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营地外的村民再度聚集。他们的神情比昨日更加绝望,队伍中有些人在轻声低语,目光时不时看向高台上站着的君曜琛,偶尔交头接耳间隐隐传来不满的声音。
“粮食呢?昨天只分了那么一点,今天又不发了吗?”
“我们缴了那么多税,就换来这些糠一样的东西?他们是来救济,还是来嘲弄我们的?”
沈清言站在马车外,披着一件薄薄的披风,目光望向那些站在寒风中的百姓。她发现人群中不少人手里举着粗糙的木棍,甚至还有人将锄头紧紧握在手中,双眼赤红,像是蓄势待发的野兽。
“娘娘,那些百姓似乎很激动。”如意低声说道,语气里带着不安。
沈清言深深吸了一口气,心中一紧。她很清楚,这种愤怒一旦爆发,将是不可收拾的局面。她下意识地转头看向君墨寒的方向,只见他站在高台一侧,神情冷漠,目光冰冷地注视着台下的百姓,仿佛这些人的生死都与他无关。
她的心猛然一沉,这一刻,她更加清晰地意识到君墨寒的本质。他是一个绝对掌权者,一个依赖权威与力量维系秩序的人。他并非看不到百姓的苦难,而是根本不在意。
“民心若散,朝廷迟早倾覆。”沈清言在心中默默叹道。
午后,君墨寒的营帐内,几位随行官员正在商议对策。
“殿下,这里的民怨过于严重,恐怕继续深入会引发动乱。”一位官员低声说道,语气中透着忐忑。
另一名官员则冷哼一声:“民怨再严重又如何?不过是些刁民罢了,只要军队压下去,他们自然不敢再闹事。”
沈清言站在营帐外,听着里面的争论,心中愈发焦虑。她知道,这种冷漠和傲慢只会将百姓推得更远。她忍不住,掀开了帐篷:“殿下。”
你在这里做什么?”君墨寒的声音低沉,带着惯有的冷意。
沈清言定了定神,抬头看向他,语气带着一丝恳切:“殿下,臣妾能否向您进言?”
君墨寒的眉头微蹙,显然对她的请求感到意外。他沉默片刻,转身走回营帐,冷声道:“进来吧。”
沈清言走进营帐,朝在座的官员行了一礼,随后直视君墨寒,语气低缓却坚定:“殿下,这里的局势比想象中更加复杂,臣妾以为,若是用强硬的手段对待百姓,只会激化矛盾,甚至引发更大的动乱。”
“更大的动乱?”君墨寒冷笑一声,目光冷冽,“沈清言,本王从不惧动乱。若有人胆敢作乱,本王自然会让他们知道反抗的代价。”
“但殿下,”沈清言的声音微微提高了一些,语气中多了一分急切,“百姓不是敌人,他们只是太绝望了。如果殿下能展现一些恩情,给他们一丝希望,或许还能挽回局势。”
君墨寒看着她,眼神冷漠中透着一丝探究。他并未立刻回答,而是慢慢站起身,缓步走到她面前,低下头俯视着她。
“希望?”他的声音低沉如寒风,“沈清言,你以为本王会靠希望统治天下?”
沈清言抬头与他对视,眼中浮现出一抹坚定:“臣妾并非天真,而是觉得……若殿下只靠铁血手段,即使一时稳住了局势,最终也会失去人心。而一旦民心尽失,殿下再如何厉害,也终究独木难支。”
君墨寒的眉头微微一挑,他的眼神中有一瞬间的波动,但很快又恢复了冷峻。他盯着她的脸,像是在评估她的真诚与勇气。
“你倒是比那些大臣敢说。”他冷笑了一声,转身走到地图前,抬手指了指北方的一片区域,“既然你这么说,那本王倒要看看,你的‘希望’能不能解决这些人的怨恨。”
沈清言心头一震,听出他语气中的试探与不信任,但她还是坚定地点了点头:“臣妾愿一试。”
沈清言主动请缨参与赈灾粮食的分配。她的请求在朝廷官员中掀起了一阵议论,不少人对她的提议嗤之以鼻,认为她不过是一个插手无用之事的女人。
“娘娘,这些人不是那么好安抚的。”一个老官员冷笑着摇头,“他们既没感恩之心,也不懂规矩,您这样做只会给自已惹麻烦。”
沈清言并未辩解,只是轻轻一笑:“既然官老爷们觉得麻烦,那就让本宫来试试吧。”
最终,君墨寒批准了她的请求,但他什么都没有说,只是用一种意味深长的目光看了她一眼,仿佛在等着看她如何失败。
下午,沈清言亲自走入百姓之中。
在士兵的护送下,她走向人群,用最温和的语气与他们交谈。最开始,百姓们对她保持着深深的戒备,有些人甚至直接背过身去,不想搭理她。
“这又是哪个官夫人?过来看看我们这些穷鬼吗?”一个粗壮的汉子冷笑着说道,眼中满是嘲讽。
沈清言停下脚步,走到他面前,目光坦然地与他对视:“不是来看你们的,而是来听你们的。”
“听我们?官老爷们什么时候听过我们的话!”那汉子提高了嗓音,其他百姓也随声附和起来。
“正是因为没人听,才想来听听。或许我听得不够多,也未必能改变什么,但至少,不是视而不见。”沈清言的语气平静,却带着几分无法忽视的真诚。
百姓的嘈杂声渐渐安静了一些,更多的人开始注视这个衣着华丽却态度谦和的女人。沈清言趁机让如意和其他人将粮食分发下来,并且尽可能地详细记录每一户人家的情况,承诺会将他们的情况呈报给朝廷。
在一名老妇人接过粮食时,眼眶忍不住红了,她哽咽着说道:“娘娘,我们这些小老百姓能不能熬过这个冬天,全靠你们了啊。”
沈清言的心一阵酸涩,她俯下身握住老妇人的手,轻声说道:“我会尽力的。”
百姓渐渐缓和,但刺骨的现实随之而来
沈清言的举动成功让一部分百姓平静下来,但更多的,是她自已从中意识到的残酷现实。
粮食的分配过程暴露了一个更大的问题:地方官府私吞了大量朝廷下拨的救灾粮,真正送到百姓手中的,不过是杯水车薪。这些百姓的愤怒,根本不是对朝廷的赈灾,而是对长久以来的不作为、剥削和腐败。
沈清言回到营帐后,整个人都疲惫不堪。她坐在桌旁,低着头,脑海中满是百姓的眼泪与愤怒的面孔。
(http://www.i7xsw.com/book/i0UNeN.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7xsw.com。爱奇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i7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