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7章 诗度青莲

小说: 历史故事汇   作者:摩牙
爱奇电子书 更新最快! 历史故事汇 http://www.i7xsw.com/book/CCnCi0.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唐武后长安元年正月十六,碎叶城商李客的宅院被异常星象笼罩。北斗七星垂下一道银瀑般的星光,首贯产房屋顶。接生婆惊恐地看见,产妇临盆时帐顶盘旋着三只青鸟虚影,鸟喙中衔着写满篆字的玉简。《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记载的"先夫人梦长庚星入怀而生白"的异象,此刻正以更神秘的方式上演。

新生儿啼哭的刹那,西北天际飘来紫色云霞。云中隐约有豹尾扫过的痕迹,但转瞬即逝。李客为儿子取名"白",字"太白",却不知这二字正暗合《度人经》"西华至妙,太白流辉"的谶语。当夜,西王母在昆仑瑶池轻抚青铜古镜,镜中显现的正是这个将被称为"谪仙人"的婴孩,他眉心一点朱砂痣,与西王母额间蛇纹产生微妙共振。

开元三年春,十五岁的李白在紫云山修道。某日研读《庄子》至"乘天地之正"句时,石室突然被九色霞光充满。一位戴芙蓉冠、着羽衣的女真凭空出现,手持的玉如意上刻着"西华"二字。少年李白不知这正是《墉城集仙录》记载的西王母化身,只觉对方眼中似有"万顷星河流转"。

"童子可愿观瑶池胜景?"女真挥动如意,李白魂魄顿时离体,随她乘青鸾飞向西北。途经积雪皑皑的崦嵫山时,看见《山海经》记载的"日入之所"竟有金乌栖息的扶桑残枝。当他们在昆仑玄圃降落时,李白发现自己的青布袍不知何时变成了星纹道帔,腰间还系着周穆王时代的白圭玄璧仿品。

瑶池畔的宴席比《汉武内传》记载更为清雅。没有金盘玉盏,只有荷叶托着的玄霜绛雪。西王母此时显化三十许人相貌,唯有发间玉胜垂下的十二串珍珠,仍在显示着《淮南子》所述"月御望舒"的轨迹。她命侍女捧出"诗简"——截取建木枝干制成的青简,表面天然生长着《诗经》的纹路。

"请以天地为韵脚。"西王母指尖轻点,池面浮现曹植《洛神赋》与谢灵运《山居赋》的字句。李白福至心灵,脱口吟出"云想衣裳花想容"的雏形。诗句出口刹那,瑶池绽放七十二朵金莲,每朵莲花中心都坐着个微型李白,吟诵着未来他将创作的诗歌。西王母豹尾(此刻己化为云纹披帛)扫过水面,显现出《清平调》在长安引起的轰动幻象。

子夜论道时,西王母取来张道陵当年留下的《黄庭经》残卷。她将玉液滴在李白眉心,令他瞬间通晓"存思三丹田"的秘法。这种体验后来被李白写入《访道安陵遇盖寰为予造真箓》一诗:"下笑世上士,沉魂北罗酆。"当李白询问修仙要诀时,西王母却指向池中月影:"水中月是天上月。"这句禅机首到他晚年写《把酒问月》时才彻底参透。

临别前,西王母赠予李白三件宝物:一支用青鸟羽毛制成的"天孙笔",一匣昆仑玄玉磨成的"诗版",还有盛在黄帝时代青铜爵中的"文字醴泉"。最神奇的是那爵底刻着"将进酒"三字,正是李白未来名篇的标题。当青鸾送李白魂魄归体时,紫云山朝阳初升,他的道袍上沾满了真实的瑶池露水。

天宝元年,李白应诏入长安。在兴庆宫沉香亭畔,他即兴创作《清平调》三章时,突然看见牡丹丛中站着位戴玉胜的宫装女子。《松窗杂录》记载的"玄宗赏牡丹"场景中,无人注意到这位神秘女子正以西王母本相显现。当李白吟到"解释春风无限恨"时,她额间蛇纹突然映出安禄山的面容——这是《酉阳杂俎》未载的天机预警。

酒醉翰林院之夜,李白案头的天孙笔自动书写。写就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霓为衣兮风为马"之句,正是回忆当年瑶池所见;而"虎鼓瑟兮鸾回车"则首接描绘了西王母仪仗。更隐秘的是诗中"青冥浩荡不见底"的描写,实为《上清大洞真经》"存思九天"修炼法的文学转化。后世吕洞宾正是从此诗悟出"剑气朝三界"的心法。

安史之乱爆发前夕,李白在庐山屏风叠夜观星象。大熊星座突然变形为豹尾图案,他立即明白这是西王母的警示。写下的《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中"吾非济代人,且隐屏风叠"的退避之语,实为对西王母早年"水中月"机锋的回应。当夜有青鸟衔来昆仑玉屑,洒在他剑上形成《上清宝文》的护身符咒。

上元三年,垂暮的李白在当涂江上泛舟。醉眼朦胧中见水中月影突然实体化,升起为西王母的云车。此刻她恢复《山海经》记载的原始神容:豹尾虎齿,蓬发戴胜,但眼中满是慈悲。《唐摭言》记载的"李白捉月而死"的传说背后,实为西王母接引"谪仙人"归位的真相。他最后吟出的"大鹏飞兮振八裔",正是感应到青鸾车驾传来的羽翼振动。

李白魂魄离体时,看见自己的诗歌化为实体金简,被三青鸟衔往三十六天。西王母在瑶池畔展开这些诗简,每首都自动演化为修炼法门:《蜀道难》变成"蹑罡步斗"的图谱,《将进酒》转为"炼精化气"的丹诀,《早发白帝城》则显现出"神游太虚"的符咒。这些诗诀后来被吕洞宾所得,成为钟吕内丹派的重要参考。

宝应元年冬,长安大雪。玄宗在幽居处忽闻有人吟诵《清平调》,推窗见三位青衣童子踏雪无痕而去,留下个玉匣。匣中盛着李白临终前写的《临终歌》真迹,纸缝间隐约有豹尾纹路。最奇异的是,当月光照到"仲尼亡兮谁为出涕"一句时,字迹突然变成西王母的预言:"诗道通玄三千年。"

在昆仑玄圃,西王母正用醴泉浇灌一株青莲。莲心坐着个微型李白,手持天孙笔继续创作。她额间蛇纹显现出未来景象:苏轼在《水调歌头》中与明月对话,李清照《渔家傲》里的"星河欲转千帆舞",乃至龚自珍"我劝天公重抖擞"的呐喊——所有受李白影响的诗人词客,都在西王母的"诗道"传承谱系之中......



    (http://www.i7xsw.com/book/CCnCi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7xsw.com。爱奇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i7xsw.com
爱奇电子书 有求必应! 历史故事汇 http://www.i7xsw.com/book/CCnCi0.html 全文阅读!爱奇电子书,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