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段子说,有人和马皇后争宠陷害她,马上洪武朝就变成污后案和洪武西小案。
我们就来聊聊“洪武西小案”,最后一件与朱允炆那是深刻关联。】
朝堂上站着的人一惊,洪武西小案?
以光幕那个狗德行来说,必然不是这样简单,你想说的是洪武西大案吧?
想想前面能够称的上大案的,冷汗一点点滑落。
前面那个不是动不动就牵连数万人?
前面光幕说陛下三十一年去世,没有讨论,大家都记在心里,今年都二十五年了。
六年的时间里,也不知道是哪一年来这遭,自己又能不能逃过一劫?
无数明里暗里的视线盯着朱允炆,和他有关,那他不能上位了,还有这一劫吗?
年轻的朱允炆刚刚被祖父一顿揍,一脸生无可恋的样子,站在角落。
没注意到,大臣们己经在心里盘算着,怎么让他这辈子没有上位的可能。
【老朱是单纯的嗜杀吗?不,洪武西大案各有政治目的!】
【从最早的空印案开始,明朝规定,每年地方布政司需要与重要户部对接,若是出现与户部记载不一样的情况就要驳回当地整改。但在交通不便的那个时代,远一点的地方来回就要耗时长达数月。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为了避免这种来回奔波的情况,这些地方官员,就将空白的文书先盖好官印,数据出现错误后,就在这份空白的文书上重填。
这种做法客观上增加了容错空间,但也让很多人有钻空子的机会,老朱当然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想伸爪子?我先给你剁了!
欺上瞒下,挑战皇权?
空印案爆发,为首的负责官员全部处死,协助的副手杖责流放。
这件事,它就有客观处理的必要性:打击和震慑官员系统,别想那些有的没得,咱老朱让你们怎么干活,你们就给我好好干!】
“若是他们认真干活,咱老朱岂有非要杀他们的理由?”
“是是是!!!”
下面的官员连连附和,我们不想听这些己经过去的,我们想听以后和我们相关的啊!
【而胡惟庸案呢?老朱的目的再明确不过:加强皇权。
从洪武十一年开始,老朱就在逐步削弱中书省的权利。
丞相胡惟庸在案件爆发时,手中实际的权力己经不大了。
这里有个小故事,说的是:胡惟庸为了和老朱争权,外国使臣进谏,他掌握的中书省居然敢不报给老朱,使臣在南京一个月都没有见到皇帝,老朱他能忍吗?他必然不能忍。
于是胡惟庸案爆发,牵连数万人。
老朱给胡惟庸的罪名就很有意思了,“擅权植党”。
这场皇权与相权的权利争夺。老朱废除了丞相制度,从此宣告丞相这个职位告别政治舞台。】
【郭恒案纯属罪有应得。
你要是问,在洪武朝,官员做什么事死亡率最高,百分之九十的人会告诉你:贪污!
郭恒一案中贪污粮食2400多万担,是什么概念,相当于大明一年全国的税粮总和。
在老朱定下的规矩中,贪污六十两银子就处死,更何况这么多,这种情况我们只能说死的好!】
这种被人将所有谋算都暴露的感觉,并不好受,老朱不自然的动动身子,不去看其他人。
其实大家未必不知道,只是知道了,也不会像光幕一样大大咧咧的说出来而己。
【前面的案件,要么是服务于政治需求,要么是戳在老朱的心口上。
蓝玉案呢?
就是老朱为了让朱允炆上位,将朝堂变成了血腥屠宰场!】
蓝玉!!!
最后一案的名字一出来,大家耳朵瞬间立了起来。
而站在其中的蓝玉,只感觉自己头顶上凉凉。
陛下,我为你出生入死,当年封我凉国公是说我“汉之卫青,唐之李靖”,你还称赞我是“子房”。
如今,却如此迫不及待的想送我去见我姐夫?
可惜,蓝玉不知道一句话,“爱是会消失的吗?”
不然他高低要问问老朱。
【为什么会有蓝玉案,我们来看看。
蓝玉,明朝开国功臣之一。
他的姐夫,我们也很熟悉,就是那个一箭射杀张定边的大将常遇春。
常遇春洪武二年就去世了,他的女儿就是太子朱标的妻子常氏。
按理来说,有这层关系来说,蓝玉怎么也不该落到这个结局。】
【但世界上的事总是出人意料的。
洪武十一年,太子妃常氏在生下次子朱允熥后去世。
这个时候,蓝玉的地位其实也不危险,毕竟他的侄女的儿子是太子嫡子。
但洪武十五年,朱标的长子,老朱的嫡长孙朱雄英也去世了。
过了十年,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也去世了。】
【这就很尴尬了,自己的侄女死了,他的孩子也死了,朱标也死了,能和他扯上关系的,就只有一个年幼朱允熥。
然而注定朱允熥登不上皇位的主要原因不是他的年纪,毕竟朱允炆也只比他大一岁不是?
这里猫认可一个比较阴谋论的说法,太子妃常氏去世后,太子侧妃吕氏被扶正,成了新的太子妃。
这个时候常氏与吕氏的孩子天然就成了皇位竞争者,特别是朱雄英去世后。两个孩子相差岁数不大,现在朱允炆也拥有嫡子的身份,所以朱允熥是被吕氏故意养废的!】
一听这话,朱允炆哪里还站得住,奋身反驳道:“岂能如此编排母妃?母妃待允熥一片赤忱,东宫人人皆知!”
但没有人附和他,主要是光幕的猜测,看最后得利的人,是真的有这个可能!
老朱的目光发冷,最好不是!不然就送她下去给常氏赔罪。
朝中吕氏的人,额头上冷汗擦不完,这蓝玉还没说完,自己这些人倒是先一步到了悬崖边上。
【总之,朱允熥才智不显。
在朱标去世后,老朱将朱允炆立为皇太孙。
为了给朱允炆扫除障碍,洪武二十六年,蓝玉以谋反罪,族诛。
淮西功臣,蓝玉部将牵连上万,满朝杀的人头滚滚。
一大批武将,如傅友德等被赐死。
文弱的朱允炆在一片血腥中,登顶皇位。】
(http://www.i7xsw.com/book/eACU0x.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7xsw.com。爱奇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i7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