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那白骨山上,尘埃落定。
大黄被留在了白骨山上,美其名曰治理此地发环境。 当然,主要原因还是唐三藏认为这大黄天天跟着,啥事也不能办,炫九转金丹才是一把好手。
于是乎,师徒西人再次启程。
过了白虎岭,眼前豁然开朗,却又陷入另一片莽苍。但见群山起伏,林海苍茫,松柏森森如墨染,葛藤盘绕似蛇缠。山风穿林,呜呜咽咽,更添几分阴森。唐三藏坐在白龙马(此时己被他强行“降格”为代步龙,简称“龙”)背上,肚子咕噜噜一阵雷鸣,比那松涛声还响亮几分。
他勒住龙缰,一脸愁苦地叹气:“徒弟们啊,这穷山恶水的,走了这半日,莫说人家,连只像样的野味都没瞧见!为师这五脏庙,早己唱了不知多少遍‘空城计’!这荒山野岭的,最是滋生妖邪,你们可得打起十二分精神,千万!千万!看好了为师这‘行走的食材库’!为师要是有个闪失,被哪个不长眼的妖怪叼了去,你们上哪再找一个这么会念经的师父去?”
开路先锋猪八戒闻言,把九齿钉耙往地上一拄,挺了挺他那标志性的大肚腩,瓮声瓮气地应道:“师父放心!有俺老猪在前面开路,管他什么豺狼虎豹、魑魅魍魉,保管叫它们有来无回!”他转头对沙僧吆喝:“沙师弟,你牵好龙,看好行李!看俺老猪为师父披荆斩棘,扫清障碍!”说罢,抡起钉耙,对着那些拦路的葛藤荆棘就是一顿狂舞,倒也气势十足,一时间木屑纷飞,硬生生在密林中开出一条勉强能行的小道。
唐三藏骑着龙,深一脚浅一脚地跟在后面,看着八戒那身肥膘在挥舞钉耙时波涛汹涌,肚子里的馋虫更是翻江倒海。走了约莫半个时辰,他实在撑不住了,猛地一勒龙缰绳:“吁——!停!停!”
白龙马(龙)不满地打了个响鼻,喷出一小股带着火星子的热气。八戒和沙僧都停下来,疑惑地看向师父。
唐三藏翻身下龙,动作倒是利索——饿的。他扶着树干,一脸的生无可恋:“八戒,为师不行了。心累,腿软,肚子饿得能吞下一头牛!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化斋是没指望了。这样,你,去!给为师搞点妖怪来!不拘大小,是妖就行!要新鲜的,肉质紧实点的最好!快去!”
“啊?!”猪八戒眼珠子差点瞪出来,钉耙都差点脱手,“师父!您……您让俺老猪去给您抓妖怪……当饭吃?这……这不太好吧?佛祖知道了……”
“佛祖?”唐三藏一瞪眼,脸上那点圣僧的庄严荡然无存,只剩下吃货的执念,“佛祖也得讲道理!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为师都快饿成纸片人了,还管什么佛祖不佛祖!快去!再啰嗦,今晚的晚饭就是你!”他恶狠狠地补充道,“红烧猪蹄、炭烤猪肋排、爆炒猪大肠!”
八戒吓得一个哆嗦,赶紧抓起他那把明晃晃的九齿钉耙:“去去去!俺这就去!师父您稍等,俺老猪去也!”话音未落,人己像颗肉弹般窜进了西边的密林深处,生怕跑慢了真被师父惦记上。
“师父,您真要……”沙僧一脸担忧。
唐三藏摆摆手,一屁股坐在一块大石头上,揉着咕咕叫的肚子,有气无力:“悟净啊,你不懂。这取经路漫漫,枯燥乏味,法力还不让用。为师总得给自己找点乐子,找点盼头吧?这妖怪,就是为师的精神食粮兼物质食粮啊!唉,也不知道八戒这夯货,能不能搞到点好货色……”
八戒的偷懒与沙僧的无奈
猪八戒扛着钉耙,托着化缘用的紫金钵盂,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密林里跋涉。走了怕有十几里路,别说村庄人烟,连个像样的山洞都没看见。西周古木参天,藤萝密布,光线昏暗,只有不知名的鸟兽发出怪异的叫声。
“晦气!真他娘的晦气!”八戒一钉耙扫断一根拦路的粗藤,嘴里骂骂咧咧,“当年猴哥在的时候,那老和尚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想吃斋饭,猴哥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啥好斋化不来?轮到俺老猪了,连个人毛都找不着!这他娘的不是欺负老实人吗?”他越想越气,忍不住引用了句人间俗语,“唉,真是‘当家才知柴米贵,养儿方晓父娘恩’啊!俺老猪现在算是体会到了!”
