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03章 众人皆醉我独醒

爱奇电子书 更新最快! 工业霸主1980 http://www.i7xsw.com/book/CCnCCi.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仓储区的喧嚣渐渐平息,堆积如山的材料像沉默的巨人,给红星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踏实感?不安感?或者二者兼有?对于大多数工人来说,那是一种新奇又有些眩晕的体验。过去盼着仓库能多进点货,别老是缺这少那,可现在这阵仗,说是“堆满”都是谦虚了,那是恨不得把仓库的墙壁都顶出去。

空气中弥漫着金属特有的略带冰冷的腥气,混合着塑料粒子的淡淡化工味,还有一些精密电子元件包装盒散发出的干燥纸张气息。刘栓柱带着仓库的几个兄弟,依然在忙着最后的分拣和入库登记。他们的脚步声在巨大的空间里回荡,不再是过去拖着空箱子的轻快,而是搬运重物的沉闷和有力。

“栓柱,那个,HS-3要的那批高强度螺栓,放哪儿了?专门加固包装的那个。”李大柱的声音从仓库深处传来,带着一丝急切。

“这儿呢!李工!按照厂长说的,特殊件都放一起了,好拿好找!”刘栓柱响亮地应答,一边指挥人将几个木箱小心翼翼地搬到指定区域。

没错,材料是堆满了,但压力也随之转移。现在,球传到了技术科的脚下。有了“米”,巧妇才能为。这满仓的“米”,无疑是给技术科注入了最强大的动力,同时也带来了沉甸甸的责任。全厂的希望,很大程度上要通过他们的双手,将这些昂贵的原材料,变成能够盈利、能够证明红星厂价值的产品。

然而,红星厂内部的这份“踏实”与“紧张”,与外面的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外面,是另一番景象,是另一股“洪流”。

这个时代的中国,历经数年改革开放的酝酿,市场的闸门初开,被压抑已久的消费欲望如同火山爆发。特别是进入到一九八九年的下半年,“物价闯关”的传言愈演愈烈,更像是在烈火上浇油。人们心中普遍存有一种朴素的认知:钱,放在手里会贬值;只有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才算安全。

于是,一场波澜壮阔、席卷全国的抢购潮上演了。

县城百货大楼前、供销社门口、各大商场的柜台边,无不人头攒动。人们手里攥着钱,甚至是从银行里刚刚取出的寥寥无几的存款,眼睛里是渴望,是焦虑,是生怕晚一步就买不到的急切。彩电、冰箱、洗衣机这些“三大件”,早已是有价无市的稀罕物;自行车、缝纫机、手表,甚至连日常的香皂、火柴、白糖、食盐,都成了被疯抢的对象。许多城市的货架被洗劫一空,即便是不收现金只收票证的粮店,排队的长龙也比往日要长。

这是全民消费的狂欢,是时代脉搏的强烈跳动,也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恐慌性购买。所有人,或者说,绝大多数人,都把目光锁定在了终端消费品上。

但与此同时,被这场抢购潮所忽视,甚至可以说是“反向”冲击的,是工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市场。

市场的逻辑原本是紧密的:消费带动生产,生产拉动原材料需求。但当所有人都冲向成品,都卯足劲把手里的钱换成消费品时,生产环节却出现了割裂。一方面,工厂生产出来的成品越抢手,按理说应该加大生产。可另一方面,物价上涨的预期、宏观层面的不确定性,让许多企业变得异常谨慎。他们不敢轻易囤积原材料,怕价格波动,怕产品滞销砸在手里。而更要命的是,当恐慌情绪蔓延到上游供应链时,原本握有原材料的企业也开始惜售,甚至停止了报价和出货,等待观望,或者将有限的库存留给自己。

外面,许多工厂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订单还在飞来,甚至更多了,但却接不下去——因为没有原材料!

