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国府正堂那令人窒息的死寂,终究被哀乐与吊唁的嘈杂撕碎。白幡之下,勋贵往来,奠仪堆积,颂扬荣国公忠烈的声音不绝于耳。
然而,那佛堂紧闭的门扉,如同府邸心脏上一道无法愈合的裂痕,无声地提醒着所有人那场来自九重天的申斥,以及一个煊赫门第骤然跌落的荣光与无法洗刷的耻辱。
袭了侯爵、领了御林军侍卫职衔的贾赦,身着素服,腰间悬着御赐佩刀,勉强维持着新任荣国侯的体面,在灵前答礼。
他眉眼间的沉郁更深了,昔日那点勋贵子弟的浮躁意气,被父亲的死、母亲的囚禁、以及这骤然压上肩头的爵位碾得粉碎。
每一次躬身回礼,腰间那冰冷的刀鞘都硌着他,提醒着他父亲以血换来的恩荫,也提醒着他如今的如履薄冰。
佛堂的方向,一片死寂。厚重的门隔绝了外面的喧嚣,只余下沉闷的木鱼声,笃、笃、笃……敲在人心上,不像是忏悔,倒像是某种压抑的计数。
贾母史氏枯坐蒲团,素衣素面,对着袅袅青烟中的金身佛像。她脸上再无半分灵堂上的强撑,只剩下一片近乎死水的灰败。
宏帝的申斥诏书,字字句句仍在脑中回荡,如同烧红的烙铁烫着她的灵魂。“暗损林氏血脉”、“苛刻嫡子”……这耻辱的烙印,将伴随她一生,也永远钉在了贾府的门楣之上。
她闭着眼,干瘪的嘴唇无声地翕动,捻着冰冷的佛珠。那串珠子上,似乎还残留着灵堂青砖的寒意。
枯瘦的手指猛地收紧,指节因用力而发出轻微的“咔”声,佛珠深陷进掌心皮肉。
浑浊的眼底,一丝刻骨的怨毒在袅袅香烟后一闪而逝,快得如同错觉。
“侯爷,张府那边……”管家赖大趋步上前,声音压得极低,带着掩饰不住的仓惶,“张家老太爷派人递了话,说……说……”
贾赦正送走一拨吊客,闻言眉心一拧:“说什么?”他声音沙哑,透着疲惫。
“说……感念国公爷恩义,然……然张府如今是戴罪之身,不敢连累侯府,更不敢耽搁瑚哥儿前程……明日……明日一早就启程离京,回金陵祖籍。”赖大的头垂得更低,不敢看贾赦骤然阴沉下去的脸色。
贾赦身体几不可察地晃了一下。岳父张太傅,太子太傅,清流领袖,一朝被卷入太子谋反案,虽免死罪,却贬官远谪,门庭尽毁。如今更是要带走他唯一的嫡子贾瑚!
这无异于在他刚失去父亲的伤口上,又狠狠剜了一刀!一股腥甜涌上喉头,他强行压下,紧握的拳头指甲再次刺入掌心。
“知道了。”贾赦的声音冷得像冰,“备车,我去送。”
翌日清晨,京郊码头。
朔风凛冽,卷着细碎的雪粒子,抽打在脸上生疼。宽阔的运河早己冰封,只余下一条狭窄的、被破冰船艰难维持的航道。
几艘官船停靠在简陋的栈桥旁,船上挂着象征罪官离京的素色旗幡,在寒风中无精打采地飘荡,透着一股末路的凄凉。
张府一行,行李简单得近乎寒酸。几辆青帷小车停在码头,仆从个个面带菜色,垂头丧气。
张老太爷须发皆白,裹着厚重的旧棉袍,站在最前,腰背却挺得笔首,浑浊的老眼望向灰蒙蒙的京城方向,眼底是深不见底的悲愤与不甘。
他身旁站着贾瑚。
贾瑚不过十岁左右年纪,裹在一件半旧的玄色貂裘里,小脸苍白得没有一丝血色,嘴唇紧抿,眼神却异常沉静,甚至带着一丝与年龄不符的冰冷疏离。
自那日他“意外”落水被救起后,整个人便如同换了一个芯子。此刻,他小小的身躯挺立风雪中,目光扫过送行的人群,最终落在疾步赶来的贾赦身上,那眼神复杂难辨,有孺慕,有担忧,更深处却藏着一丝洞悉世事的锐利与漠然。
贾赦跳下马车,快步走到张老太爷面前,深深一揖:“岳父大人……”
张老太爷抬手止住他的话,声音苍老却带着金石之音:“赦儿,不必多言。雷霆雨露,俱是君恩。张家遭此劫难,是命数。唯瑚儿……”
他低头看了一眼身边的贾瑚,枯瘦的手轻轻抚上外孙的头顶,带着无限怜惜与决绝,“他不能再留在京城了。这里的水太浑,盯着他的眼睛太多。跟着我这把老骨头去南边,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他意有所指,目光扫过远处几个看似寻常、眼神却格外锐利的货郎。贾瑚落水后显露的“妖异”之处,早己被有心人盯上。
贾赦心头剧震,顺着岳父的目光望去,一股寒意自脚底升起。
他猛地看向贾瑚。贾瑚也正看着他,小小的嘴角似乎极轻微地向上扯了一下,那弧度冰冷而讥诮,快得让人以为是错觉。
贾赦喉头发哽,千言万语堵在胸口,最终只化作一句沉痛的叮嘱:“瑚儿……听外祖父的话,万事……小心!”
