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方宏浚的加盟,是为远风集团这辆即将冲上高速公路的战车,装上了一台性能卓越的“工程引擎”;那么高远的到来,则无异于为其加装了一套精密无比的“金融与资本导航系统”。
两者的结合,将赋予这辆战车无与伦比的速度与方向感。
秦奋的手与高远的手紧紧相握,那份沉稳的力量,让高远躁动的心迅速安定下来。他从秦奋的眼神里读到的,不仅是欣赏和欢迎,更是一种“英雄所见略同”的深刻共鸣。
“高总监,欢迎归队!”秦奋没有用“加入”这个词,而是用了“归队”,仿佛高远本就该是这支队伍的一员,只是暂时远行,如今终于找到了回家的路。
这个词,让高远心头一暖,眼眶甚至微微有些发热。在美国奋斗多年,虽然事业有成,但他始终感觉自己像是一棵无根的浮萍。而此刻,他找到了可以扎根的土壤,找到了一个能让他倾尽所学、实现抱负的宏伟事业。
“董事长!”高远深吸一口气,迅速进入角色,“我明天就去领事馆办理辞职和相关手续。三天,不,两天之内,我就可以正式投入工作!我需要一间足够大的办公室,至少三块白板,以及授权,让我可以立即开始组建我的团队!”
他的语速极快,带着华尔街精英特有的雷厉风行。多年的职业素养,让他一旦确定目标,便会以最的热情和最高效的行动力去执行。
“没问题。”秦奋干脆利落地点头,“杨明,立刻安排!将靠窗最好的那片区域划给我们的‘资本运营部’,所有设备优先满足。高总监,从现在起,你就是远风集团上海总部筹备处的资本运营部总监,全权负责‘浦东一号项目’的所有融资、法务、投资及股权结构设计工作!人事和财务,全力配合你!”
这是一个巨大的授权。
但秦奋给得没有丝毫犹豫。他深知,专业的事,必须交给最专业的人。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他所要做的,是搭建好舞台,确立好方向,然后给予手下的帅才们充分的信任和空间,让他们去尽情施展。
……
第二天,外滩中心顶层,一场小范围的核心团队会议正在召开。
巨大的落地窗外,是奔流不息的黄浦江和充满希望的浦东大地。而窗内,远风集团上海滩的“四大天王”首次齐聚。
董事长秦奋居中而坐,沉静如渊。
他的左手边,是新上任的资本运营部总监高远和国际贸易部兼质量管理部总监张巧玲。高远西装革履,精神矍铄;张巧玲则是一身干练的职业套裙,聪慧的眼眸中闪烁着对新知识的渴望。他们代表着远风集团面向国际、面向未来的“智力密集型”力量。
他的右手边,是项目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方宏浚和集团副总裁王奎山。方宏浚依旧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工程师夹克,但眼神中的光芒却比任何时候都亮;王奎山则还是那副老干部的沉稳模样,但眉宇间也难掩激动与新奇。他们,则代表着远风集团脚踏实地、攻坚克难的“实干与根基”力量。
“今天,是我们上海核心团队的第一次碰头会。”秦奋环视一圈,开口道,“我身边这几位,就是我们未来征战上海、建设浦东的方面军司令。从今天起,我们的工作将兵分两路,齐头并进。”
“宏浚,你这边,技术为王,速度为先。那份《项目设计任务书》,我要它成为未来十年国内所有超高层建筑的教科书式范本。你手上的每一个数据,每一个标准,都将定义这座未来之城的高度。”
“是!董事长!”方宏浚的声音中气十足。
“高远,你这边,资本为器,结构为骨。我要你用最快的速度,搭建起一个能够支撑起百亿级项目的金融平台。这个平台不仅要能融到钱,更要安全、高效,能为我们未来的全球化扩张,打下最坚实的法律和财务基础。”
“明白!”高远沉稳点头。
秦奋说完,便不再多言,将时间交给了两位新任的总指挥。
方宏浚率先站了起来,他抱着一叠刚刚打印出来的资料,有些兴奋地说道:“报告董事长,技术前期小组已经完成初步组建,十名同济大学的应届高材生全部到岗,我们已经不分昼夜地干了三天!关于《项目设计任务书》的框架已经有了,我们对标了美国芝加哥西尔斯大厦、纽约世贸中心的最高标准,在结构抗震、防风、消防安全、智能化管理等十几个关键领域,都提出了比它们更高的要求!我们有信心,在SOM团队抵达前,拿出一份让他们都感到震惊的‘考卷’!”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技术人员特有的自信和激情。
