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7章 黑土新芽

爱奇电子书 更新最快! 穿越明末毛文龙,我命由我不由天 http://www.i7xsw.com/book/e0UACA.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昭武三年的春风,裹挟着辽东大地最后一丝凛冽的寒意,吹过广宁卫新筑的夯土城墙。城头飘扬的玄色“毛”字大纛下,不再是枕戈待旦的士兵,而是肩扛锄头、手挎藤筐的农人。城门外,一望无际的黑土地不再被积雪覆盖,露出了肥沃油亮的本色。无数人影如同勤恳的蚂蚁,在这片被血与火浸透的土地上,弯腰、挥锄、播种着新朝的希望。

辽阳(沈阳)城外,浑河故道。

浑浊的河水在初春的暖阳下解冻奔流,裹挟着上游的冰凌与枯枝。河道两岸,却是前所未有的热火朝天。数以千计的民夫、军户、归附的蒙古牧民,在工部水司官员的号子声中,奋力挥动着铁锹、镐头,疏浚着淤塞多年的河道,修复着残破的堤堰。

“加把劲!赶在桃花汛前,把这‘滚水坝’(溢流堰)的基槽挖出来!”工部水司郎中王徵,这位精通水利、曾参与《农政全书》编撰的干吏,赤着脚踩在冰冷的淤泥里,裤腿高高挽起,亲自挥锹示范。他设计的这座新式滚水坝,借鉴了江南圩田经验,可自动调节水位,灌溉下游新垦的千顷良田。

不远处,一群穿着破旧鸳鸯战袄的原辽东边军士兵,却懒洋洋地靠着土堆,冷眼看着忙碌的人群。为首的什长赵老蔫,吧嗒着旱烟袋,啐了一口:“呸!挖河?老子当年砍鞑子脑袋的时候,这帮文官还在京城喝茶呢!如今倒好,跟泥腿子一样刨土沟子!授田?授个鸟田!分给老子的地,全是离河最远的薄地!哪比得上忠勇营那些新来的崽子,分的地都是近水的好田!”

他身后几个老兵也纷纷抱怨:

“就是!军功授田?哄鬼呢!咱们原卫所的兄弟,死的死,残的残,到头来,地还没那些后娘养的忠勇营分得多!”

“还有那些蒙古鞑子!摇身一变,也成了‘边骑营’,骑着马耀武扬威,分的地比咱们还强!”

“听说巡抚衙门在清丈田亩了?是不是又要从咱们碗里抢食?”

怨气如同地底的沼气,在看似平静的表层下悄然滋生。

广宁城西,新设的“开原榷场”。

这里曾是明蒙贸易的古道,如今重新焕发生机。木栅栏圈出的巨大场地上,人声鼎沸,牛羊的叫声此起彼伏。一边是穿着棉布袍子、戴着毡帽的蒙古牧民,牵着成群的牛羊马匹,带来成捆的皮毛、风干的肉条;另一边是汉人商贾和官营榷场的吏员,摊位前堆满了雪白的官盐、压成砖块的川茶、闪亮的铁锅锄头、厚实的棉布麻布。

榷场大使,一位精明的户部主事,正唾沫横飞地与一个身材魁梧、满脸虬须的蒙古台吉讨价还价:

“巴特尔台吉(与战死的同名,此为其弟),您这马是好马!可这价钱…按官价,一匹上等河曲马,换盐三百斤,或茶五砖,或铁锅一口!您要换五十口铁锅?这…这数目太大,下官需请示上官…”

“请示个屁!”那叫巴特尔的台吉眼睛一瞪,大手拍在摊位上,震得茶砖乱跳,“老子部落几千口人要吃饭!要锅煮肉!你们汉人皇帝说得好听,互市通好!这点东西都磨磨唧唧!信不信老子带人自己去找多尔衮贝勒换?”他身后的蒙古壮汉也鼓噪起来,手按上了腰刀。

气氛瞬间紧张!维持秩序的“边骑营”士兵(多为归顺蒙古人)面面相觑,有些不知所措。几个汉人商贾吓得首往后退。

“台吉息怒!”一个沉稳的声音响起。宣大总督洪承畴在几名亲兵护卫下,排开人群走了过来。他身着便服,却自带一股久镇边关的威严。“榷场规矩,乃朝廷所定,公平交易,童叟无欺。台吉所需铁锅,数目确大。这样,本督作保,今日先予你三十口。剩余二十口,待下月榷场开市,优先补足!如何?”他目光如电,扫过巴特尔和他身后躁动的部众,“至于多尔衮…台吉若想投奔那丧家之犬,自可离去。然本督提醒一句,漠北苦寒,缺盐少铁,可比不上这榷场里的热茶暖胃!”

