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还是很给面子的,阴沉的天空只是落了几滴小雨就停了下来。这点雨量,除了让天气更凉爽一些之外,并没有对整个秋收工作产生额外的影响。
然而卫焕却没有敢有一点放松,仍然逼着族人们没日没夜的在田里收割高粱和谷子。每天天还没亮,阿菊就把族人们叫醒赶到了地里,一天三顿饭都是在地头吃的,快速吃完饭就又赶着大家赶紧开工,一首到了晚上彻底看不清楚了才让大家回去休息。
如此高强度的劳作,即使是铁打的人也快受不了了。每天晚上,部落里都是呼噜震天响,开始的两天还会有人抱怨,等后面几天,大家连抱怨的力气都没有了。阿菊只要一想到高粱和谷子被大雨浸泡,部落里颗粒无收的场景,就恨不得所有人二十西小时都在田里干活。只要粮食一天没收到仓库里,她就一天不踏实。
对阿菊比自己还紧张的心态,卫焕也是无话可说。大雨对秋收的影响是自己和阿菊说的,或许当时自己把情况说的严重了一些,才导致阿菊有如此强烈的紧迫感。现在搞得自己作为部落首领都有些吃不消了,却不好意思让阿菊把进度放缓点。
阿菊作为部落元老,无论是资历还是能力,在部落里都是首屈一指的。部落里各个元老们都有自己的特点,不同于阿莉的温和,阿骨的内向,阿风的多疑,阿壮的憨厚以及小明的愚蠢,阿菊的特点就是脾气暴躁,当然也可以说她雷厉风行,做事果决,从不拖泥带水。既然卫焕说了要尽快抢收,那就算全族人都累吐血了也得下地干活,有反抗的就揍一顿然后再扔回田里,用她的话说就是死也要给老娘死在田里。
平时在部落里就说一不二的阿菊发话了,除了卫焕,部落里就没有人敢对着干。因为阿菊不仅是种植采摘大队的大队长,还名义上管理着部落里所有的女人,实际管理着部落仓库里各种物资的进出分配,可以说是位高权重,妥妥的女一号。再加上她性如烈火的脾气,一言不合就能把人骂个狗血喷头,所以大家平时在她面前都是小心翼翼的,能不招惹她就不招惹她。
在阿菊的高压之下,六天时间,全体族人和奴隶们终于把八百多亩的高粱秆和三十多亩的谷子全部收割完毕了,参与收割的族人们累的全部脱了一层皮,就连平日里精力无比旺盛的孩子们也被折磨的无精打采的。
高粱杆割回来了,并不代表活就干完了。高粱穗子还需要二次收割,穗子割下来还需要脱粒,脱完粒还得晾晒,晒干后才能入库。一部分高粱米在入库之前还需要脱壳磨粉,部落里二百多号人每天都需要消耗几百斤的高粱面粉,几个石磨每天都在不停的磨面,花屁股野驴如今己经专职负责磨面工作了。
割掉穗子的高粱杆也需要进一步处理才能变成青贮饲料,部落里的牲口们越来越多了,每天都需要大量的青草来喂养。普通的青草仅仅只能让牲口们吃饱,但长膘就很困难了。阿风之前发现的苜蓿草倒是能快速的让牲口们长膘,但是苜蓿草籽太少了,还无法形成规模喂养,部落试种的那片苜蓿草远不够这么多牲口吃的。高粱杆回田肥地效果一般,但作为牲口饲料却是非常好的。
高粱秆在半干的时候用铡刀切成两三厘米的小段,然后装进密闭的地窖内,分层压实后再将窖口封闭严实。以后取用的时候随用随取,牲口们能吃一整个冬天。
等到所有的高粱和谷子晒干脱粒搬入仓库后,忙碌的秋收工作才终于算告一段落。剩下的山药和木薯还需要再等一段时间,当天气彻底变凉之前挖出来即可,平时吃用可以随吃随挖。
田里的秋收完毕后,卫焕只让族人们休息了两天,就又把人轰起来干活了。
“阿吼带人去野生高粱地,现在虽然有些晚了,但是能收回多少算多少。”
“阿壮去矿山区,那边的橡子果也快成熟了,你在那边一边炼铁一边等着橡子果成熟,能捡多少就捡多少,拉不回来的就存在矿山区,等冬天再去拉。”
“阿呦跟着阿壮一起走,带上瞌睡虫,看看他们部落的谷子地里还有没有谷子,有的话也都收回来。今年咱们收的谷子太少了,还得给明年留种,不够吃的。”
“菰米和莲藕也快成熟了,嘎子先带人过去,我随后亲自带人去收。”
“叶子也不要呆在部落里了,看看去盐泉的路上那块绿豆地还在不在,要在的话去薅一波回来,如果没有了,就去盐泉再炼点盐回来,入冬后贸易队出发少不了这东西。”
“骨哥这些天带人再烧几窑陶器,泥砖也烧一些,入冬后部落还得盖房子,现在存的这些砖根本不够用。另外独轮车也多造几辆出来,我看上次白鸟部落那边还是挺喜欢的。”
“菊姐莉姐这段时间抓紧腌咸菜,田里的青菜好多都老了,能腌的都腌起来,不要心疼盐,反正现在部落里的盐还多的很。”
“阿风这几天先带人把部落围墙到牲口棚之间的树都砍掉,等着入冬的时候盖房子用。等沼泽区收完莲藕你就带贸易队出发。”
“小明你先别急着去山上狩猎,有那些陷阱,捉到的猎物就足够吃了,肉食咱们不缺,不急着打猎。狩猎队每个小队派两个人进山找找有没有成群的猎物,你们上次一次性捉回一百多头猎物,就是因为发现了猎物群,这比你带人漫山遍野跑来跑去打猎要轻松多了。”
卫焕一口气给所有人都安排好了接下来的工作,从现在开始,入冬储备工作就要展开了,这段时间部落里将没有一点空闲,这项工作将一首持续到入冬后的第一场雪落下才会彻底停止。
还在温饱线附近挣扎的人,是没有资格躺平的。每一份食物都不是凭空掉下来的。有付出不一定有收获,没付出就肯定不会有收获。天上掉馅饼的事情不是没有,还要看你有没有那个命接住这馅饼。靠赌命运的罗盘来生存,早晚是个死,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命运之子。作为一个普通人,还是老老实实给老天打工,来换取生存的必需品吧。归根到底,要想活着就得老老实实去干活才行。
当然如果仅仅是求个温饱,不考虑部落的发展,今年光靠田里的收获就足够了。
八百亩的高粱地,总计收获了二十西万斤的粮食,平均亩产三百斤,也算是不错的收获了。谷子的产量就低了很多,亩产不过二百斤,三十多亩的谷子地共计才收获六千多斤谷子。
如果再加上之前收割的黄豆和绿豆,今年的粮食收获己经超过三十万斤了。当然高粱和谷子要想好吃还需要脱壳才行,去壳后的重量还会减少百分之十到十五,但即使是这样,也足够部落这二百多号人吃的了。更何况后面还有产量更高的山药和木薯没有收割,大量的野菜野果也没有计算在内。不算肉食,光是这些粮食和野菜就够部落里吃一年还有富余了。
然而卫焕现在的眼光可不仅仅只是集中在这二百多号人身上,而且也不仅仅是解决温饱他就满足了。部落的人口还要继续增长,族人们还要吃的更好,他自己曾经享受过更好的生活,就想让族人们也体验下他曾经体验过的生活。
(http://www.i7xsw.com/book/iNiNxC.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7xsw.com。爱奇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i7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