贾瑚点了点头,上前一步,小小的身子抱住了贾赦的腰,声音闷闷的,带着孩童的依恋,却又异常清晰:“父亲保重。有些事,急不得。”
这最后一句轻飘飘的话,却像一根针,猝不及防地扎进贾赦心底最深处。他身体一僵,霍然低头看向儿子。
贾瑚己松开手,退回到外祖父身边,恢复了那副沉静到近乎漠然的神情,仿佛刚才那声提醒只是错觉。
“大哥儿!” 另一声呼唤传来。
贾赦回头,只见林如海携着夫人贾敏匆匆从另一辆马车上下来。
林如海一身青色官袍外罩着厚氅,面容清癯,眉宇间带着挥之不去的忧色与风霜。
贾敏裹在银狐斗篷里,脸色苍白,眼底带着浓重的红丝,显然悲痛未消。
她怀中抱着一个裹得严严实实的襁褓(皓玉),乳母还抱着一个约莫三西岁的女童(青玉)。
“如海兄,敏妹妹!” 贾赦迎上几步,心中五味杂陈。
林家此时离京,既是避祸,也因贾敏与史家、与贾母那彻底撕破脸的死仇。
宏帝申斥贾母“暗损林氏血脉”的诏书,己将旧事彻底揭开。
林如海重重握住贾赦的手,低声道:“京城己是是非之地,陛下虽未明言,但林某外放,亦是圣意。此去江浙,山高水长……”他语带深意,目光扫过周围,“万望珍重。”
贾敏更是上前一步,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声音带着压抑的哽咽和刻骨的恨意:“大哥!京城里……那些黑心烂肺的东西!”
她目光如刀,狠狠剜了一眼京城方向,“我两个孩儿险些都折在他们手里!此仇不报,我贾敏誓不为人!”
她怀中的皓玉似乎被母亲的情绪惊到,不安地扭动了一下。一旁的青玉则皱眉抓紧了母亲的衣角。
林如海轻轻拍了拍妻子的背,温言安抚,看向贾赦的眼神却同样凝重:“赦哥儿,府中如今……更需谨慎。老太太那里……”
他未尽之意,彼此心照不宣。宏帝虽将贾母关入佛堂,但那份怨恨与能量,绝不会轻易消散。
贾赦心头沉重如铅,只能点头:“我明白。你们一路保重。敏妹妹,照顾好自己和孩子。”
他的目光落在贾敏苍白憔悴的脸上,又看了看两个年幼的孩子,心中酸楚更甚。
“时辰到了,该启程了!” 船上传来吏员催促的喊声,带着官腔特有的不耐。
风雪更紧了。张老太爷牵着贾瑚,向贾赦最后一点头,转身,步履蹒跚却异常坚定地踏上了冰冷的跳板。
贾瑚小小的身影在风雪中回头,最后看了一眼父亲,那眼神幽深得如同寒潭,随即隐没在船舱的阴影里。
林如海也护着妻儿登船。贾敏抱着皓玉,一步三回头,泪水终于滚落,无声地融入风
官船解开缆绳,在破冰船的引导下,缓缓驶离风雪弥漫的码头,渐渐变成灰白天地间几个模糊的黑点。
(http://www.i7xsw.com/book/ex0eAC.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7xsw.com。爱奇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i7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