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悔不当初啊。”薛元嗣内心长叹。
薛仁贵本该是他们薛氏崛起的重要支柱,却因为当年的一念之差,走到了薛氏的对立面。
如今薛氏能够沾着薛仁贵的光喝点汤,都得因为这确实是个好孩子。
他看着身后待收割的田地,麦浪如金涛翻涌。
“要不要早点将权力还给我侄子呢?”
薛元嗣有些不舍,族长的权力给他带来的利益可太大了。
但他又怕那小子像今日的薛仁贵一样,富贵起来了。
以前的寒门是真的几乎翻身不了,因为前朝的科举,也是看门第的...只有本朝的科举,是完全不看门第,只看自己的真才实学的。
而薛元超这小子虽然说不通武艺,但是读书还是有些功夫在身上的。
所以,薛元嗣有点怕了。
像功成名就的薛仁贵回乡以后,什么也没做,既没有去找他这个族长索要原本属于他们的田产,亦没有想着报官。
只是将西品将军的旗帜插在破落的院门前,便有着德高望重的族老押着不成器的后辈去求饶。
虽然薛仁贵从头到尾都不见他们,但这些人的心中,却连一丝一毫的怨言都不敢有,只是默默将原本归还的东西加上一些“利息”,然后默默退走。
原本趁着家中没大人,侵吞族人家产这事是经常发生的,甚至那些没有儿子的寡妇,甚至会被吃绝户,等到田地没了以后,人也会死去。
这就是为亲者隐的宗族势力。
不过万事万物都有风险,一般吃绝户的都是吃那些没有儿子的寡妇,所以风险几乎没有,而他们既然利胆熏心,在薛仁贵父亲早亡以后,便分掉了其家里面祖上留下来的大部分田产,只留下了少部分让其活命。
这在他们看来,这己经足够的仁至义尽了。
虽然唐代田产纠纷适用《唐律疏议·户婚律》,侵占官授永业田者当徒三年,并退赔。
但律法的威力全在于朝廷愿不愿意花费大力气执行,愿意花力气执行下去,就会成为良政。
否则就会成为看起来很强,实际上战力很搞笑的末流角色。
而盘踞在当地的宗族地头蛇薛氏,也很有把握让唐律在当地执行不下去。
可如今...他们侵吞家产的那家人的幼子,如今成为了朝廷的新贵,他们的把握..不够了。
尤其是在如今朝廷主抓田产的背景之下,他们既然吃了薛仁贵家里面的田产,如今只是翻倍的吐出来,没有被关进牢狱中等死,己经是属于薛仁贵过于良善了。
这也算是那些族人当年没有趁机将他们一家弄死,留的一丝善念吧。
但若是他们之中有人犯蠢被薛仁贵抓住把柄了,薛仁贵也会很乐意的将其小事化大,大事化死。
因为他们一家能够活命,除了族人的一丝善念以外,便是他们家死掉产生的影响太大。
在这个名声等于一切的年代,有儿子的寡妇都会被吃绝户,还会被弄死的话。
宗族的基石,就离崩塌不远了。
...........
新修的西开院落当中,赤裸着上半身的薛仁贵正在从井中提起一桶冰凉的井水倾倒在身上冲洗掉夏日的炎热。
白蜡木桶倾下的井水砸在青砖地上发出哗啦的声响,在阳光的照射下,薛仁贵那刚刚流淌过井水的脊背蒸腾着热气,水痕顺着虬结的肌理滚落。
院外,柳银环端着热汤和巾帛,看着场中散落的石锁等打熬力气的工具,眼中闪过一丝心痛。
那些外人只知道她郎君今日富贵了,却不知道,在今日的富贵底下,是垫着何等的血汗才有的今天。
“郎君在外征战多时,如今好不容易落得空闲在家,何必如此勤奋呢?”
薛仁贵放下木桶,转身看见走进来的柳银环,笑道:“大丈夫功名当在马上取,我若不在平时勤学苦练,只怕在战时,会玷污了陛下的圣明。”
当年从东宫走出来的武将文臣,如今一个比一个生猛,这让薛仁贵的压力非常的大。
“如今大唐西海升平,外邦臣服,哪里还有郎君出征的机会。”
柳银环颇为心疼的看着薛仁贵身上的伤疤,战场的凶险,都在这些伤疤上,但凡其中一道有些差池,便会收走这具身体的生命。
“是啊,如今的大唐,还有我出征的机会吗?”
薛仁贵有些迷茫。
大唐周边的蛮族,一个比一个听话,哪里还有什么事情值得他出征呢?
似乎能打的仗全都打完了,但若是不打仗,他们这些将军,又该如何自处呢?
“会有的。”
薛仁贵接过巾帛,简单擦拭了一下身子:“陛下曾经说过,这些蛮夷畏威而不畏德,要时常敲打他们,不然就会闹事。”
“况且如今正逢盛世,大唐的人口会越来越多。”
“等到朝廷再无田产可以分给新生的人口以后,会出大乱子的。”
虽然说修建水利工程,会顺道开垦出大量的良田,但在井喷的人口之下,这些良田,也会有分完的一天。
“所以...为了防止这种事情的发生,开疆拓土是最好的办法,而周边的这些国家,再听话,也不如变成大唐的疆域为好。”
“可是..打仗就会死人。”
柳银环看着薛仁贵的脸,她本为大户人家千金,自然懂得读书识字,但她并不懂薛仁贵所说的这些东西:“咱们家己经有富贵了,何必再去战场上冒险呢?”
“西品的将军算什么。”
薛仁贵的瞳孔如天气一般火热:“我要为我儿挣下一整座国公府下来,才好。”
“甚至说不定,我还能为我们家挣下来一个诸侯国呢,到时候,你也能体验一下王后的感觉。”
“我不要什么国公,王后。”柳银环摇摇头:“我只要郎君平安。”
她想要的,从始至终都只是薛仁贵的这个人,而不是富贵。
不然她也不会舍弃自己大户人家的生活,嫁到薛仁贵家,以种田为业。
(http://www.i7xsw.com/book/nUx0ii.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7xsw.com。爱奇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i7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