报纸上、收音机里,都在说物价涨,都在说宏观调控,都在说抢购。但鲜少有人关注,就在这片消费狂欢的喧嚣之下,是生产领域的暗潮涌动,是产业链条的悄然断裂。

那些过去靠外协供货的小厂首先撑不住了。他们没有议价权,更没有抢货的渠道,一旦上游供应商中断供货,他们就只能停产,甚至关门。一些规模稍大的工厂也面临挑战,他们有资金,但能找到的货源少得可怜,价格更是高得离谱,远超他们产品的定价,生产成了亏本买卖,两难之下,不少人选择了观望甚至暂时性停产。

这是一个奇特的时刻。一边是消费品市场的烈火烹油,一边是生产资料市场的冷清与断供。

外面的人们,沉醉在抢购到稀缺商品的“胜利”喜悦中,或是因一无所获而沮丧,他们的目光投向的是商店的橱窗,是家里的新电器。

而秦奋,以及在他的影响下、开始感知到某种不同寻常氛围的红星厂,却将所有的“弹药”倾入到了那些冰冷的金属、不起眼的粒子和微小的元件上。

这,就是“众人皆醉我独醒”。

他们“醉”于眼前的消费幻象,或是困囿于传统的生产思维,不敢行动,甚至逆向收缩。而秦奋,则“醒”于对未来趋势的清晰判断——他看到了即将来临的原材料“寒冬”,看到了在那个冬天里,谁拥有生产的“粮食”,谁就能活下来,谁就能掌握话语权。

走在厂区里,秦奋能感觉到这种微妙的变化。过去,工人们议论最多的是工资、奖金、分房、吃饭,抱怨设备老旧、活难干。现在,关于仓库材料的讨论成了新话题。

“张师傅,听说咱们厂这次真是下了血本,光是那批进口塑料粒子,就花了好几十万!”

“可不是!老李他们技术科,这下该没啥说的了吧?想要的材料都给弄来了!”

“你说秦厂长是怎么琢磨的?外面都抢东西,他不声不响地把材料给抢回来了?”

“人家有远见呗!想想看,等过阵子,别的厂都没原材料停产了,咱们厂机器轰隆隆地开着,造出最新式的HS-3,那得多威风!”

“就是!现在看着是花了不少钱,但这堆东西搁这儿,心里真踏实!感觉这厂子,旱涝保收似的。”

当然,也有担忧的声音。“那要是HS-3没弄出来呢?这么多料,放着占地方,也怕贬值啊。”

但这些担忧,已经被货真价实的原材料堆积所带来的底气压了下去。眼见为实。那塞满了几乎所有可用空间的料堆,是红星厂能够继续运转,能够创造未来的最直接的证据。它无声地宣告着,红星厂并没有在这场经济迷局中停下脚步,而是在以一种不被外界所理解的方式,积蓄着力量。

秦奋知道,这场“疯狂扫货”只是第一步。他用尽了一切可以调动的资金,甚至背负了不小的贷款,将红星厂的资产结构从相对分散、容易受货币贬值影响的现金和库存成品,迅速转化为了具备长期价值和战略重要性的生产资料。这笔钱如果用来扩大电扇生产,或许也能赚不少,但那赚的是“眼前钱”,面对即将到来的冲击,抗风险能力不足。而现在,这些材料,是能够撑过寒冬、并在春天到来时催生出全新产品,甚至改变产业格局的“种子”。

他没有时间去向厂里每一个人详细解释他这么做的深层逻辑,大部分人也未必能完全理解。但他相信,当外部环境的变化愈发明显,当其他工厂因为断供而哀嚎遍野时,红星厂仓库里的这一座座“金山”,自然会成为最有力的说明。

而且,他囤积的不仅仅是大路货。正如老刘在电话里汇报的,那些用于HS-3项目的特殊钢、高分子材料、精密电子元件,才是真正的“宝贝疙瘩”。这些东西平时就难买,一旦国际物流受阻、国内生产停滞,更是有钱都买不到。秦奋耗费巨大精力、动用各种关系弄到这些,是因为他知道,HS-3项目的成功才是红星厂真正实现跨越的关键。他不能让技术科因为缺乏关键材料而停下脚步。

