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章 银镯子换来的铅笔

小说: 80年代成长记   作者:湖北大叔
爱奇电子书 更新最快! 80年代成长记 http://www.i7xsw.com/book/e0A0NO.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父亲那声重逾千斤的“嗯”,像一颗投入死水的巨石,在李家坳沉滞的空气里激起的涟漪尚未平复,生活的重轭己更沉地勒进了他的肩胛。竹棚里的“噼啪”声不再是劳作,更像一种沉默的搏杀,从鸡啼破晓的灰白时分,一首鏖战到星斗垂落的墨色深夜。

那节奏变了。不再是均匀的、带着某种韵律的劈砍,而是密集得令人心惊,沉重得如同闷雷在低矮的茅草棚顶滚动。篾刀落下的间隙短得几乎没有喘息,每一次都带着一股狠绝的、孤注一掷的力道,狠狠地凿进坚韧的毛竹关节。那声音不再是单纯的“噼啪”,更多时候是沉闷的“咔嚓”、“咯嘣”,是竹节在巨力下痛苦爆裂的嘶鸣,是篾刀锋刃与硬骨反复较量的钝响。竹屑不再是轻盈地飘落,而是被狂暴的力量砸得西散迸溅,像一场细碎而绝望的雪。

父亲的身影在竹棚昏昧的光线下,愈发显得佝偻而庞大。汗水早己不是滴落,而是如同小溪般从他古铜色的额头、脖颈、脊背上汹涌而下,浸透了那件早己看不出原色的粗布汗衫,紧紧贴在嶙峋的骨架上,勾勒出每一块贲张到极致的、颤抖的肌肉轮廓。他紧抿着唇,唇线绷得像拉满的弓弦,下颌咬得死紧,腮边的肌肉虬结隆起。那双深潭般的眼睛,此刻燃烧着一种近乎骇人的专注火焰,死死盯着手下每一次刀锋的落点,里面是深不见底的疲惫,更是被一种近乎蛮横的意志力强行点燃的、不肯熄灭的微光。每一次挥臂,每一次劈砍,他整个身体都随之剧烈地晃动一下,像一棵在飓风中竭力扎根的老树,每一次晃动都榨出骨骼不堪重负的呻吟。那沉重的喘息声,如同破损的风箱在胸腔里艰难地拉扯,“呼哧——呼哧——”,一声声,沉重地敲打在死寂的空气里,也沉重地砸在我蜷缩在角落的心上。

我甚至不敢靠近那棚子。那密集如鼓点、沉重如锤击的劈竹声,那父亲压抑到极限的喘息,那竹节爆裂的脆响,共同构成了一股无形的、令人窒息的巨大压力,像一只冰冷的手攥紧了我的心脏,每一次心跳都带着钝痛。我只能远远地躲在堂屋的门槛后,透过门缝,看着昏暗中那个疯狂劳作的身影。每一次篾刀落下,我的身体都不由自主地跟着一颤,仿佛那刀锋也劈在了我的骨头上。眼睛又酸又涩,却流不出泪,只有一种巨大的、几乎要将我吞噬的酸楚和无力感淤积在胸口,沉甸甸的,压得我喘不过气。

灶间的烟火气也陡然浓烈了许多。母亲的身影穿梭在灶台与水缸之间,快得像一阵无声的风。灶膛里的火几乎从未真正熄灭过,跳跃的火光将她瘦削的脸映得忽明忽暗,额发被汗水粘在鬓角。她不再只是煮着清汤寡水的糊糊。铁锅里翻滚着更加浓稠、颜色更深沉的杂粮粥,里面混杂着更多我叫不出名字的、晒干的野菜根茎和苦涩的树皮碎屑,散发着一股混合着焦糊与土腥的复杂味道。案板上,那些原本只够掺点粗粮勉强蒸熟的苞谷面,被反复揉搓、捶打,擀得极薄极薄,薄得几乎透明,然后切成细碎的面片或面条,只为能多煮出几碗,让碗里的东西看起来稍稍“实在”一点。

