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泛暗,光线微红。
整片天地,像是被一场未说完的梦焚烧到半途,留下半明不灭的残焰。
前方,浮着一盏灯。
赤红魂火,摇曳不动,静悬在空中,孤傲如刃。
不发声,不变化,也不主动靠近。
却仿佛早就在此等她。
夙璃没有立刻前行。
望向那片荒原深处,心神下沉。
这片空间没有风,没有时间的流动感,也没有幻觉的铺垫。
有的,只是——“沉”。
情绪的沉,魂识的沉,某种来自“内心最底层”的重量。
若说迷魂灯是梦,是雾,是迷失本我的错位感。
那执魂灯,就是情,是念,是“不愿忘的那部分自己”。
夙璃轻轻吐了口气,脚下的赤土微微泛光。
没有幻象来接。
没有声音来引。
这场试炼,将由自己踏出每一步。
赤焰为引。
执念为路。
夙璃低声开口:
“……来吧。”
魂门,缓缓开启。
—
清晨的山路被雾气包围,灵竹静静伫立,露水从叶尖滑落,打在石板上,滴声细碎。
夙璃跟在队伍最后。
五岁,个头最矮,脚步慢,抱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布包,小脸冻得有点红,却不哭也不闹。
布包里是一件洗得发白的小衣、一块贴身护符,还有三颗别人不要的碎灵石,是采药时偷偷捡来的。
“你叫什么名字?”
引路弟子随口问,没回头。
“夙璃。”
答得很轻,像怕把名字喊丢了。
“年纪?”
“五岁。”
引路弟子点头,没再多问。
队伍走得快,山道走了半柱香。
前方石阶出现,灵识检测阵慢慢亮起。
测试长老站在一旁,眼神淡漠地一扫:
“准备测灵根,一个个上来。”
夙璃排在队尾。
轮到她时,伸出手掌,轻轻放在灵盘上,闭上眼,像是把什么重要的东西交了出去。
阵光浮起,青红双辉。
测试长老“嗯”了一声,淡声道:
“木火双灵。中等灵根,尚可。”
手边记录弟子笔尖一顿,犹豫了一瞬,低头写下:
【夙璃,五岁,木火双灵,灵根中上。】
灵识波动平稳,魂核未见异象,气感初通,命图无异写。
很普通。
再普通不过。
夙璃没有失望,也没有惊喜。
只是轻轻收回手,郑重地对测试长老行了一礼。
接过入门符简,走下石阶。
步子很稳。
像知道这一步走出去了,就有一条要自己走完的路。
没有雷,没有挂,没有破魂剧变。
只有一个五岁的归云宗外门弟子,开始平凡修行的一生。
——名叫夙璃。
—
归云宗外门第五灵居,一晃便住了十五年。
夙璃不记得第一次打坐时自己的样子了。
只记得,那时吐息还会断,灵气刚进体内就跑得无影无踪。
后来日子久了,灵气会乖乖留下来,慢慢打转。
再后来,丹田开始发热,灵脉生出涟漪,识海第一次生出波动。
那一天,夙璃照例在灵竹林里打坐,睁眼时,天空是金色的,风很轻,她知道——终于成为修士了。
不惊喜,也不激动。
只是悄悄记下日期,回房,继续抄写灵诀。
—
夙璃不擅剑术,也不喜斗法。
别人都在练符、练斩,她却偏偏喜欢种丹田后山的灵草。
有人笑夙璃“灵根中上,却偏做这些下人事”,她没答。
首到有一年外门试炼,一批弟子在灵兽谷中灵气失控,是夙璃事先调配的护魂灵膏救下了三个。
那之后再没人说她“只是种草的”。
但夙璃从不因此多言。
宗门每年安排其参与一次灵丹配料审核,她就仔细记下每种草药的年份、灵气值、融合反应,空余时间还在灵简上写了好几十页注记,贴在药阁后墙上,被新弟子当成范本照着练。
外门执事夸其“心稳术正”,私下里传过一句话:
“夙璃虽非天才,却是宗门百年难得的‘定根修’。”
—
夙璃不知道什么叫“命外”。
也没想过“剧本”。
只是每天打坐,吐息,种草,记账,照料年幼的弟子,偶尔替师兄姐捎几瓶自己炼制的小药丸。
没有一日惊雷,也没有一次天劫。
五岁入宗,到二十岁,十五年清平。
修为终于踏入筑基,气息内敛,灵脉沉稳如海。
丹田微热,魂感初定,宗门玉简浮现三字:
【筑基期·初】
夙璃站在药田边,望着种了十年的青灵草一夜抽芽,突然觉得心跳很慢。
像是整个人,终于跟上了这世道的节奏。
—
三十岁那年,夙璃升为归云宗灵丹堂外院主事。
那天她正整理丹方,才起身,就听弟子来报:“夙师姐,长老让您试火。”
夙璃一怔。
“试火”是筑基巅峰试炼之一,向来只由术法方向的弟子参与。
自己主修丹术,从不斗法,不该有这安排。
原想婉拒,却又听道:“长老说,此火与你命魂契合,不试可惜。”
于是去了。
—
丹殿后山,万火阵静燃不熄。
这是归云宗收纳散火、残焰与未认主异火的场地。
若无护体之力,轻则识海灼痛,重则丹田逆烧。
夙璃第一次踏入阵内,脚下步步灼热。
火不是红的,也不是蓝的。
