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锦飒的开仓放粮举措,赢得一大波老百姓的好感。
其实蜀州的老百姓早已对朝廷失望至极。
若非萧锦飒以雷霆狠绝的手段处置了以蜀州知州为首的三个大贪官,并及时发放粮食,挽救老百姓们于水火。
让老百姓们看到了希望的同时又得到了实打实的好处。
不然,萧锦飒也会如以往朝廷派遣到蜀州的钦差一般,备受老百姓的唾骂与诅咒。
如今蜀州的局势是外面难以想象的和谐,得到了粮食的老百姓们也更加愿意配合萧锦飒下达的指令。
听话配合既能领到粮食果腹,还能被分配到相应的田地,且前三年免税,之后每年只征收田地收成的两成,这税收可谓是历史新低啊!
这让饱受贪官污吏压榨而每年不得不上缴沉重税收甚至卖田卖地卖儿女才能存活至今的老百姓们如何不愿意呢?
老百姓们积极响应萧锦飒颁发的新政策。
那些参与了贪墨而需要戴罪立功还债的九十四名官吏,则被闫为稷和田不弃二人带领着落实新政策。
九十四名官吏心里苦啊!
原先没能及时跑路,被飒影军关进府衙大牢后,就遭遇了田不弃的刑讯逼供。
田不弃倒是也没有对这些人上重刑,而是专挑他们的死穴弱点处下手,折磨得每个人都生不如死。
这些原都过惯了养尊处优生活的官吏,哪个是吃了苦头还能嘴硬不认的主?
因此全都识趣地招供,被田不弃扒得连底裤都不剩!
原以为招供认罪就能免受折磨,死个痛快了,结果荣安长公主却压根没打算处死他们,而是让他们戴罪立功,做工还债。
如今每日比陀螺还要忙,吃饭喝水如厕都没空,甚至于到哪都被监视着,连半点逃跑的机会都找不到。
苦,好苦啊!
却偏偏还只能在内心里叫苦不迭,因为谁都不敢外露情绪,免得被监视的人打上一个“消极怠工”的标签,然后被扣俸禄。
其实有一部分人欠下的债已经是这辈子的俸禄压根还不上的。
而这些人之所以还不敢摆烂,是荣安长公主说了,父债子偿,儿子偿还不完就由孙子偿还,子子孙孙传下去,直到全部偿还完为止。
亦或者还可以建立奇功,如此可以破格抵消一部分债务。
这些人算是彻彻底底领教了荣安长公主的手段,没有最狠最绝,只有更狠更绝!
为了不连累子子孙孙,这些人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争取完成荣安长公主下达的任务的同时,找机会立功,尤其是大功奇功!
萧锦飒每日都会看田不弃对那九十四名官吏行事的汇总呈报。
而田不弃每日都是心怀忐忑赶地来见萧锦飒。
原因无它,是田不弃已经意识到自已是唯一参与贪墨而没被萧锦飒施予惩处的人。
除非官职明升暗降以及夺走兵权也算是一种变相惩罚。
所以,当田不弃亲手刑讯逼供了那九十四名官吏,再每天监视着这些人辛苦忙碌后,他的内心里越来越慌……
他忍住不去想萧锦飒究竟会以何种方式惩处他。
当然,田不弃可不会猜测萧锦飒是忘了对他的处罚。
综合这些天对萧锦飒行事作风的了解,田不弃更加确信萧锦飒一定是在憋着大招,先让他麻痹大意,再给他来个猝不及防。
真真是细思极恐啊……
萧锦飒将田不弃每日都惶惶不安的状态看在眼里,却从不挑破。
她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让田不弃有种头顶悬着一把随时可能掉落的大铡刀的危机感,提醒他要保持头脑清醒,不要再做错选择,走错路。
如此,也算是对其先前参与贪墨的一种变相惩罚。
急缺人才而求贤若渴的萧锦飒,只能如此“宽宏大量”地对待蜀州的贪官污吏了。
***
给蜀州老百姓重新分配田地是个繁冗且耗时的任务。
好在阻力还是不多,故而也能有条不紊地推进。
因为如今现有的包括闫为稷与田不弃在内的九十六名蜀州当地官员都主动或被动臣服于萧锦飒,官府里已经没有人敢反对萧锦飒的政令。
民间的商贾乡绅,原先压榨百姓,为祸一方的那批臭名昭著之人已经被萧锦飒让飒影军给抓了起来,并抄没其全部家产。
有几家闻风跑路的,要么被飒影军抓回,要么被飒影军贴了告示,全州通缉。
反正萧锦飒已经让飒影军守住了蜀澧关和蜀阳关两处离开蜀州的必经关卡,这些人逃出蜀州的可能性小之又小。
而余下没有证据证明其违法犯罪的那些人,则被施以怀柔政策。
只要这些人不捣乱,官府也不予打扰,否则,一律按“乱民罪”处置。
如此,安分守已的老百姓们逐一领到了官府重新分配的田地,感激涕零的同时又对萧锦飒进行了一番歌功颂德,随后投入劳作之中。
时值双抢农忙之际,许多老百姓被分配到的田地原先都属于那些已经被抄没家产的商贾乡绅,因此那些田地里都是被佃农们种了粮食的。
如今直接抢收再抢种,又不要交税,老百姓们更是干劲十足。
萧锦飒每日也忙碌不已,别看她只发号施令,但她发布每一项指令之前,都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结合实际,因此几乎日日都在外进行实地考察。
风吹雨淋日晒……遭了不少罪。
这日,带着一队飒影军实地考察蜀州全境的萧锦飒,来到了最后一站——开阳县的蜀阳关。
如今的蜀阳关与一个多月前萧锦飒从此经过时已经判若两样。
已现雏形的坚固石墙城关代替了原来用木头搭建的关卡,安全防御能力被提高了数倍。
也是蜀州以前不受朝廷重视,因此除了蜀州城的城防建造得还算符合规格之外,其余各处全都是敷衍了事。
在边陲之地用木头搭建防御工事,可不就极其敷衍嘛!
“长公主,战将军派人送来一封密信,请您过目。”
负责带兵镇守蜀阳关的飒影军副将朱砂将一封火漆密封的信函呈给萧锦飒。
这封信是战绝派心腹送到朱砂手上的,也就比萧锦飒一行人早到半刻钟。
而朱砂在昨晚就收到萧锦飒今日会赶来蜀阳关的消息,她算过时辰后,就没有再派人给萧锦飒送信。
萧锦飒拆开信函仔仔细细看了一遍后,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http://www.i7xsw.com/book/nCOUeA.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7xsw.com。爱奇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i7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