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电视台的录像机房里,老式摄像机的马达声像只疲倦的蝉。顾晗蹲在三脚架旁,看着李姐身上的蝙蝠衫在灯光下泛着微光 —— 为了这 5 秒广告,他从废品站淘来电影胶片的反光板,用自行车铃铛串成背景音。导演突然喊停:"那个荧光标记不明显,得让全县人都看见!"
广告创意源自停电夜的灵感。顾晗想起小王改装的验伪灯,让服装在紫外线线下呈现动态图案:蝙蝠翅膀展开时,五角星会分成七道光芒。他用废胶片剪了个镂空模板,当李姐转身时,模板在墙上投下移动的星翼图案,和窗外县剧团的霓虹灯形成奇妙共振。
拍摄过程充满土法智慧。没有专业轨道,就用平板车铺木板;没有录音设备,就让王嫂摇响自行车铃铛;为了让荧光效果更突出,小王拆了西台验伪灯并联,结果差点烧掉电视台的保险丝。当 "小晗星,新时尚" 的字幕出现时,老张头突然指着屏幕:"这五角星的弧度,跟我 1956 年绣的红旗一样!"
广告剪辑在凌晨完成。顾晗看着录像带上的成品,5 秒的时长里,李姐转身的弧度、蝙蝠衫的荧光轨迹、自行车铃铛的节奏,恰好构成黄金比例。导演摸着下巴:"这比供销社的广播广告带劲多了,但播一次要 50 元,够买两袋化肥了。" 顾晗没说话,只是翻开账本 —— 专卖店开业三天的利润,刚好够付三次广告费。
广告首播那晚,工厂宿舍挤满了看电视的工人。当李姐的身影出现在 14 寸黑白屏幕上时,王嫂的儿子突然指着荧光标记:"妈,那是你缝的星星!" 窗外传来邻居家的欢呼声,有人用筷子敲着搪瓷杯打节奏,电视信号不好产生的雪花点,反而让星翼图案有种朦胧的梦幻感。
广告效应在清晨显现。专卖店还没开门,玻璃柜前就挤满了人,那个曾在展销会上嘲笑模特走秀的大叔,此刻举着广告截图:"给我来件带荧光星星的衬衫!" 小王发现,昨晚放在柜底的反光锡纸被蹭得发亮,肯定是孩子们扒着玻璃看了很久。
最意外的反馈来自县剧团。赵团长带着剧本找到顾晗,指着广告里的星翼图案:"能不能把这个用在新戏服上?" 他翻开剧本,《改革新风》的第三幕里,主角的披风需要会发光的标志。顾晗突然想起广告拍摄时,李姐转身那刻,录像机房的老吊扇刚好吹起她的衣角,形成的弧度和小晗星商标完美重合。
深夜关电视时,顾晗在广告录像带的标签上画了个小蝙蝠。5 秒的时长里,不仅有荧光标记的闪烁,还有自行车铃铛的余韵,更藏着一个乡镇企业在时代浪潮中发出的微光。当第一缕晨光透过专卖店的玻璃橱窗时,他看见昨晚那个小女孩的纸条又出现了,这次多了句话:"电视上的星星会飞,我也想穿会飞的裙子。"
(http://www.i7xsw.com/book/CeAUAN.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7xsw.com。爱奇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i7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