巴特尔台吉脸色变幻,看着洪承畴平静却暗含锋芒的眼神,又瞥了眼榷场外那些身着新式破虏铳、眼神锐利的汉军巡哨,最终重重哼了一声:“好!就依总督大人!三十口锅,今日带走!”

一场风波暂时压下。洪承畴看着巴特尔悻悻离去的背影,眉头微皱。互市是羁縻蒙古的良策,但这些桀骜的部落头人,对朝廷的敬畏远不如对盐铁的需求。稍有不慎,便是祸端。他招手唤来亲信:“传令边骑营统领,暗中监视巴特尔部动向。再派人去库伦(蒙古诸部会盟地),给哲里木盟主送份厚礼,就说…本督新得了上好的福建铁观音,邀其品茶叙旧。”

辽阳城内,刚刚挂牌的“辽东官学”。

校舍是征用的一处前朝富商大宅,粉刷一新。院子里,几十个穿着各异的孩童,正跟着一位老儒生,咿咿呀呀地念着《三字经》。朗朗书声,在这饱经战火的城市里,显得格外珍贵而脆弱。

“人之初,性本善…”老儒生闭目摇头晃脑。

“先生!”一个穿着蒙古袍子、约莫八九岁的男孩怯生生举手,“啥叫‘善’?”

“善者,仁也,德也…”老儒生睁开眼,看着满院子汉、蒙、甚至几个包衣出身的孩童混杂在一起,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鄙夷和无奈。他清了清嗓子,试图解释:“就是…就是不打人,不抢东西,听爹娘的话…”

“可我爹说,草原上狼吃羊,是天性!不抢,饿死!”一个蒙古男孩大声反驳,引来一阵哄笑。

“安静!安静!”老儒生气得胡子首抖,“圣人之言,岂容尔等胡言乱语!再喧哗,戒尺伺候!”

院子角落里,辽东巡抚方岳贡和新任提学官(主管教育)宋应星(《天工开物》作者,被毛文龙特召北上),正默默看着这一幕。

“宋大人,您看…”方岳贡面带忧色,“教化边民,移风易俗,谈何容易!圣贤之道,于这些生于马背、长于厮杀的孩童而言,太过遥远。强令其死记硬背,恐收效甚微,徒增抵触。”

宋应星,这位以务实著称的大学者,看着那些懵懂又带着野性的眼睛,沉吟片刻:“方大人所言极是。辽东百族杂处,民风彪悍。教化之道,当因地制宜,由浅入深,寓教于用。”他指着院墙外隐约可见的田野,“与其空谈性善,不如教其识节气、辨五谷、知农时、明算数!让匠师教其辨识工具、了解榷场交易!让医官教其辨识草药、防治疫病!待其稍长,知稼穑之艰,明交易之理,通养生之道,再导以忠孝仁义,或可水到渠成。”

方岳贡眼睛一亮:“宋公高见!此乃‘实学’!下官即刻命人修订蒙童课本,加入农事、匠作、商贸、医药之图说!并请工政院、户部榷场司、太医院选派通晓蒙语、满语之吏员、匠师、医士,轮流至各官学、社学授课!”

辽河套以北,科尔沁草原边缘。

寒风依旧刺骨,但枯黄的草根下己隐隐透出新绿。一支约三百人的明军精骑,在茫茫雪原上艰难跋涉。为首者正是悍将曹变蛟,他脸上多了一道新鲜的刀疤,眼神却比寒风更冷。

“将军!前面山谷里有烟火!像是…像是部落营地!”斥候滚鞍下马回报。

曹变蛟举起单筒望远镜(缴获自荷兰人),只见远处山谷避风处,散落着几十顶被烧毁的蒙古包残骸,黑烟袅袅。雪地上,散落着牛羊的尸体和零星的人体残肢。一群秃鹫在低空盘旋。

“是巴特尔部的营地!”副将祖大寿咬牙切齿,“看手法,像是…多尔衮的镶白旗残兵干的!这帮畜生!打不过咱们,就掉头来抢掠归顺的蒙古部落!”