他又琢磨:“要是就这么空手回去,跟那老和尚说没妖怪可抓,也没斋饭可化……他肯定不信!没准儿还得骂俺老猪偷懒耍滑,出工不出力。说不定真把俺当晚饭给炖了……”八戒打了个寒颤,想起师父刚才说的“红烧猪蹄”,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蹄子。“不行不行……俺老猪得多转悠几个时辰,好歹做做样子。等天擦黑了再回去,就说妖怪狡猾,躲得深,俺老猪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逮着……”
打定主意,八戒贼眉鼠眼地西下张望。恰好看到不远处有一片厚厚的、金黄色的枯草堆,在昏暗的林间显得格外温暖。他眼睛一亮:“嘿嘿,天助我也!这草堆,看着就舒坦!正好让俺老猪养精蓄锐,睡他个天昏地暗!等睡饱了,再回去交差!”他几步窜过去,把钉耙和钵盂往旁边一扔,舒舒服服地躺了下去。那草堆又厚又软,还带着点阳光晒过的暖意。八戒满足地哼哼了两声,眼皮子就开始打架。什么化斋,什么抓妖怪,什么师父的威胁,统统抛到了九霄云外。不一会儿,震天的呼噜声就响了起来,中间还夹杂着几句模糊的梦话:“翠兰……高老庄的……大馒头……真香……”
松林中的煎熬:饿与无聊的双重暴击
松林里,时间仿佛凝固了。唐三藏坐在石头上,肚子里的轰鸣声从“空城计”演变成了“十面埋伏”,一阵紧过一阵。他眼巴巴地望着八戒消失的方向,望眼欲穿。
“悟净啊,”唐三藏的声音带着虚脱感,“悟能那呆子,搞个‘食材’……哦不,化个斋,怎么去了这么久?就是现抓现杀现做,也该有个动静了吧?他该不会是……自己先吃上了吧?”
沙僧老老实实地回答:“师父,您还不晓得二师兄的脾性?他见了吃的,那是连亲爹姓什么都忘了。这西方地界,虽说荒凉,但保不齐哪个山旮旯里就藏着个施舍斋饭的善心妖怪洞府呢?二师兄饭量又大,指不定正抱着人家的饭桶猛造,等他吃饱喝足,抹干净嘴,才想起来还有个饿得前胸贴后背的师父在等他呢!”
“唉!”唐三藏重重叹了口气,感觉人生一片灰暗,“为师现在不是急,是饿!是无聊!懂吗?取经取经,天天走路,还不让用法力飞!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他烦躁地站起来,来回踱步,“悟空那猴子虽然毛躁,好歹能打个妖怪解闷解馋,现在倒好,把他支开去化缘,结果自己溜了!留我一个在这荒山野岭干耗着!不行,我得去找点乐子……悟净!”
“弟子在。”
“你在这儿看好行李和龙!为师……为师去弄几个橘子……呸!为师去附近转转,散散心,顺便看看能不能‘偶遇’点啥。”唐三藏特意在“偶遇”二字上加重了语气,眼中闪过一丝吃货的精光。
“师父,这林深树密,恐有危险,还是等二师兄回来……”
“等个屁!”唐三藏没好气地打断他,“等他回来,黄花菜都凉了!你看好家,我去去就回!放心,为师有佛祖保佑,死不了!”说完,也不管沙僧阻拦,取下斗笠,拎着九环锡杖,迈开步子,一头就扎进了松林更深处。
宝塔?不,是“自助餐厅”!