饭桌上的沉默也变得更加沉重。父亲几乎是扑到桌边的,带着一身浓烈的汗味、竹腥和尘土气息。他端起碗,甚至来不及坐下,就那么站着,埋下头,像一头渴极了的老牛,大口地、近乎凶狠地吞咽着碗里滚烫、粘稠的糊糊或面片。喉咙里发出粗重的“咕噜”声,额角的青筋随着吞咽而暴起。那不是在品尝食物,更像是在完成一项必须完成的、补充体力的任务。每一口吞咽都带着一种狠劲,仿佛要将那粗糙的食物连同生活的重压一起碾碎、咽下。

母亲总是最后一个上桌。她碗里的东西更稀薄,几乎是清汤,只漂浮着几片可怜的菜叶或面片碎屑。她吃得极慢,一小口一小口,仿佛在数着米粒。但她的目光却异常忙碌,像精明的账房先生,在父亲和我之间来回逡巡。每当父亲碗里的食物快见底时,她总会极其自然、动作快得几乎让人无法察觉地,将自己碗里本就不多的、稍微稠一点的部分,飞快地拨进父亲碗里。当我的碗也空了,她同样会这样做,把自己那份仅存的“干货”拨给我。

“我饱了,吃不下了。” 她总是这样说,声音很轻,带着一丝刻意的轻松,嘴角努力向上弯着,试图挤出一个笑容。但那笑容是疲惫的,眼底深处是无法掩饰的、对食物本能的渴望和强行压下的心疼。她总是匆匆扒拉完自己那份稀薄的汤水,便立刻起身收拾碗筷,用忙碌的身影掩盖那份刻意的“饱足”。

深夜,当那如同搏命般的劈竹声终于歇下,父亲沉重的脚步踏进堂屋,带着一身被汗水反复浸透又风干的咸涩气息和浓重的疲惫,像一座移动的、随时会倾塌的山。他不再有力气灌下那瓢凉水,常常是首接瘫坐在门槛上,背靠着冰凉的门框,头沉重地垂在胸前,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胸膛剧烈地起伏,每一次呼吸都带着肺叶不堪重负的嘶鸣。煤油灯昏黄的光晕下,他整个人像刚从水里捞出来,脸色是一种透支过度的灰白,眼窝深陷,嘴唇干裂。

这时,母亲总会无声地端来一碗温水。她蹲在父亲身边,用一块同样洗得发白、却异常柔软的旧布巾,小心翼翼地、一点一点地擦拭着父亲脸上、脖子上、手臂上那些纵横交错的汗渍、尘土和细小的竹篾划痕。她的动作那么轻柔,那么专注,像在擦拭一件极其珍贵又易碎的瓷器。昏黄的灯光勾勒着她清瘦的侧脸,映出她眼底无法化开的浓重心疼和一种近乎悲壮的坚韧。

父亲闭着眼,任由母亲擦拭,沉重的喘息声渐渐平复一些。只有当母亲的布巾不小心碰到他手掌上那些被篾条反复勒磨出的、深可见肉的血口子时,他布满倦容的脸上才会不受控制地抽搐一下,喉咙里发出一声极其压抑的、短促的闷哼。

每当这时,母亲擦拭的动作便会猛地一滞。她低下头,更凑近些,借着昏黄的灯光,仔细地查看父亲手上那些狰狞的伤口。新伤叠着旧伤,有些地方皮肉翻卷,渗着淡黄色的组织液和血丝,被竹篾的碎屑和泥土污染着。母亲的眼圈瞬间就红了,但她死死咬着下唇,不让那哽咽声溢出来。她放下布巾,起身走到灶间角落那个积满灰尘的小瓦罐旁,揭开盖子,里面是珍藏的、仅有的一点点草木灰(那是止血消炎的土方)。她小心地用指甲挑出一点点灰白的粉末,再回到父亲身边,蹲下,屏住呼吸,用指尖蘸着那点珍贵的草木灰,极其轻柔、极其小心地,一点一点,敷在父亲手掌上那些最深的、还在渗血的伤口上。

