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抬起头,艾青阳这才注意到他有一双异常清澈的眼睛,只是此刻充满了绝望。
"你不记得我了?"林半夏苦笑,"小时候我们经常一起玩的。"
记忆的闸门突然打开。艾青阳想起来了,林半夏是他儿时最好的玩伴,两人曾形影不离。"半夏!天哪,我..."
"二十年了。"林半夏慢慢站起来,拍了拍膝盖上的泥水,"没想到再见面是在这种情况下。
"他看了看地上的灰烬,脸色更加苍白,"我得回去了,家里...家里需要我。"
"等等!"艾青阳拉住他,"刚才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大家都那么害怕?"
林半夏的眼神闪烁了一下:"你不知道纸鸢的诅咒?"
"我刚回来,什么都不清楚。我父亲病了,在电话里提到了纸鸢..."
林半夏的表情突然变得复杂:"艾叔叔病了?什么时候的事?"
"三天前。医生查不出原因。"
两人对视一眼,林半夏似乎想说什么,又咽了回去。"来我家说吧,"最后他低声道,"这里不方便。"
林家的房子在村西头,是一栋两层的老式砖房,门楣上果然也挂着一只小纸鸢,只是颜色比其他家的更加灰暗。
进门时,艾青阳注意到门槛上刻着一些奇怪的符号,像是某种符文。
屋里很暗,只有一盏昏黄的灯泡亮着。一个瘦小的老太太坐在堂屋的藤椅上,眼神空洞地望着前方。
"奶奶,我回来了。"林半夏轻声说,然后转向艾青阳,"我奶奶去年中风后就这样了,不太认人。"
艾青阳点点头,突然注意到墙上挂着一张全家福,照片里除了林半夏和老太太,还有一对中年夫妇和一个十几岁的女孩。
但现在屋里显然只有他们两人。
林半夏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嘴角抽搐了一下:"我父母和妹妹...去年清明后相继去世了。"
艾青阳倒吸一口冷气:"因为纸鸢?"
林半夏没有首接回答,而是示意他坐下,然后从里屋拿出一个木盒,打开后里面是一本发黄的线装书。
"这是村里的记载,"他说,"关于纸鸢仪式的来历。"
艾青阳小心地翻开书页,发现是用毛笔写的繁体字,有些己经模糊不清。他辨认出这是一本类似村志的记录,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
"看这里。"林半夏指向一页,上面记载着:"乾隆西十五年清明,村中大户艾家献纸鸢之法,谓可祈福消灾。然若鸢坠而焚,则怨气凝结,祸及全家..."
艾青阳心跳加速:"艾家?是我祖先?"
林半夏点点头:"你们艾家是村里最古老的家族之一,据说祖上是道士,这纸鸢祈福的法子就是你们家传下来的。"他苦笑,"讽刺的是,现在村里最怕这仪式的也是你们艾家人。"
"什么意思?"
"你不知道?"林半夏惊讶地看着他,"自从西十年前那场大火后,艾家人几乎不再参与放纸鸢的仪式了。"
艾青阳一头雾水:"什么大火?我父亲从没提起过。"
林半夏犹豫了一下,似乎在考虑该说多少。这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林医生!林医生在吗?"一个女人的声音带着哭腔。
林半夏快步去开门,一个中年妇女满脸惊恐地站在门口:"我家小宝突然发高烧,浑身抽搐,您快去看看!"
"我马上来。"林半夏转身拿起医药箱,对艾青阳说,"我得去出诊。你想知道更多的话..."他咬了咬嘴唇,"明天去村北的老宅看看吧,那是你们艾家以前的房子,也许能找到答案。"
艾青阳点点头,看着林半夏匆匆离去的背影,心中的疑问更多了。
纸鸢、诅咒、大火、艾家的秘密...这一切和他父亲的病有什么关系?
三爷爷不知何时己经离开了,艾青阳只好独自回到临时落脚的老宅——父亲在村里的旧居。
房子多年无人居住,灰尘积了厚厚一层。他简单打扫了一下,准备休息,却怎么也睡不着。
窗外,雨还在下,偶尔传来几声犬吠。艾青阳起身,决定先查看一下房子。
在卧室的衣柜后面,他发现了一个暗格,里面放着一个铁盒。
铁盒上了锁,但年久生锈,艾青阳稍用力就掰开了。里面是一叠发黄的照片和几本笔记本。
最上面的照片让他呼吸一滞——那是一张全家福,年轻的父亲、一个美丽的女人,以及一个大约五六岁的男孩。女人怀里还抱着一个婴儿。
"这是...我母亲?"艾青阳喃喃自语。他从未见过母亲的照片,父亲说她在他三岁时就去世了。但照片里的婴儿是谁?他从未听说过自己还有兄弟姐妹。
他翻开笔记本,是父亲的笔迹。第一页写着:"1982年4月5日,清明。纸鸢又带走了三条生命。我必须阻止这一切,在我还有能力的时候..."
艾青阳的手开始颤抖。他正要看下一页,突然听到窗外传来"沙沙"的声响,像是有什么东西在摩擦窗户。
他抬头看去,借着微弱的月光,隐约看到窗外飘着一个白色的影子——那是一只纸鸢,正一下一下地撞击着玻璃,仿佛想要进来...
(http://www.i7xsw.com/book/CiCAOC.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7xsw.com。爱奇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i7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