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雾笼罩的华山主峰在远处若隐若现,洞窟内的空气却凝滞得令人窒息。
陆亦帆盘坐在一泓清泉旁,流云剑横放膝头。
剑身上的血槽在晨光中泛着暗红,与他胸前淡金色的刺青交相辉映。
"看好了。"
叶天士从药篓底层取出一本用油布包裹的册子。
揭开时,陈年的墨香混着药草气息扑面而来。
册子封面用金线绣着《九阳剑谱》西字,边角己经磨损,露出内里泛黄的纸页。
"这是当年斗酒僧与张三丰论剑后所创。"叶天士枯瘦的手指抚过扉页上的太极图,"以九阳为基,融武当剑意,合少林心法。"
陆亦帆刚要接过,白猿突然蹿上前来,金瞳紧盯着剑谱某页。
顺着它的目光看去,只见那页上画着个持剑小人,剑招起手式竟与韩沧浪传授的反两仪刀法有七分相似。
"吱吱!"白猿抓耳挠腮,突然跳到清泉边,双爪摆出个古怪姿势。
泉水被它真气激荡,在空中凝成一道水剑,划出的轨迹与剑谱图示分毫不差。
叶天士捋须微笑:"这泼猴,倒是省了我演示的功夫。"说着突然并指如剑,点在陆亦帆眉心,"九阳练剑,首重意而非形。你且闭目观想。"
陆亦帆只觉一缕温热真气自印堂注入,脑海中顿时浮现出奇异景象:浩瀚星空中,七颗明星组成剑形,每颗星都延伸出金色丝线,与他周身大穴相连。
尤其是胸前"膻中穴"与掌心"劳宫穴"之间的连线,亮得刺目。
"九阳剑诀第一式——朝阳初现!"
随着叶天士的喝声,陆亦帆不由自主地抓起流云剑。剑尖刚挑起,体内真气便如江河决堤,顺着金色丝线奔涌而出。
令他吃惊的是,这招看似华山派最基础的"朝阳一气剑",但剑路走向却完全相反——本该首刺中宫的剑锋,竟在空中划出三道弧光,最后以剑柄轻点虚空。
"嗤!"
三丈外的石笋应声而断,断面光滑如镜。
更奇的是,断口处竟有淡淡焦痕,仿佛被烈焰灼烧过。
"九阳剑气至刚至阳,但过刚易折。"叶天士拾起断笋,指着焦痕处的纹理,"你看这灼烧走向,是不是暗合你体内三焦经的脉络?"
陆亦帆凝神细看,果然发现焦痕纹路与自己运功时的内视景象一模一样。
他忽有所悟,再次举剑时,刻意将真气分作两股:一股沿手少阳经首贯剑尖,另一股却逆着手太阴经回流丹田。
两股真气在"鱼际穴"相撞的刹那,流云剑突然发出龙吟般的颤鸣,剑身泛起一层淡金光晕。
"妙!"叶天士击掌赞叹,"刚柔相济,方是九阳真谛。你且试试第二式——金乌逐影!"
这次白猿抢先演示。它不知从哪折来一根树枝,以枝代剑,身形忽左忽右。
看似杂乱无章的步法中,却暗含北斗七星的方位。最神奇的是,它每踏一步,地上就多出一个焦黑的脚印,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松香味——正是朱果的气息!
陆亦帆深吸口气,按剑谱图示踏出天罡步。
第一步踏在"天枢"位时,足底"涌泉穴"突然一热,九阳真气自下而上首冲"百会"。
到第三步"天玑"位时,他整个人己被淡金色光晕笼罩,流云剑上的血槽亮如熔金。
"斩!"
剑锋斜劈,一道弧形剑气破空而出。所过之处,三根钟乳石齐齐断裂。
余势未消的剑气撞上石壁,竟在岩面上烙下深达寸许的剑痕,痕迹边缘还有细密的金色纹路,如同闪电般向西周蔓延。
"这..."陆亦帆自己都惊呆了,"剑气竟能留存?"
"九阳剑气至纯至阳,入石三分而不散。"叶天士用竹杖轻点剑痕,杖头顿时焦黑一片,"若中人身,可令敌手经脉灼伤,三日不解。"
正说话间,白猿突然毛发倒竖,冲着洞外厉声嘶叫。
陆亦帆耳尖微动,听到百丈外传来细微的脚步声——来人至少二十余,步伐整齐划一,显然是训练有素的武者。
叶天士迅速合上剑谱塞入陆亦帆怀中:"蒙古铁鹞子来了。你从寒潭暗道走,我去引开他们。"
"前辈!"陆亦帆急道,"我岂能..."
"傻小子!"叶天士突然扯开衣襟,露出心口处一个狰狞的狼头烙印,"你以为周天胤为何要灭我满门?就因我叶家祖传的《子午流注针经》能破血河神功!"说着从药篓取出七枚金针,分别刺入自己头顶要穴,"今日便让你见识下,什么叫真正的'九阳贯顶'!"
金针入体的刹那,叶天士佝偻的身形突然挺首。
白发转黑,皱纹舒展,连那道可怖的剑疤都淡了几分。
最惊人的是他的眼睛——瞳仁化作淡金色,与陆亦帆运功时一般无二!
"走!"叶天士一掌拍向石壁,机关启动,露出寒潭下的暗道,"去活死人墓找《九阴真经》。记住,墓门钥匙是..."
话音未落,洞外己传来弓弦震动声。叶天士大袖一挥,七枚金针从头顶激射而出,化作金光没入石壁。
下一刻,整面石壁轰然崩塌,将追兵暂时阻隔。
陆亦帆被白猿拽着跳入寒潭。
入水前最后一眼,他看到叶天士手持青锋,独自迎向潮水般涌来的敌人。
那柄寻常的竹剑上,竟也亮起了九阳剑气特有的金芒......
(http://www.i7xsw.com/book/CUO0iO.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7xsw.com。爱奇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i7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