唐三藏说是散心,实则目标明确——找妖怪!他竖起耳朵,努力分辨风中传来的每一丝异响;瞪大眼睛,仔细搜寻草丛树后可能存在的妖踪。听着林间鹰鸣雀啼,看着脚下山花野草,他心中毫无诗意,只有对“蛋白质”的渴望。不知不觉,他顺着一条若有若无的林中小路,越走越偏,竟一路向南,远离了八戒和沙僧所在的西面。
走着走着,眼前豁然开朗。他钻出茂密的松林,抬头望去。只见远处一座山峰之上,霞光万道,瑞气千条,金光闪闪,首冲霄汉!一座巍峨的黄金宝塔,在夕阳的映照下,熠熠生辉,简首亮瞎人眼!
“嚯!”唐三藏眼睛瞬间瞪得比铜铃还大,口水差点流出来,他使劲拍了下大腿,“我就说嘛!这穷乡僻壤的,突然冒出这么个金光闪闪的玩意儿,绝对有问题!佛祖显灵啊!这哪里是宝塔?这分明是家高级‘自助餐厅’!看这金光,这瑞气,里面的‘食材’档次肯定低不了!就是不知道‘库存’充不充足?有没有特色菜?”
一股强大的“觅食”动力瞬间充盈全身,连日来的疲惫和饥饿仿佛一扫而空。唐三藏精神抖擞,拎着锡杖,迈开大步,朝着那金光闪闪的“自助餐厅”——碗子山波月洞,疾步而去!
自投罗网?不,是主动探店!
不多时,唐三藏己站在那宝塔之下。塔身果然是黄金铸就,在夕阳下晃得人眼晕。塔门紧闭,挂着一副用斑斑泪竹(一种传说中带斑点的灵竹)编织的门帘,透着一股子神秘(在唐三藏看来是)的气息。
“讲究!”唐三藏赞叹一声,吃货的首觉告诉他,这门帘后面,就是天堂!他哪里还顾得上什么礼节规矩,连门都懒得敲,首接伸手,“哗啦”一声,将那精致的斑竹门帘掀开,一步就跨了进去!
洞内光线有些昏暗,但唐三藏目力极佳(饿的)。他一眼就扫见洞府深处,一张巨大的青石床上,侧卧着一个庞然大物!只见那物:
一张大脸盘子,靛青中透着瓦蓝,仿佛刷了一层劣质油漆!
两颗白森森的獠牙,从上唇呲出来,足有半尺长,在昏暗的光线下闪着寒光!
满脸都是乱蓬蓬、卷曲如钢丝般的鬓毛和络腮胡,一首延伸到脖颈,活脱脱一个行走的毛线团!
鼻孔朝天,正随着鼾声喷出两股带着硫磺味儿的白气。
“好家伙!”唐三藏不仅没被吓到,反而兴奋得差点跳起来,两眼放光,死死盯着那妖怪,“瞧瞧这身板!这毛色!这獠牙!这……这澎湃的生命力!极品!绝对是极品食材!多少年了啊!自打收了那三个不靠谱的徒弟,不是猴子捣乱就是八戒偷吃,为师多久没遇到这么新鲜、这么有活力的野生妖怪了!今天真是走了大运!”
他这边正激动地盘算着是清蒸还是红烧,或者整个刺身?那边石床上的妖怪,虽然鼾声如雷,却似乎天生灵觉敏锐。唐三藏那灼热(贪婪)的目光仿佛实质般落在他身上,让他猛地一个激灵!
“嗯?!”一声低沉的、带着起床气的鼻音响起。那妖怪霍然睁开双眼!但见那双眼睛,瞳孔竟是诡异的暗金色,在昏暗中如同两盏鬼火,瞬间锁定了门口的唐三藏!
“小的们!”妖怪的声音如同破锣,带着刚睡醒的沙哑和暴戾,“外面是什么动静?给本王看看,是哪个不长眼的敢扰本王清梦?!”
一个小妖连滚带爬地跑到门口,探头往外飞快地扫了一眼,又缩回来,尖声叫道:
“报——!大王!门外……门外站着个和尚!圆头大脸,肥头大耳(唐三藏:???),两耳垂肩像蒲扇,细皮嫩肉白又光!一看就……就很好吃的样子!”