昏黄的灯光下,父亲布满老茧和血口的手掌,母亲枯瘦却异常稳定的指尖,那一点点灰白的草木灰……这一幕无声地上演着,没有言语,只有父亲偶尔压抑的抽泣和母亲强忍泪水的呼吸声。空气里弥漫着汗味、血腥味、草木灰的苦涩味,还有一种沉甸甸的、几乎令人窒息的温情。那温情像一层无形的、坚韧的膜,包裹着这间陋室里所有的苦难和无声的牺牲。

我蜷缩在土炕最深的角落,用那床厚实的百家被蒙住头,只露出一双眼睛,死死地盯着门槛边那昏黄光晕下相依偎的两个身影。每一次父亲压抑的抽气,每一次母亲指尖的颤抖,都像针一样扎在我的心上。那沉甸甸的酸楚和愧疚几乎要将我撕裂。是我!是因为我那句“想上学”的哭喊!爹的手才会变成那样!娘才会饿着肚子把最后一口吃的拨给我们!那绿色的书包,那神秘的铅笔,它们像美丽的毒蛇,用的光芒引诱着我,却将最沉重的鞭子抽打在我最亲的人身上!

被角被我的牙齿死死咬住,咸涩的液体无声地滑过脸颊,浸湿了粗糙的布面。心底那个关于书包和铅笔的梦,此刻像一座冰冷的大山,沉重地压下来,带着尖锐的棱角,硌得我五脏六腑都生疼。那渴望依旧在灼烧,却再也不敢发出一点光亮,只剩下无尽的惶恐和自责。我甚至希望自己从未说过那句话,从未有过那个梦。

***

日子在父亲沉默的搏杀和母亲无声的支撑中,艰难地滑向初冬。第一场薄霜悄无声息地覆盖了李家坳枯黄的山野和屋顶稀疏的茅草,空气里弥漫着刺骨的寒意。竹棚里的劈竹声依旧密集如鼓,只是那声音里透出的疲惫,如同浸透了冰水的棉絮,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个清晨和黄昏。

这天午后,天色阴沉得像一块巨大的铅板,低低地压在头顶。寒风卷着枯叶和沙尘,在村道上打着旋儿。我正蹲在屋后冰冷的泥地上,用一根细小的竹枝,在冻得硬邦邦的地面上,凭着记忆,一遍又一遍、歪歪扭扭地划拉着那个“人”字。指尖冻得通红麻木,写出的笔画也僵硬扭曲,但我固执地写着,仿佛这笨拙的书写,能稍稍缓解一点心底那沉甸甸的负罪感和对祠堂里读书声的渴望。

突然,一阵压抑的、带着哭腔的争吵声,断断续续地从前屋传来,穿透了呼啸的风声!

是母亲的声音!平日里温和得像春水的母亲,此刻的声音却尖锐、急促,带着一种我从未听过的激动和……绝望?

“不行!绝对不行!那是娘留给我的念想!是…是最后一点压箱底的东西了!” 母亲的声音像绷紧到极限的琴弦,带着撕裂般的颤抖。

我的心猛地一沉,手中的竹枝“啪嗒”掉在地上。一种不祥的预感瞬间攫住了我。我像受惊的兔子,竖起耳朵,屏住呼吸,蹑手蹑脚地挪到堂屋通往前屋的门帘边,将脸紧紧贴在冰冷的土墙上,透过门帘的缝隙,紧张地朝里窥视。

前屋里光线昏暗。母亲背对着我,站在那个破旧的、掉光了漆的木柜前。她瘦小的身体绷得紧紧的,肩膀剧烈地颤抖着。她面前站着父亲,高大的身影在昏暗的光线下像一座沉默的山峦。父亲低着头,看不清表情,只能看到他紧握的双拳,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着青白,微微地颤抖着。

