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32章 灵光一闪!电扇换地皮?

爱奇电子书 更新最快! 工业霸主1980 http://www.i7xsw.com/book/CCnCCi.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夜色如墨,将整个凤栖市笼罩在一片静谧之中。

远风集团董事长办公室内,秦奋放下电话,唇角勾起一抹深邃的笑意。王奎山的声音依旧在耳边回响,那份报告在浦东内部引发的“风暴”,以及黄启元最终的力排众议,一切都如他所预料。

棋盘已经摆开,上海的棋子,落在了最关键的位置上。但这盘棋的真正开端,却远比陆家明和浦东那些干部们想象的,要更早一些,也更具戏剧性。

秦奋的思绪,不由得回到了半个多月前,那个同样气氛凝重的集团高层例会上。

……

半个月前,远风集团总部,一号会议室。

巨大的椭圆形会议桌旁,坐满了远风集团的核心高管。每个人面前都放着一杯热气腾 chiffres,但会议室内的气氛却有些沉闷。

投影幕布上,一根刺眼的红色柱状图,标注着“夏季末电风扇渠道库存量”,如同一座陡峭的山峰,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根据我们最新的统计,截止到上周末,全国各大区仓库、以及一级经销商手中积压的主要是FS-3和FS-4两个型号的电风扇,总计超过了四十八万台。”

负责销售的刘栓柱,这位昔日跟在秦奋身后憨厚朴实的青年,如今已是执掌数亿销售额、西装革履的销售总监。他面色严肃地汇报着,声音里透着一丝焦虑:“这批货如果不能在下一个销售旺季来临前有效处理,光是仓储、资金占用的成本,一个月就高达上百万元。更重要的是,它会严重影响我们明年新产品的上市和铺货节奏。”

他的话音落下,会议室内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明白这个问题的棘手。远风电扇太成功了,以至于产能扩张的速度超出了市场的柔性消化能力。前两年那种生产多少就能卖掉多少的黄金时期,正在悄然过去。市场,正在从增量市场,慢慢转向存量竞争。

“降价清仓吧!”生产制造中心总监孙国华瓮声瓮气地开口,他是个暴脾气,“留着这些东西过年不成?降个百分之二十,我就不信卖不掉!回笼资金要紧!”

“不行!”质量管理部总监张巧玲立刻反驳,她已经从一个青涩的技术员,成长为气质干练、目光锐利的知性高管,“远风的品牌价值是我们好不容易才砸出来的。FS-3和FS-4在市场上还是主流型号,我们自己带头降价,就会彻底打乱全国的价格体系。经销商的利润没了,他们明年还会跟我们玩命吗?消费者会觉得远风的产品不保值,以后谁还敢买我们的高价新品?”

“那你说怎么办?就这么看着?”孙国华瞪眼。

“可以考虑打包出口。”张巧玲有条不紊地说道,“我已经联系了几个东南亚和非洲的贸易商,他们对我们的产品很感兴趣,但价格压得很低,而且回款周期长,存在一定风险。”

“出口是条路,但远水解不了近渴。”刘栓柱摇了摇头,“而且数量有限,四十八万台,他们根本吃不下。”

一时间,会议室里议论纷纷。有人提议搞“买一赠一”的活动,有人建议作为福利发给大客户的员工,但这些方案都只能解决一小部分,无法从根本上撼动那座库存“大山”。

所有人的目光,最终都汇集到了会议桌的主位——那个从始至终都沉默不语,只是静静翻阅着一份报纸的年轻人身上。

秦奋仿佛没有听到众人的争论。他的手指,正轻轻地划过报纸的头版标题——《浦东开发:时不我待,只争朝夕》。

报纸上,详细描述了浦东开发如火如荼的景象,也隐晦地提到了开发建设中遇到的巨大挑战,字里行间,透露出两个核心难题:缺钱、动迁难。

成片的低矮棚户,落后的基础设施,与对岸璀璨的外滩形成了鲜明对比。而要将这片土地变成现代化的新城,第一步就是动迁。动迁需要巨额的现金补偿,而初建的浦东管委会,最缺的就是现金。

一个缺钱,一个缺地。

一个手握巨量实物商品,急于寻找出路。

一个手握广袤未来土地,却苦于启动资金不足。

库存电扇……动迁补偿……土地……

三个看似毫不相干的词,在秦奋的脑海中,如同三颗被高速抛出的钢珠,以一种外人无法理解的轨迹,骤然碰撞在了一起!

“嗡——”

一道电光石火般的灵感,猛地劈开了他脑中的混沌!