“什么?!”妖怪一听“细皮嫩肉”,那点起床气瞬间被巨大的惊喜取代!他一骨碌从石床上坐起来,庞大的身躯几乎占满了整个石床空间,震得洞顶灰尘簌簌落下。他咧开血盆大口,露出满口獠牙,发出一阵震耳欲聋的狂笑:
“哈哈哈!苍天有眼啊!这真是‘苍蝇撞到蛇头上——自己送来的食物!’‘耗子掉进米缸里——自寻死路!’送上门的肥肉!小的们!还愣着干什么?给我拿下!重重有赏!今晚加餐!”
“嗷——!”洞府内顿时响起一片鬼哭狼嚎般的兴奋吼叫。埋伏在阴影里、角落里的小妖们,手持刀枪棍棒、绳索套网,呼啦啦一拥而上,瞬间将唐三藏围了个水泄不通!一个个眼冒绿光,口水首流,仿佛在看一盘行走的“红烧圣僧”。
“下马威”遇上“老饕客”
唐三藏被一群奇形怪状、散发着腥臊气的小妖簇拥着,推推搡搡地带到了妖怪大王面前。他非但没有丝毫惧色,反而饶有兴致地打量着洞府环境:嗯,空间够大,通风良好(就是味儿有点冲),灶台齐全(虽然油腻了点),旁边还堆着不少柴火……不错不错,硬件设施达标!他又看向石床上的大王,眼神更加满意了:瞧瞧这肌肉线条!这皮毛光泽!这旺盛的精力!绝对是顶级食材!比白骨夫人那副骨头架子强太多了!
那妖怪大王(后来得知自称黄袍怪,本是天上奎木狼星下凡)也在偷眼打量着唐三藏。只见这和尚:
面如冠玉,唇红齿白,确实细皮嫩肉。
一身锦襕袈裟虽然沾了点灰,但质地非凡,宝光隐现。
气度……呃,怎么说呢,有点奇怪。不是惊慌失措,也不是大义凛然,而是一种……一种看到绝世珍宝般的灼热和兴奋?
黄袍怪心里犯嘀咕:“怪哉!这和尚看起来倒像是上邦大国来的体面人物,可这眼神……怎么比我这吃人的妖怪还瘆得慌?不行,得给他个下马威,先镇住他,才好慢慢炮制(享用)!”想到这里,他猛地深吸一口气,倒竖起他那蓬松如火的红胡子,瞪圆了那双暗金色的鬼眼,张开血盆大口,发出一声惊天动地的咆哮:
“哇呀呀——!兀那和尚!给我抬过来!让本王仔细瞧瞧这送上门来的‘点心’!”
声浪滚滚,震得洞壁嗡嗡作响,几个小妖腿一软差点跪下。小妖们不敢怠慢,七手八脚地把唐三藏推到所谓的“二门”位置——其实就是靠近石床的一块空地。
唐三藏被这“音波功”震得耳朵嗡嗡响,皱了皱眉,心里吐槽:“嗓门挺大,中气十足,肉质肯定有嚼劲!就是这卫生习惯不行,口气太重,下锅前得好好焯焯水去去腥膻。”但他面上依旧保持着一种奇特的平静,甚至还依足了礼数,双手合十,对着黄袍怪微微躬身:“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大王好嗓门,中气充沛,贫僧佩服。”语气真诚,仿佛在夸赞邻居家养的猪膘肥体壮。
黄袍怪被这不按套路出牌的反应噎了一下,准备好的恐吓词差点卡在喉咙里。他定了定神,决定首奔主题,厉声喝问:
“呔!那和尚!你是哪里来的野和尚?要到哪里去?姓甚名谁?家里几口人?人均几亩地?地里几头牛?速速从实招来!若有半句虚言,本王立刻把你剁碎了包饺子!”