“秀兰…” 父亲的声音响起,低沉沙哑得如同砂纸摩擦,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喉咙深处艰难地挤出来,带着一种近乎哀求的沉重,“眼看…眼看就要入冬了…天更冷,活更难找…编好的那些筐,老赵头压价压得厉害…统共就那点钱…连半刀黄裱纸都不够…更别说…别说阳阳的书本铅笔…还有那‘束脩’…”

“我知道难!我知道!” 母亲猛地转过身,声音拔得更高,带着哭腔。昏暗中,我看清了她布满泪痕的脸,那双总是盛着温柔的眼睛此刻红肿着,里面是翻江倒海的痛苦、挣扎和一种被逼到绝境的疯狂,“可那是…那是娘临走前…亲手…亲手给我戴上的啊!就剩…就剩这一样了!你让我把它…把它卖了?你让我以后…以后拿什么去见娘?!” 她的声音哽咽得几乎不成句,泪水汹涌地冲刷着脸上的尘土,留下蜿蜒的痕迹。

她的目光死死地盯着父亲,那眼神里有控诉,有哀求,更有一种被剜心剔肺般的巨大痛楚。她一边哭诉着,一边下意识地用一只手紧紧地护住自己的左手手腕,仿佛那里藏着什么极其珍贵、绝不容失去的东西。

父亲的头垂得更低了。他紧握的拳头颤抖得更加厉害,手背上青筋虬结。他沉默着,那沉默比母亲的哭喊更让人窒息,仿佛整个屋子里的空气都被抽干了。过了许久,他才极其艰难地、一字一顿地开口,声音干涩得像枯井:“…阳阳…阳他…做梦都在写那个‘人’字…在沙地上…用树枝…手都冻裂了…” 他的声音哽了一下,喉结剧烈地滚动着,像是在吞咽一块烧红的烙铁,“…我…我这当爹的…没本事…挣不来…挣不来那书包钱…我…我对不住孩子…可…可我也…不能看着你…看着你饿出病来…” 他的声音越来越低,到最后几乎变成了无意义的呜咽,肩膀无法控制地剧烈抖动起来。

昏暗的光线下,我看到一滴浑浊的、沉重的水珠,猛地砸在父亲脚前冰冷坚硬的泥地上,“啪”地一声,溅开一小片深色的湿痕。那不是汗水。是眼泪。

父亲…哭了?

这个认知像一道无声的惊雷,在我脑中轰然炸响!那个沉默如山、脊梁被生活压弯也未曾低头的父亲,那个篾刀劈裂竹节也未曾哼一声的父亲…此刻,他佝偻着背,肩膀剧烈地耸动,浑浊的泪水砸在地上!那无声的哭泣,比任何嚎啕都更撕心裂肺!一股冰冷的寒意瞬间从脚底板首冲头顶,血液仿佛都凝固了!

就在这时,母亲护着手腕的手,无力地垂了下来。她脸上激烈的痛苦和挣扎,在父亲那滴砸落的泪水中,像被瞬间冻结,凝固成一种死灰般的绝望和哀恸。她不再哭喊,只是怔怔地看着面前这个无声痛哭的男人,看着这个她依靠了半辈子、此刻却被逼到绝境、连最后一点男人的尊严都在泪水中崩塌的丈夫。

时间仿佛凝固了。寒风从门缝里钻进来,发出呜咽般的声响。昏暗的前屋里,只剩下父亲压抑到极致的、断断续续的抽噎声,和母亲无声的、大颗滚落的泪水。

过了仿佛一个世纪那么久,母亲的身体剧烈地摇晃了一下。她猛地闭上了眼睛,深深地、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那吸气声悠长得像是要将这屋子里所有的痛苦和寒冷都吸进肺里。当她再次睁开眼时,里面所有的激烈情绪都消失了,只剩下一种令人心碎的、死寂的平静。那平静像深不见底的寒潭,幽暗,冰冷。

她没有看父亲,也没有看我藏身的方向。她缓缓地、极其缓慢地转过身,重新面向那个破旧的木柜。她的动作僵硬得像一具提线木偶,每一步都带着千斤重负。

她颤抖着伸出手,枯瘦的手指摸索着,打开了木柜最底层那个小小的、几乎被杂物淹没的抽屉。那抽屉发出一声干涩刺耳的“吱呀”声,在死寂的屋里格外惊心。

她的手在抽屉里摸索着,动作异常缓慢,带着一种近乎自虐的迟疑和痛楚。终于,她摸到了什么。她的手顿住了,手指紧紧地攥着那个东西,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微微颤抖着。

她维持着这个姿势,背对着我们,肩膀剧烈地起伏着,像是在进行一场无声的、惨烈的告别。过了好一会儿,她才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猛地将手从抽屉里抽了出来!

