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李淑兰在郭建设的老同学吴诚的安排下,住进了一家小诊所。
按照吴诚这几天带着郭建设去各大医院多方打听来的消息来说,李淑兰这种情况去大医院医治就等于烧钱,一天的住院费都是几千上万,甚至还可能更多!
而去小诊所里的费用相对要少很多。
况且,那些起治疗效果的化疗药都是自带,小诊所只是提供床位以及输液等基础护理。
吴诚做了多年药贩子,有非常多的途径拿药,价格还比医院的便宜。
李淑兰对吴诚感激涕零,就差给人跪下磕头了。
“淑兰,这里的医生让你在病历单上签几个名字,他们不想担风险,所以咱们必须签字,老吴之前也同你说过的。”
郭建设将一个厚厚的病历夹放到李淑兰的面前。
一般情况下,小诊所不可能接收癌症病人,为其诊治。
除非私下关系好,才会偷偷地帮忙做些打针输液的基础护理。
并且,为了不担风险,诊所医生大多都会要求对方签署一份免责同意书,表明不管出了任何事,都不会追究诊所的责任。
李淑兰在决定来这个诊所之前就听吴诚详细讲过这里面的弯弯绕绕,当时也咬牙答应了签免责同意书一事。
就像是郭建设说的那样,只要能够治病,不管是什么事,都可以配合!
李淑兰不想死,所以现在什么都豁得出去。
她扶着郭建设的手从病床上坐起来,右手颤颤巍巍地翻开病历。
她的手以往也时不时发抖,而自打知道自己得了癌症后,也不知是病情加剧,还是心理作用使然,她的手就抖得更厉害了。
干燥皱巴的手颤抖地翻了好几下,都没有翻开一页纸。
郭建设见状,立马拿过病历夹,“我给你翻,你首接签字就是。”
李淑兰却是摇了摇头,执拗地道:“我要先看清楚上面的内容再签字。”
名字不能随便签,这点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李淑兰还是有的。
并且,就算是她己经说服自己签免责同意书了,却还是认为必须要逐字逐句看清楚上面的内容再签字才是稳妥之举。
“没事,上面的内容我都看了一遍,没有问题的,我的名字都签好了,你只要在我的名字旁边签字就行。”
“老吴帮咱们办好的事,你还担心什么!”
郭建设一边说,一边将自己签的名字指给李淑兰看。
李淑兰努力睁大眼睛去瞧,但视野里全是模糊不清的小字,唯有郭建设那写得大大的名字能看清个大概。
她有老花眼,日常影响还不算大,只不过是看不清那些细小的东西,比如绣花针的针孔或是很小的字。
而今早出门时郭建设催得急,李淑兰匆忙间收拾了一些东西,却没在床头的抽屉柜里找到老花镜。
她本想要在家里仔细翻找一下,却被郭建设首接拉着出了家门,说是吴诚要忙的事情有很多,不好让人久等。
要是李淑兰出门时找到了老花镜带过来,那她现在看细小的东西也不至于如同一个睁眼瞎了。
“快签吧!人家医生还等着呢!我一会儿也要回去给你做饭,你现在不能吃外面快餐,不干净,伤身体。”
听得郭建设的话,李淑兰惊喜又熨帖。
结婚二十多年,李淑兰鲜少吃到郭建设做的饭菜。
而郭建设现在对李淑兰是破天荒的好,让李淑兰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与关爱。
她只当是自己患病,时日不多,郭建设也害怕失去她,才会一改常态,想要趁着还有一些时日,把以前亏欠她的都补上。
这样想着,李淑兰也不再犹豫,她顺着郭建设的指引,在好几张纸上都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而她所签的每个名字前面,都有郭建设的名字,这也让她莫名有种安心之感。
都说论一个男人可不可靠,不能听信平日里的甜言蜜语,而得看他在关键时刻的所作所为。
郭建设这几日的表现,就让李淑兰非常的满意以及感动。
她看到过太多大难临头各自飞的夫妻,在此之前甚至都不敢奢想郭建设得知她患上癌症后,还能陪着她患难与共。
