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桐法医坐在斜对面的隔间,正对着一堆模糊的物证照片皱眉沉思。她指尖无意识地划过平板屏幕,发出细微的沙沙声。“界碑”解析着那声音的频率和压力变化,映射出她大脑皮层的活跃区域——视觉皮层和逻辑推理区高度兴奋,显然在全力攻克某个难题。她的专注,如同一块冰冷的磐石。
而走廊尽头,医务室的方向。林致远医生正“碰巧”路过,手里端着一杯冒着热气的咖啡。他脸上挂着万年不变的温和笑容,脚步轻缓,目光如同最精密的雷达,看似随意地扫过每一个敞开的办公室门,最终在陈默这边停留了半秒。金丝眼镜的镜片,在灯光下反射着冰冷的光晕。“界碑”清晰地捕捉到,当林致远的目光掠过陈默时,他手中的咖啡杯内,液体表面泛起了一圈极其细微、几乎无法察觉的涟漪——那是某种高敏度的生物场扫描仪启动时产生的微干扰。
基础观察?强度1级?陈默心中冷笑。这更像是猎鹰盘旋在高空,耐心等待猎物露出破绽。他落笔,在申请表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字迹平稳有力,心跳频率控制在每分钟67次,呼吸悠长均匀,体温36.5摄氏度,所有生理指标在“界碑”的完美拟态下,精准地锚定在“健康、专注、略带工作疲惫”的刑警标准区间内。
他将签好字的表格递给负责内勤的女警。女警接过表格时,指尖无意间碰到陈默的手背。瞬间,“界碑”的微观感知如同高倍显微镜般启动:
【皮肤接触点微量物质分析:】
【成分:聚丙烯酰胺(定型啫喱基质)、硅油(护发素残留)、氧化铁红(口红成分)、微量皮屑(角质层脱落物)】
【关联性:无威胁。个人卫生习惯信息。】
信息流一闪而逝,如同清风吹过湖面,未在陈默的意识中留下任何涟漪。这是“界碑”融入本能后的常态——信息洪流奔涌不息,但只有那些被判定为“潜在威胁”或“关键线索”的碎片,才会被提升至意识层面进行逻辑处理。
“谢谢陈哥!”女警毫无所觉,拿着表格快步离开。
陈默的目光重新落回自己的电脑屏幕,上面是一起刚刚分配到他手上的积案——“省博物馆‘青玉螭龙佩’失窃案”。案子发生在五年前,轰动一时,失窃的是一件战国时期的玉器珍品。现场勘查堪称教科书级别,却一无所获,玉佩如同人间蒸发。
他点开现场勘查的电子档案。高清照片瞬间占满屏幕:被切割开的防弹玻璃展柜内部,空空如也。展柜边缘,提取到几枚模糊的、戴着手套无法辨识的按压痕迹。地面光洁如镜,没有足迹。空气流通系统记录正常,无异常扰动。
常规视角,完美密室,无懈可击。
陈默的目光沉静如水。意识深处,“界碑”的感知场无声无息地覆盖了整张照片。不再局限于像素点构成的二维图像,而是瞬间重构出基于物理参数的三维空间模型。光线轨迹、空气分子运动、物质表面的微观起伏……一切信息被同步解析。
他的目光,最终聚焦在展柜内部,靠近底部角落的一小块区域。那里,在强光勘查灯下,似乎比其他地方显得……过于“干净”了些。不是没有灰尘,而是灰尘的分布形态,呈现出一种极其细微的、非自然的均匀。
【微观痕迹捕捉:展柜内部底角区域(坐标X:0.78m, Y:0.12m)。】
【灰尘分布异常:平均粒径偏小(<5μm),沉降形态呈非自然均匀层叠状(概率98.7%)。】
【关联物理现象模拟:符合特定频率低频声波(20-50Hz)驻波场扰动沉降模型。】
【能量残留分析(回溯模拟):检测到微弱、己消散的定向次声波能量特征(频率:35Hz ±2Hz,方向:垂首向下)。】
次声波?陈默眼中闪过一丝了然。高频声波可以震碎玻璃,而特定频率的低频次声波,却能在密闭空间内形成驻波场,精准地扰动空气,让特定区域的微尘均匀沉降,甚至……让轻质的物体产生悬浮的错觉!这绝非普通窃贼的手段!
他立刻调取博物馆当年的安保设备记录。果然,在案发时间段,博物馆的次声波环境监测仪(用于探测地震波或大型机械施工干扰)记录到了一段极其短暂、强度微弱、频率在35Hz左右的异常脉冲信号!当时被当作仪器误报或外界干扰忽略掉了!
线索!一条被埋没了五年、指向高科技犯罪的线索!
陈默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调出当年所有能接触到博物馆安保核心系统,尤其是那次声波监测仪维护记录的人员名单。他的动作流畅自然,如同任何一个沉浸于线索分析的刑警。然而,在“界碑”系统的逻辑核心中,无数可能性正在高速推演、碰撞、筛选。
名单在屏幕上滚动。一个名字被“界碑”以极其微弱的高亮标注出来:**张维钧**。博物馆前安保系统技术顾问,案发后三个月辞职移民海外。履历显示,他曾在某国家级声学研究所工作过五年,研究方向正是“低频声波精密控制与应用”。
【关联度评估:高。】
【行为动机:未知(财?仇?受人指使?)】
【行动建议:调取其全部背景资料、出入境记录及海外关联。】
陈默将这个发现和分析,连同那份异常的次声波记录报告,整理成一份简洁清晰的补充报告,提交给了负责该案的组长。没有惊人之语,只有扎实的物证分析和逻辑链条。
“次声波?悬浮?”负责该案的刘组长看着报告,一脸震惊,“这……这太匪夷所思了!”
“技术是存在的,只是应用罕见。”陈默语气平静,“张维钧的履历和案发后的去向,值得深挖。或许能查到赃物去向,或者……指使者。”
刘组长看着陈默平静无波的脸,又看看那份有理有据的报告,用力点了点头:“好!我立刻上报,申请国际协查!追查这个张维钧!”
专班的注意力被这起高科技盗窃案的新线索吸引了一部分。
陈默则继续处理着手头其他积案,如同最精密的零件。他侦破了一起利用化学药剂篡改借条字迹的经济诈骗案,揪出了一个利用地下管道结构实施连环盗窃的“鼹鼠帮”。
每一次破案,都建立在扎实的痕迹、严谨的逻辑和“界碑”那超越时代却完美隐匿的分析力之上。
他依旧是破案率最高的骨干,但那份曾经被过度解读的“神性”,己悄然沉淀为令人信服的专业权威。
(http://www.i7xsw.com/book/enUCCe.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7xsw.com。爱奇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i7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