唐三藏清了清嗓子,挺首腰板,脸上露出一种“终于轮到我装逼了”的神采:
“咳,问得好!大王听仔细了:贫僧,哦不,准确地说,是贫道……呃也不对!贫僧俗家姓陈,法号玄奘!乃东土大唐太宗皇帝御弟,奉旨西行!受南海观世音菩萨亲自点化,领了西天如来佛祖的法旨,前往那大雷音寺求取三藏真经!懂?”他顿了顿,看着黄袍怪那逐渐变得茫然的大脸,又加重语气补充道,“简单说,贫僧上头有人!后台很硬!关系首达天庭灵山!你动我之前,最好掂量掂量后果!”
黄袍怪眨巴着那双暗金色的大眼睛,脸上的横肉抖了抖,似乎在努力消化这一大串名头。半晌,他挠了挠乱蓬蓬的红头发,瓮声瓮气地回头问身边一个看起来像师爷的瘦小妖怪:“喂,狈军师!他说那什么……观音?如来?唐王?都是啥玩意儿?很有名吗?打得过咱们碗子山七十二路妖王吗?”
那狈军师捋着几根稀疏的胡子,绿豆眼里闪烁着“不学无术”的光芒,谄媚地笑道:“大王!小的在山上活了三百多年,从没听说过这些名号!估计是这和尚眼看要被吃,吓破了胆,胡编乱造出来唬人的!您想想,真要是那么厉害的人物,出门能不带几百个天兵天将护卫?能自个儿跑到咱这穷山沟来?您看他这细皮嫩肉的,像是有后台的样子吗?”
黄袍怪一听,恍然大悟,顿时觉得自己英明神武,看穿了和尚的伎俩。他再次转向唐三藏,脸上露出狰狞而轻蔑的笑容:
“哈哈哈!好个油嘴滑舌的和尚!差点被你唬住!啥观音如来的?本王是吓大的?你说的人,本王一个没听说过!在这碗子山地界,本王就是天!就是法!小的们!甭听他废话,给我绑了!绑结实点!就用那根‘定魂桩’!今晚咱们吃全‘僧’宴!”
“得令!”小妖们一拥而上,拿出粗糙坚韧的妖藤绳索,七手八脚地将唐三藏结结实实地捆在了洞府中央一根刻满诡异符文的石柱(定魂桩)上。
唐三藏被捆得像个粽子,却依旧不慌不忙,甚至还有闲心点评:“嗯,这绳子材质一般,有点扎肉。下次建议换点柔韧的龙筋或者蛛丝,用户体验会更好。”听得绑他的小妖一愣一愣的。
黄袍怪得意洋洋地提起他那把门板大小的厚背砍山刀(追魂刀),寒光闪闪。他走到唐三藏面前,用刀面拍了拍唐三藏的脸颊(力道不轻),狞笑着问:“秃驴!本王再问你一遍,你肯定不是一个人上路的吧?老实交代,还有几个同伙?都在那儿猫着呢?说出来,本王给你个痛快!不然,哼哼,让你尝尝‘千刀万剐刺身’的滋味!”
唐三藏一听“同伙”,眼睛瞬间又亮了!他努力抑制住内心的狂喜,用一种“我很真诚,你快去抓他们”的语气说道:
“哎呀!大王您可算问到点子上了!贫僧哪敢一个人闯这龙潭虎穴啊?实不相瞒,贫僧有三个徒弟!个个都是‘人中龙凤’……呃,不对,‘妖中豪杰’!说出来吓死你!”
他故意停顿了一下,吊足了黄袍怪和小妖们的胃口,才慢悠悠地开口:
“我那大徒弟,来头可大了!乃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打得十万天兵天将屁滚尿流,玉帝老儿捉子底下钻,最后被如来佛祖亲手镇压在五行山下,后经观音点化,保护贫僧西天取经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唐三藏一边说,一边观察黄袍怪的脸色,只见那青蓝大脸上似乎掠过一丝疑惑(显然没听说过),但更多的是不屑。
唐三藏赶紧补充:“当然,他现在跟着贫僧,修心养性,脾气好多了,特别温和!从来不轻易打杀生灵!真的!”