秦奋的双眼瞬间亮起,那光芒,让整个会议室的空气都仿佛凝固了一瞬。他缓缓抬起头,目光扫过一张张或焦虑、或困惑的脸庞。

“我有一个想法,”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或许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库存问题,还能为我们远风的未来十年,打下一个最坚实的桥头堡。”

所有人都停下了议论,看向他。

秦奋站起身,走到巨大的全国地图前,没有指向任何一个销售大区,而是用手指,重重地点在了地图上一个耀眼的位置——上海,浦东。

“我们不降价,不促销,也不搞什么买一送一。”

他的声音平静而有力,说出的话却让所有人瞬间瞪大了眼睛,以为自己听错了。

“我们用这价值一个亿的电风扇,去跟SH市政府换一块浦东的建设用地!”

“什么?!”

会议室里,雅雀无声了足足三秒,随即像被引爆的炸药桶,瞬间哗然!

“董事长,这……这不是开玩笑吧?”刘栓柱结结巴巴地问,他完全跟不上秦奋的思路。

副总裁王奎山更是被惊得差点从椅子上站起来,他扶了扶眼镜,满脸的不可思议:“奋……秦董,拿咱们的工业产品,去换国家的土地?这……这闻所未闻啊!这不符合政策吧?简直是……是胡闹!”

技术研发中心总监李大柱也皱起了眉头:“土地是国家的战略资源,怎么可能像菜市场买菜一样,用东西去换?这不可能批的。”

面对众人山呼海啸般的质疑和震惊,秦奋却只是淡淡一笑。他没有急于辩解,而是提出了一个问题:

“大家觉得,浦东管委会现在最头疼的问题是什么?”

众人面面相觑。

“是钱!是动迁安置的钱!”秦奋自问自答,声音斩钉截铁,“他们要开发,就要让老百姓搬家。搬家就要给补偿,要么给钱,要么给房子。可他们现在财政紧张,现金流是他们的命根子,不可能大规模地用于动迁补偿。房子呢?新房子还没影子,远水不解近渴。所以,动迁工作阻力重重,老百姓不满意,工作就推不动!”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锐利起来:“这个时候,如果我们提出,可以用家电产品来充抵一部分动迁补偿款,你们觉得,对那些动迁户来说,有没有吸引力?”

这个问题,让会议室里的骚动瞬间平息了大半。

所有人都是从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走过来的,太清楚一台名牌电风扇、一台新式电饭煲在普通家庭中的分量了。那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改善,是身份和脸面的象征!相比于那些可能要等很久才能兑现的期票,这些搬进新家就能用上的家电,吸引力不言而喻。

“对于动迁户来说,”秦奋继续说道,“他们拿到的是实实在在的好处。一台远风电扇,在商店里明码标价一百多块,这就是它的价值。老百姓心里有杆秤。”

“对于浦东管委会来说,他们用我们提供的‘家电包’,兵不血刃地解决了动迁补偿的难题,节省了数以亿计的现金,大大加快了开发进程。他们付出的,只是未来才有价值的‘生地’。这是一笔划算到极点的买卖!”

“而对于我们远风,”秦奋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激动,“第一,我们用即将贬值的库存,盘活了资产,避免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第二,我们兵不血刃地将远风品牌深入到了上海千家万户,完成了一次史无前例的精准营销。而最最重要的一点——”

他的目光投向窗外,仿佛已经看到了黄浦江畔那片热土的未来。

“我们将获得一块位于未来中国经济龙头核心区域的土地!这块地的价值,在十年、二十年后,将远远超过我们今天付出的这一个亿的电扇!我们换来的,是远风集团未来全球化战略的总部基地、是研发中心、是逐鹿全球的桥头堡!”

“这是一件对百姓、对政府、对我们远风,‘三赢’的大好事!这不是胡闹,这是一场阳谋!”

一番话,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

会议室里,死一般的寂静。

之前所有的质疑、困惑、担忧,在秦奋这番宏大而又逻辑清晰的战略构想面前,都显得那么渺小。他们看到的只是积压的库存,而秦奋看到的,却是整个时代的脉搏,是国家战略背后的巨大商机!

王奎山嘴巴微张,镜片后的眼神里写满了震撼。他这才明白,秦奋让他去上海摸底,去结交浦东开发办的人,真正的后手原来在这里!这根本不是简单的商业布局,这简直是在与时代对弈!

“可是……估值的问题怎么算?”张巧玲不愧是心思最缜密的人,她提出了最核心的技术问题,“他们怎么可能认可我们的一口价?万一他们认为我们是想用积压的次品清库存,来骗取国家最宝贵的土地资源呢?这个罪名,我们可担不起。”

这个问题,也正是陆家明在办公室里愁白了头的关键。

“问得好!”秦奋赞许地看了她一眼,“所以,我们从一开始,就要把姿态放正,把所有可能被攻击的漏洞,全部堵死!”

“第一,关于估值。我们就一个标准——全国统一零售价!这个价格是物价局核准的,是公开透明的,是老百姓普遍认可的。我们不谈成本,不谈出厂价,那些是我们的商业机密。我们只谈这批货对于补偿对象——也就是动迁户的价值。政府用它来安抚民心,它的价值就是零售价!”