而接下来,轮到高远。
他没有拿任何资料,只是从容地走到会议室中央那块巨大的移动白板前,拔下笔帽。
“各位,我就用最直观的方式,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们‘资本运营部’接下来的工作思路。”
他转身,面对白板,手中的记号笔行云流水般地移动起来。
一个复杂的框架图,迅速在白板上成型。
最顶端,是一个用方框圈起来的英文缩写:“Far Wind Group”。
下面分出两个主要分支,一个指向“凤栖·远风制造集团”,另一个指向“上海·远风资本集团”。
在“远风资本集团”下方,他又画出了三个并列的方框,分别标注着:“项目建设基金”、“国际法务部”和“战略投资与证券部”。
而在“项目建设基金”下方,才是那个庞大的“浦东一号项目”。
仅仅这一个结构图,就让在场的王奎山看得有些发懵。他能看懂里面的汉字,但完全不理解这种层层叠叠的架构,到底是什么意思。
高远没有停歇,他指着顶层的控股公司解释道:“这是秦董昨天和我沟通后的顶层设计思路。未来的远风,将是一个集团化的控股公司。总部在凤栖的实业,是我们的产业基石,负责创造产品和利润。而我们在上海成立的,将不仅仅是一个项目筹备处,而是一个资本运作的平台,是集团的‘第二发动机’。两者互为犄角,互相输血,一个创造价值,一个放大价值。”
接着,他的笔尖移到了那个最核心的“项目建设基金”上。
“秦董的‘资产证券化’构想,是天才级的。但要将它落地,我们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
他的语速不快,但每一个词都清晰而有力。
“首先,是法律架构。我们不能直接在国内注册这个基金,因为目前国内没有相关法律支持。我的建议是,在香港注册一家离岸的特殊目的公司,也就是SPV。由这家SPV作为基金的发行主体。同时,我们需要在美国的特拉华州,再注册一家子公司,作为未来与华尔街资本对接的窗口。”
“SPV?特拉华州?”王奎山听得云里雾里,忍不住低声问旁边的张巧玲,“这……这是什么意思?咱们一个国内的项目,怎么还要跑到美国去注册公司?”
张巧玲虽然也听得半懂不懂,但她毕竟有外语基础,还能勉强跟上思路,她低声解释道:“王副总,高总监的意思,好像是为了方便在国外融资,需要符合他们的法律和商业习惯。”
高远听到了他们的议论,微笑着解释道:“王副总,您说得没错。这就像我们要在国际上卖东西,就需要用美元或者其他外币结算一样。我们要在国际上‘卖我们项目的一部分’,也就是融资,就需要一个国际资本市场认可的‘壳’。这个‘壳’能为我们规避很多法律和税务上的风险,让国际投资者敢于把钱投给我们。”
他继续在白板上勾画。
“其次,是信用评级。光有政府信用背书还不够,我们需要一个国际公认的信用评级。我会立刻联系我在标准普尔和穆迪的前同事,启动对我们这个专项基金的独立信用评级程序。我初步的目标,是拿到A级以上的评级。有了这个评级,我们才能以更低的成本,吸引到更多的国际资本。”
“第三,是份额设计。秦董提到了三个方向,我会将其具体化。我建议将基金份额分为三类:Class A,主要面向国内银行和国企,提供较为稳健的固定年化收益,附加未来物业的部分优先使用权;Class B,面向海外及港资,不承诺固定收益,但享受项目建成后物业增值和租金收入的更高比例分红,这适合风险偏好更高的投资者;Class C,这就是我们的员工激励池,不行使分红权,而是与远风集团的原始股进行一定比例的挂钩,在未来集团上市时可以直接转换为股票。这三类份额,可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实现利益的精巧平衡。”
……
高远足足讲了半个小时。
从离岸公司的架构,到国际信用评级,再到复杂的基金份额设计,最后甚至提到了如何利用利率互换和远期外汇合约来对冲未来的金融风险。
整个会议室里,除了秦奋始终目光沉静、不时点头之外,其他人都被震撼得无以复加。
王奎山已经彻底放弃了理解,他只是呆呆地看着白板上那个如同天书般的复杂图表,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原来,搞钱,比造房子还要复杂这么多!这位高总监,真是个神人!
