳声。"
陈明俯身把耳朵贴在牡丹花纹处。细密的震动从遥远的时空传来:缝纫机踏板起落的吱呀,顶针磕碰藤椅的轻响,还有太姥哄睡时哼的童谣混着六十年的风声。
"月光光,照地堂......"苏媛轻轻哼唱起来。被面上所有金翅雀突然振翅,上百块碎布腾空而起,在房间里织成旋转的星河。
(http://www.i7xsw.com/book/CinUAO.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7xsw.com。爱奇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i7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