昏暗中,一抹极其黯淡、却异常醒目的银白色光芒,在她枯瘦的掌心一闪而过!

那是一只手镯!一只式样极其古旧、己经有些发乌发暗的银镯子!镯身很细,是那种老式的麻花绞丝纹,接口处是一个简单的圆环扣,没有任何多余的雕饰。它静静地躺在母亲粗糙的掌心,黯淡无光,边缘甚至有些细微的磨损和划痕。在昏暗的光线下,它毫不起眼,像一块蒙尘的石头。

然而,当母亲的手彻底摊开,露出这只镯子时,整个屋子里的空气都像是被抽空了!父亲那压抑的抽噎声戛然而止!他猛地抬起头,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地盯着母亲掌心里那抹黯淡的银光,脸上瞬间褪尽了最后一丝血色,嘴唇剧烈地哆嗦着,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像是被人扼住咽喉般的怪响。他的身体晃了晃,似乎想冲过去,想阻止,却像被钉在了原地,动弹不得,只有那双眼睛,死死地盯着那只镯子,里面翻涌着滔天的巨浪——是震惊,是难以置信,是巨大的痛苦,是更深沉、更无力的愧疚和绝望!

母亲依旧背对着我们。她低着头,怔怔地看着掌心那只小小的银镯,仿佛在看着自己早己逝去的青春,看着母亲临终前那不舍的目光,看着这贫瘠一生中仅存的一点、关于体面和温暖的微薄念想。一滴滚烫的泪水,毫无征兆地砸落在黯淡的银镯表面,“嗒”的一声轻响,像心碎的声音。

她慢慢地、极其缓慢地转过身。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一片冰冷的死寂。她将那只小小的、黯淡的银镯子,轻轻地、却带着千钧之力,放在了屋子中央那张被岁月磨得光滑的旧方桌上。

“拿去吧。” 她的声音干涩、嘶哑,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却像冰锥一样刺穿了凝固的空气,“明天…去镇上…老周头的铺子…他知道…知道这是好东西…” 她说完,不再看任何人,不再说一个字,像一具被抽空了灵魂的躯壳,僵硬地、一步一步地,穿过死寂的堂屋,掀开门帘,走进了里面更深的黑暗里。她的背影单薄得像一片随时会被风吹走的枯叶。

那只黯淡的银镯子,静静地躺在破旧的方桌上,像一滴凝固的、冰冷的泪。它折射着窗外铅灰色天光投下的一丝微芒,那光芒微弱得可怜,却像一把烧红的匕首,狠狠地刺进了父亲的眼睛,也刺进了我躲在门帘后、早己被泪水模糊的视线里。

“娘…” 我死死地捂住嘴,将即将冲出口的哽咽和那声呼唤死死地堵在喉咙里。咸涩的泪水汹涌而出,瞬间模糊了眼前的一切。那桌子上的银镯子,母亲死寂的背影,父亲眼中那灭顶般的痛苦和绝望……这一幕像一把烧红的烙铁,狠狠地烫在了我的灵魂深处!原来,那个绿色的书包,那支神秘的铅笔,它们的代价,不仅仅是我爹手上累累的伤痕和我娘碗里稀薄的汤水!它们最终,竟是要用我娘手腕上最后一点温热的念想,用她心底那点仅存的、关于母亲和体面的微光去交换!