方宏浚这个技术怪才,此刻也对高远投去了敬佩的目光。他虽然不懂金融,但他能感受到那种知识体系的严谨与强大。这和他在力学领域构建一个精密模型的感受,是异曲同工的。
而张巧玲,则像一块海绵,疯狂地吸收着这些她从未接触过的知识。她手中的笔记本上,已经密密麻麻地记满了各种英文缩写和名词。她意识到,自己要学的,还有太多太多。
会议结束后,秦奋特意留下了高远。
“怎么样?团队组建有难度吗?”
高远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董事长,您那份招聘启事,加上‘外滩中心顶层’这个地址,就是最好的梧桐树。今天上午,我已经面试了五个人,都是从海外回来的,有在投行干过的,有在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干过的。人才不是问题,问题是,我还需要一个最关键的助手。”
“哦?说来听听。”
“一个顶级的,同时拥有美国和香港律师执照的证券法律专家。我们这套复杂的金融结构,每一步都必须在严谨的法律框架下进行,不能有丝毫的纰漏。”高远说道,“这样的人才,在国内,几乎是凤毛麟角。”
秦奋的嘴角勾起一抹笑意:“我当是什么。巧了,我这里正好有一个人选。”
他说着,从抽屉里拿出了一份简历,递给高远。
高远接过来一看,顿时眼睛一亮。
简历上的照片,是一位三十岁左右的女性,眉宇间英气勃勃,眼神锐利而专注。
姓名:林薇。
学历:燕京大学法学学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博士。
执业资格:美国纽约州执业律师、香港执业律师。
工作经历:美国达维律师事务所并购与资本市场部,高级律师。
这……这简直是为他的需求量身定做的人才!达维,那可是华尔街顶尖的律所,能在那里做到高级律师,其专业能力毋庸置疑!
“董事长,这位……您是怎么找到的?”高远震惊地问。
“她在报纸上看到了我们的招聘信息,给她国内的家人打了电话。她的父亲,一位老教授,恰好和同济大学的一位领导是故交,便把这份简历辗转送了过来。”秦奋平静地说道,“她本人下周就会从纽约飞抵上海。”
高远拿着那份简历,手都有些微微颤抖。
他彻底服了!
他现在终于明白,秦奋的成功,绝不仅仅是靠什么“政策绿灯”。
这种对人才的敏锐嗅觉,这种提前布局的深远眼光,这种仿佛一切尽在掌握的从容与魄力……这才是最可怕,也最令人敬佩的核心竞争力!
一个技术天才,一个金融帅才,再加上一个即将到位的顶级法律专家。
远风集团上海滩的“三驾马车”,已然成型!
“高总监,”秦奋看着窗外,淡淡地说道,“兵马已备,粮草先行。我给你一个月的时间,我要看到专项基金的第一份募集说明书,摆在我的办公桌上。”
“是!董事长!”高远立正站好,声音无比洪亮,“保证完成任务!”
(http://www.i7xsw.com/book/CCnCCi.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7xsw.com。爱奇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i7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