曹变蛟策马走近营地废墟。几个幸存的蒙古老弱妇孺蜷缩在角落,瑟瑟发抖,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一个断了手臂的老牧民,用生硬的汉话哭诉:“…白甲兵…抢走了所有粮食和能骑的马…杀了反抗的男人…带走了年轻的女人…长生天啊…”

“追!”曹变蛟眼中怒火燃烧,猛地一勒马缰,“血迹未冻僵!他们跑不远!传令!换马!给老子咬死他们!”

三百精骑如同复仇的狼群,循着雪地上凌乱的血迹和马蹄印,向着更加苦寒的北方风驰电掣而去!雪尘在他们身后扬起一道长长的烟龙。这场追击,不仅是为了复仇,更是为了向所有摇摆观望的蒙古部落宣告:归顺大明者,受其庇护;袭击大明臣民者,虽远必诛!

广宁卫,巡抚衙门后堂。

毛文龙并未身着龙袍,而是一身朴素的青色棉袍,坐在炭火盆旁。他面前摊开着几份奏报:方岳贡关于辽阳官学推行“实学”的条陈;洪承畴关于开原榷场风波及巴特尔部被袭的密报;卢象升关于曹变蛟部追剿镶白旗残兵的军情。

窗外,隐约传来孩童在新建社学里背诵《节气歌》的稚嫩声音:“…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毛文龙提起朱笔,在方岳贡的条陈上批道:“实学为用,切中时弊。准!速行!当使辽东稚子,皆知稼穑之艰、百工之巧、商贾之利、医药之仁!此乃固本培元之基!”

他又翻开洪承畴的密报,目光停留在“巴特尔部被袭”的字样上,眼神转冷。提笔批道:“多尔衮穷寇跳梁,袭我藩属,自取灭亡!敕令曹变蛟,务必追歼残敌,枭首示众!传首科尔沁诸部!另,着洪承畴厚恤巴特尔部幸存者,赐粮秣、盐茶,助其重建!榷场交易,对其部可再优渥一成!朕要让草原诸部明白,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大明之庇护,重于山岳!”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卢象升关于辽东春耕进度的奏报上。奏报中详细列出了各府县新垦田亩数、播种作物种类、流民安置人数、水利工程进度…字里行间透着艰难与希望。毛文龙冷峻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暖意。他提笔,在奏报空白处,写下遒劲的朱批:

“黑土新芽,国之祥瑞!将士血沃,终见其华!卿等督率军民,夙夜辛劳,朕心甚慰!辽东之兴,在于田亩,在于人心!当戒骄戒躁,持之以恒!待秋粮入廪,朕当再临辽左,与民同庆!”

搁下笔,毛文龙走到窗边。推开窗户,初春清冽的空气涌入。远处田野上,无数农人弯腰劳作的身影,在广袤的黑土地上勾勒出生动的画卷。更远处,新修的浑河滚水坝工地上,号子声隐隐传来。近处社学里,孩童的读书声清脆悦耳。

这片曾被铁蹄反复蹂躏的土地,如同那些顽强钻出冻土的新芽,在帝国新政的浇灌与铁腕的护持下,正艰难而坚定地萌发着勃勃生机。定鼎北疆的宏图,不再仅仅是舆图上的朱砂印记,而是化作了田间地头的汗水,榷场上的喧闹,学堂里的书声,以及雪原尽头那支为守护新生而追亡逐北的铁骑。黑土之下,深埋着骸骨与仇恨;黑土之上,终将生长出和平与丰饶。



    (http://www.i7xsw.com/book/e0UACA.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7xsw.com。爱奇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i7xsw.com
爱奇电子书 有求必应! 穿越明末毛文龙,我命由我不由天 http://www.i7xsw.com/book/e0UACA.html 全文阅读!爱奇电子书,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