“第二,关于质量。我们不仅不能给积压品、次品,我们还要拿出最新型号、最高标准的产品!并且,在合同里白纸黑字写清楚,我们愿意接受由浦东方面组织的、任何形式的、最严苛的质量检验!可以由工商、物价、技术监督等部门组成联合验收小组,开箱验货,一台一台地验!只要发现一台不合格,整批货物无条件退回,所有损失我们自己承担!我要让所有人都清楚,我们远风是带着最大的诚意,来参与浦东的开发建设,而不是来占国家便宜的!”

“第三,关于政策。我们不寻求将其定义为常规的土地交易。我们要把它定义为‘支持浦东开发建设的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下的创新性试点’!仅此一例,下不为例!把适用范围、时间、条件全部框死。我们不是在破坏规则,我们是在为政府解决特殊时期的特殊难题,提供一套创新的解决方案!改革,本就是摸着石头过河。我们要做那个递上石头的人!”

秦奋的语速越来越快,思路清晰得令人发指。他就像一个全知的棋手,将对手所有可能的招数、所有的疑虑,都提前预判,并一一给出了无懈可击的破解之法。

会议室里,所有人的呼吸都变得粗重起来。他们看着眼前的董事长,眼神里已经从震惊,变为了狂热的崇拜。

这已经不是商业才华了,这是一种洞穿时局、布局未来的大智慧、大魄力!

“我同意!”王奎山第一个站了起来,苍老的脸庞因为激动而涨得通红,“这件事如果能成,将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史无前例的创举!奋……秦董,您下命令吧!我亲自带队去上海,就算是磨破嘴皮,也要把这条路给趟出来!”

“我们技术部保证,拿出来的产品,绝对是最高标准!”李大柱也激动地表态。

“销售部全力配合!”

“质量部立下军令状!”

一时间,整个会议室群情激昂,之前那股因库存积压而带来的沉闷气氛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即将参与创造历史的万丈豪情!

……

思绪从回忆中抽离,秦奋嘴角的笑意更浓。

他走到巨大的办公桌后坐下,按下了内线电话。

“让李总监和张总监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很快,技术研发中心总监李大柱和质量管理部总监张巧玲便敲门走了进来。

“秦董。”

“坐。”秦奋示意了一下,开门见山:“上海那边,第一步已经成功了,他们成立了专项小组,开始研究方案的可行性。但我们不能等,必须跑在他们前面,把所有的准备工作做扎实,做到无可挑剔。”

他看向李大柱:“大柱,你立即组织一个最高级别的技术评估小组,将我们计划用于置换的所有家电产品,包括但不限于电风扇、电饭煲、洗衣机、电视机,从技术参数、性能指标、材料构成、生产工艺到国家认证标准,全部整理成一份详尽的、中英双语的技术白皮书。我要让对方的任何技术专家,都挑不出一丝一毫的毛病。”

“是!保证完成任务!”李大柱重重点头。

秦奋又转向张巧玲:“巧玲,你这边任务更重。第一,从现在开始,草拟一份我们用于此次项目的产品质量验收协议,标准要比国标和部颁标准再高出30%,条款要细化到每一颗螺丝钉的扭矩和每一寸外壳的光洁度,要体现出我们对质量近乎偏执的追求。这份协议,将作为我们谈判的附件。”

“第二,立即与国际上最权威的第三方质检机构,比如瑞士的SGS或者德国的TüV,取得联系。我们准备自费邀请他们,对我们这批产品进行独立检验,并出具报告。我们要用国际公信力,来打消一切关于我们产品质量的疑虑。”

张巧玲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化为钦佩。自费请国际顶尖机构来检验自己,这种魄力,闻所未闻。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自信了,这是把诚意做到了极致!

“明白!我马上去办!”

“去吧。”秦奋挥了挥手,“记住,浦东的谈判桌上,我们不仅要用商业模式的创新去折服他们,更要用我们对技术的尊重和对质量的承诺,去赢得他们最终的信任。”

两人领命而去,脚步匆匆,带着一股前所未有的干劲。

办公室重归安静,秦奋重新将目光投向了窗外。

浦东的黄启元和陆家明们,以为他们在面对一场硬仗。

但他们不知道,为了这场硬仗,远风集团这台精密的战争机器,早已提前一个月,便开始全速运转。

他们更不知道,电扇,真的只是开胃菜。

在这盘棋的终局,秦奋要下的,是整个中国高端制造业的未来。



    (http://www.i7xsw.com/book/CCnCCi.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7xsw.com。爱奇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i7xsw.com
爱奇电子书 有求必应! 工业霸主1980 http://www.i7xsw.com/book/CCnCCi.html 全文阅读!爱奇电子书,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