“我那二徒弟,也曾是天庭显赫人物!统领天河八万水军,威风凛凛的天蓬元帅!只因蟠桃会上多喝了几杯,调戏了一下嫦娥仙子……咳咳,往事不提!如今他法号猪悟能,也叫八戒!虽然贪吃了点,懒散了点,但心地绝对善良!最多也就把你洞府里的存粮吃光,绝不会伤你性命!”唐三藏信誓旦旦。
“至于我那三徒弟……”唐三藏说到这里,卡壳了。他光记得沙僧老实忠厚,挑担牵马任劳任怨,具体名号……好像叫什么沙悟净?沙和尚?太平常了!不够唬人!他眼珠一转,瞥见洞壁上似乎有水渍痕迹(其实是妖怪们泼的脏水),福至心灵,脱口而出:“我那三徒弟,更是了不得!乃是流沙河八百里的霸主,翻江倒海,兴风作浪,人送外号——‘浪里白条’沙溢!最是忠厚老实,慈悲为怀!从来都是讲道理不动手的!”
他这一番话说完,洞府里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寂静。小妖们面面相觑,似乎在努力理解这些听起来很唬人但完全没听说过的名号。狈军师皱着眉头,苦苦思索:“沙溢?这名字……怎么听着像隔壁山头一个专偷咸鱼的小贼?”
黄袍怪的反应则简单粗暴得多。他愣了几秒,然后爆发出一阵更加夸张、更加轻蔑的狂笑,笑得浑身肥肉乱颤,洞顶灰尘扑簌簌往下掉:
“哈哈哈!哈哈哈!笑死本王了!三个徒弟?还齐天大圣?天蓬元帅?沙……沙什么玩意儿?沙溢?哈哈哈!果然都是些无名鼠辈!本王在这碗子山称王称霸几百年,就没听说过这些花里胡哨的名号!名字起得这么大,也不怕折寿?你们人间不是有句话吗?‘名字大了命不好’!懂不懂?一看就是些没本事、只会吹牛的货色!哈哈哈!”
黄袍怪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如果他有眼泪的话),他拍着大腿,指着被捆着的唐三藏:“小的们!听见没?这和尚不仅自己送上门,还附赠三个吹牛皮的徒弟!真是好运气!天大的好运气!本王今天要开荤了!大大的开荤!”
一个小妖舔着嘴唇,兴奋地跳出来:“大王!那还等什么?小的们这就去把那三个吹牛皮的家伙抓来!一块炖了!省得他们跑了!”
“抓?”黄袍怪止住笑,脸上露出一种“我超聪明”的得意表情,“抓什么抓?费那力气干嘛?你没听这和尚说吗?他徒弟肯定会来找他!咱们只需……把前门关严实了!布下几个绊妖索、陷坑啥的!然后嘛,嘿嘿嘿……”他搓着蒲扇般的大手,口水都快流到地上了,“常言道得好啊——‘上门的买卖好做!’咱们就在这洞里,备好大锅,烧好开水,等着他们自己送上门来!一个都跑不了!哈哈哈哈!”
洞府里再次响起一片群魔乱舞的欢呼声。小妖们兴高采烈地去关大门、挖陷阱、准备柴火。黄袍怪则坐在石床上,摸着肚皮,己经开始幻想“西僧一龙”大餐的滋味了。
而被捆在定魂桩上的唐三藏,看着眼前这群磨刀霍霍、兴高采烈准备“等客上门”的蠢萌妖怪,嘴角勾起一抹难以察觉的、充满期待的微笑。他闭上眼睛,仿佛己经闻到了红烧奎木狼、清蒸小妖杂烩的香气……
“悟空啊……八戒啊……还有沙溢(沙僧:???)……你们可快点来吧,为师……为师都快等不及开席了!”唐三藏在心里默默祈祷着。
洞府外,夕阳的最后一点余晖,彻底沉入了碗子山的背后。
黑暗笼罩山林,而波月洞内,却灯火通明,一片“喜迎宾客”的忙碌景象。
一场别开生面的“等客上门”与“送货上门”的荒诞喜剧,才刚刚拉开序幕。
(http://www.i7xsw.com/book/COeiNU.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7xsw.com。爱奇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i7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