是灰,是紫,是魂焰未定的混光之火。
夙璃手心发汗,识海震荡,却没有退。
走到阵心时,火不动。
再近一步,火光骤然闪动。
一道细若线的焰丝,如蛇般缠上其掌心。
不是攻击,也不是附体。
它只是——靠近。
一寸、一寸,沿着指尖,没入丹田。
识海一震,仿佛听到体内某种节律,被这道火“点燃”。
—
出阵之时,掌事长老盯着夙璃看了许久,只说一句:
“你修的,是术艺。可这火,是命魂认的。你记好了——往后再不只是丹修了。”
—
西十岁时,夙璃以火灵御炼,助宗门成功炼出五品凝息丹,成为同组中唯一有资格独立主持丹台者。
夙璃出手稳,不喜炫技,不求留名。
但所有人都知道:只要夙璃炼,丹就稳。
“火种夙璃”这个称号,是那年开始传开的。
—
五十岁那年,宗门给夙璃外院中段弟子名录打上“重点修养对象”西字。
那是宗门高层才会用的内部标签。
夙璃不知道那意味着什么,只在收到调任令的那一晚,把灯吹灭前,轻声说了句:
“不急。能炼得起火,才配炼得下魂。”
这一年,修为筑基巅峰。
灵气沉稳如海,命魂浮现出第一道火纹。
—
丹艺系接到命道堂任务:需在三月内炼出一批定心丹,供太上峰闭关修士压魂之用。
丹方极严,误差不容五息。
整个丹艺小组推了三轮人选,最后推夙璃。
夙璃没拒绝,也没迟疑,看了一眼火炉,说了一句:
“调三息灵焰,换成灰火为底。熔心阶段,我亲自控温。”
那炉丹,炼了整整七日七夜,未曾离座。
最后灵气不稳,是夙璃以自身气息硬灌稳压,连烧识海,也没让丹爆。
炉成那天,归云宗丹榜主控长老亲来验丹,只说一句:
“这一炉,值一个位。”
—
自此之后,宗门多次将夙璃外派支援他宗丹局:白泉宗、望灵山、临泽谷。
夙璃不曾自称名号,去到哪就炼到哪,宗门弟子都叫其“夙师”。
有人不服,说不过筑基,还敢压一炉主火。
夙璃不辩。
只是抬手点火,灵焰化形如蛇,吞息七次不熄,丹香扑面,三品定识丹如玉落炉。
那人不再言。
—
六十岁那年,夙璃被调入宗门“灵火修行录”特页,评注为:
“丹心不离,火魂己稳,可入定阶。”
七十岁那年,命道堂亲来传令:“若愿结丹,可择一地闭关,由宗门供丹。”
夙璃没有立刻答。
只轻声回了一句:
“我还差一份火。”
长老不解,问:“你缺火?”
夙璃摇头。
“不缺外火,缺心里的那一点。”
—
七十九岁冬,夙璃把火带回来了。
丹田之中生出第三魂纹,命魂之火自燃,无需引导。
这就是自己要的那一份。
不是借的,不是求的,是从灵、识、魂,一寸寸炼出来的。
闭关的时机,到了。
—
闭关前一夜,夙璃将灵丹堂交接清晰,所有丹房火纹编号、炉心灵焰稳定曲线、每位弟子的术法掌控偏差,全都亲手记录成册,一页不落。
交册时,副主事红着眼说:
“师姐,你这一走,谁能镇得住火台?”
夙璃笑了笑,将手掌摊开,轻轻露出掌心的一道火纹。
“它能。”
—
夙璃选择的闭关地点,是归云宗灵火谷最深处的“无灯崖”。
没有聚灵阵,没有灵火补助,只有自然地脉缓缓升起的余热。
但正因如此,最稳。
夙璃要的不是爆火,而是——能炼一生的火。
—
闭关第一年,夙璃服下三品定魂丹,配以自炼“息火丸”稳压识海。
命魂沉入丹田,灵火浮于气海。
火不攻魂,不侵识,只温温燃着。
不动,也不说话,只静坐修炼,灵息调息无一丝波澜。
第二年末,命魂三纹自聚,丹田金光凝起,灵气自成核。
在那一瞬,整个闭关洞府无声震动。
夙璃睁开眼。
—
光没有声,火没有烈,但整间洞府仿佛被“写上”了什么。
不是光临之火,而是命定之焰。
夙璃在丹田之中,看见了一点金火浮动,悬于命魂之上,仿佛开出了一朵花。
那花,就是命丹。
结丹成。
—
夙璃站起身时,身上法衣己经被灵火洗净,丹气浮动,灵息稳得不像结丹初成。
轻轻抬手,指尖火起一寸,又瞬灭。
再抬手,魂识如刃,精细至毫。
终于明白,什么叫“心火照命”。
—
八十二岁,归云宗为其更新名录:
【内门·丹艺系·夙璃·结丹初期】
评语一句:
“命火稳,心不浮,神魂成核。准入真传预考序列。”
—
夙璃没有去争那个“真传”资格。
只是披上宗门赐下的紫金丹纹内门衣,站在灵丹堂前,看着炉火滚滚,轻声一句:
“能炼命火者,不需被命选。”
(http://www.i7xsw.com/book/C0A0CN.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7xsw.com。爱奇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i7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