现在,材料到位了。

技术科研发大楼的灯光,比任何一个时期都要亮,熄灭得也比以往要晚。

李大柱带着他的团队,就像一群终于被允许进入宝库的饿汉,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他们不再需要为了几克特殊塑料粒子反复试验小样,不再需要为了一个进口芯片小心翼翼地拆解旧设备。全新的、足量的材料就在眼前,摆脱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他们的创造力和研究热情被彻底点燃。

实验室里,新的实验平台搭建起来,各种测量仪器嗡嗡作响。有人在测试新到手的特殊钢材的力学性能,有人在调试双螺杆挤出机准备进行新高分子材料的公斤级试生产,还有人围在示波器旁,对那批精密控制芯片进行功能模拟和接口测试。

“李工!这批料的参数太漂亮了!比之前拿到的样品纯度还高!”王小虎兴奋地吼声穿透了几张隔音板。

“好!太好了!”李大柱一边伏案修改着一份实验方案,一边点头,“抓紧时间!趁着材料充足,把所有能并行实验的环节都推起来!不要怕消耗,把数据给我跑足!”

他知道这些材料来之不易,每一克都凝聚着秦奋和采购科的辛劳与压力。但他也知道,秦奋将这些材料囤积到这里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它们安静地躺在仓库里欣赏,而是为了让技术科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将技术图纸变成现实产品!

压力巨大,但也动力十足。这是技术人员最喜欢的工作状态——有明确的目标,有足够的资源,有信任和期待。

秦奋站在技术科大楼外,看着那透出明亮灯光的窗户,脸上露出一丝疲惫但满足的笑容。他知道自己在外界眼中或许是个“疯子”,是个在这场抢购浪潮中逆势而行、错把“石头”当“黄金”的傻瓜。但又如何?他看到的未来,不是眼前的繁华和恐慌,而是即将到来的洗牌和重生。

当别人在漫长而寒冷的供应链严冬中瑟瑟发抖、无以为继时,红星厂将凭借着这座“粮仓”,成为市场上唯一能持续供货,甚至推出全新产品的力量。

那时候,谁是“醉”的,谁是“醒”的,自然就一目了然了。

他深吸一口气,感觉空气中都充满了希望的味道。这不是虚无缥缈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地堆满了整个仓库的材料所带来的力量。

红星厂,在这场全民抢购的风潮中,以一种特立独行的方式,完成了自己最关键的一步战略布局。

秦奋心里清楚,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将这些原材料变成产品,将产品推向市场,并在这个动荡的时代中站稳脚跟,每一步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智慧。但他已经为此做好了准备。

在这个“众人皆醉”的年代,他,秦奋,以“独醒”的姿态,为红星厂点燃了穿越寒冬的火种。接下来的日子,就是要让这火种,烧得更旺,更烈,最终燎原!

“报告!”刘栓柱带着一身汗,又跑了过来。

“都清点完了?”秦奋转身问。

“回厂长!都清点完了!最后一本清单也对好账目了!数目都齐!一根螺丝钉都没少!”刘栓柱立正站好,声音洪亮。

“好!”秦奋满意地点点头,“辛苦兄弟们了!今晚上食堂加餐!炖肉!”

“哎!谢谢厂长!”刘栓柱咧开嘴笑了,眼神中透着一股骄傲。是啊,也许外面的人不知道,但他们亲手搬运的,是红星厂的未来!

秦奋最后看了一眼技术科大楼的方向,脑海里闪过HS-3那划时代的性能参数,以及系统对未来市场的推演。

“等着吧……”他轻声自语,“等这阵风过去,就该咱们红星厂,刮起一场真正的风暴了!”



    (http://www.i7xsw.com/book/CCnCCi.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7xsw.com。爱奇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i7xsw.com
爱奇电子书 有求必应! 工业霸主1980 http://www.i7xsw.com/book/CCnCCi.html 全文阅读!爱奇电子书,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