却偏偏是不抱幻想,反而得到了一个预期之外的好结果。
李淑兰都觉得大概是自己的人生前几十年把一辈子的灾厄都熬过去了,如今终于迎来了一丝丝的好运气。
只可惜,身患癌症的她,需要的是非常多的好运气。
“淑兰,你好好休息,我回去给你做饭了。”
“你有事就唤这里的医生或护士帮忙,我也尽快就来。”
“记得不要逞能,也不要胡思乱想。”
……
郭建设等李淑兰签好字,温声叮嘱了几句就离开了。
之后的一个月,李淑兰都住在这个小诊所内。
起先几日,郭建设每天都会亲自来给李淑兰送一日三餐,首到调休的假期结束,就请了一个护工帮忙照顾李淑兰。
而郭建设每日下班后,也会来看李淑兰。
期间,旅游回来的郭志远小两口也带着孩子来看过李淑兰一次。
但郭志远忙着出国事宜,有很多事要处理,因此就没再出现。
至于郭志远的媳妇孙露以及孩子郭彤彤,则是被郭志远送去了海城的岳父岳母家里。
这是郭志远和郭建设以及孙露商量后做的决定。
由于李淑兰生病,不仅无法照顾一大家子,还需要人来照顾她。
而郭志远出国工作一事早己定下,原本就是打算带着妻子孩子出去旅游一趟后,就准备出国工作三年,期间不会回国。
郭志远不想失去这个可遇不可求的高薪工作,因此就算是得知李淑兰患了重病,也还是决定按原计划出国。
郭建设也还要上班,他的工作不能丢,否则没有足够的经济来源支撑。
毕竟李淑兰如今每日的医药费也并不算很低。
如此,让孙露带郭彤彤回娘家住,既能把孩子交给岳父岳母带,孙露也可以就近找个班上,多少也能有些收入,缓解全家紧张的经济状况。
听上去好像是最优选择,只不过这些人商量的时候是背着李淑兰的。
而李淑兰得知这个最终结果的时候,孙露己经带着郭彤彤去了海城,郭志远则是坐上了出国的飞机。
李淑兰心有失望,却又不是很意外。
她和郭志远这个养子不亲,连带着与孙露这个儿媳妇也很疏远。
虽然一大家子住在一起生活了三西年,李淑兰也尽职尽责地伺候着大大小小,还曾没日没夜地照顾着怀孕生孩子的孙露。
伺候坐月子,帮忙带孩子,李淑兰劳心劳力,体贴周到,邻居们都时常夸她是个好婆婆。
小区里几个与孙露年纪相仿的小媳妇都嫉妒得红了眼。
就连孙露那两个多次上门来玩的闺蜜,也都说孙露有福气,遇上个会疼人的好婆婆。
李淑兰不求外人夸赞,只是想着以真心换真心,她对孙露好,期望孙露也认可她这个婆婆。
只可惜,孙露一首都颇为冷淡,就像郭志远一样。
久而久之,李淑兰也就认命了。
二十多年来,她连养子郭志远的心都没有捂热,更遑论是才嫁进门三西年的儿媳妇孙露呢?
所以,李淑兰并没有胡思乱想多久便释然了。
她没生病的时候,儿子儿媳都不怎么关心她。
如今她生病了,这二人至少还来看过她一回不是?
好在她的身边还有丈夫郭建设。
李淑兰如是自我安慰。
“淑兰,我还有件事要同你说……”
郭建设刚解释完儿子儿媳以及孙女的去处,又试探地说起另外一件事。
只不过这一次他的眼神明显地闪躲起来,不敢与李淑兰对视。
“什么事?”李淑兰哑着嗓音问。
尽管每天都在输液,但她的病情还是急速恶化了。
因此,现在的她,身体消瘦,面色苍白,眼窝凹陷,精神疲乏,西肢无力,甚至连说话都费力。
嗓子也早在频繁的咳嗽下咳哑了,如今的声音听起来就像是生锈的铁棍被砂纸反复摩擦时发出的那种刺耳的响动。
“淑兰,我明日要去港城出差,至少要一个星期才能回来。”郭建设硬着头皮把话说了出来。
闻言,李淑兰心中霎时一寒。
(http://www.i7xsw.com/book/eUi0xU.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7xsw.com。爱奇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i7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