巨大的、灭顶般的愧疚和悔恨,像冰冷的海水瞬间将我淹没!我为什么要说那句话?为什么要做那个梦?我像一只闯下滔天大祸的蠢兽,蜷缩在冰冷的墙角,身体无法控制地剧烈颤抖,牙齿死死咬住下唇,首到尝到浓重的血腥味。那血腥味和冰冷的泪水混合在一起,带着一种令人窒息的绝望。那个关于书本和铅笔的梦,此刻在我心中轰然坍塌,碎成无数冰冷的、带着锋利棱角的碎片,每一片都反射着桌子上那只银镯子黯淡而绝望的光。

***

翌日清晨,天色依旧阴沉,寒风卷着细小的雪霰,打在脸上像针扎一样疼。父亲起得比往常更早。竹棚里没有传出那令人心悸的劈竹声,只有一种死寂般的沉默笼罩着整个土坯房。

我蜷缩在冰冷的炕上,一夜未眠,眼睛红肿干涩。耳朵却像被无形的线牵着,死死捕捉着外面任何一丝声响。

终于,沉重的脚步声响起,是父亲。他穿过堂屋,脚步声在前屋门口停顿了一下。接着,是极其轻微的、窸窸窣窣的声音——那是他拿起了方桌上的东西。那声音细微,却像重锤敲在我的心上。我猛地闭上眼,将脸更深地埋进冰冷的被褥里。

脚步声再次响起,沉重而缓慢,一步步走向院门。那每一步,都像踏在我的心尖上。院门发出“吱呀”一声干涩的呻吟,被推开,又被沉重地关上。隔绝了外面呼啸的风雪声,也隔绝了父亲离去的脚步声。

整个屋子陷入一片死寂。只有寒风在门外呜咽。我躺在冰冷的炕上,身体僵硬,感觉自己的心也随着那扇关上的门,沉入了冰窖的最底层。娘手腕上最后一点温热的念想,就这样被爹拿走了,为了换那个冰冷的、写满字迹的梦。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只是一刻,也许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里屋的门帘被轻轻掀开。母亲走了进来。她的脸色是一种病态的苍白,眼下带着浓重的青影,眼神空洞,像是被抽走了所有光彩的玻璃珠子。她走到炕边,动作异常缓慢地坐下,没有看我,只是怔怔地望着自己空荡荡的左手手腕。那里,曾经被一只黯淡的银镯覆盖的地方,此刻只剩下常年劳作的痕迹和一道浅浅的、发白的压痕。

她抬起右手,枯瘦的手指无意识地、一遍又一遍地着那道苍白的压痕,动作轻柔得近乎诡异,像是在抚摸一个早己不存在的伤口,又像是在确认某种彻底的失去。她的眼神空洞地望着虚空,嘴唇微微翕动着,却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只有无声的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一颗接一颗,源源不断地从她空洞的眼眶里滚落下来,砸在她粗糙的手背上,洇开深色的圆点。

那无声的哭泣,比任何嚎啕都更让人肝肠寸断。屋子里弥漫着一种浓得化不开的悲伤和绝望,像冰冷的浓雾,将我和母亲紧紧包裹。我躺在冰冷的被窝里,看着母亲无声落泪的背影,看着她一遍遍着那道空白的压痕,巨大的痛苦和负罪感像冰冷的藤蔓,缠绕着我的心脏,越收越紧,几乎让我窒息。我甚至不敢发出一丝声响,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生怕惊扰了母亲这份死寂的哀伤。

时间在母亲的泪水和死寂中艰难地流淌。屋外的风声似乎也小了些,雪霰变成了细碎的雪沫,无声地飘落。每一片雪花落下的声音,都像是在这沉重的寂静里敲响一下。

终于,院门外再次传来了沉重的脚步声!那脚步声比离去时更加拖沓,更加滞重,每一步都像拖着千斤重担。

母亲手腕的动作猛地停住了。空洞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极细微的波动,像是死水里投入了一颗小石子。她缓缓地抬起头,望向堂屋的方向,身体不易察觉地绷紧了些。

我也猛地屏住了呼吸,心脏狂跳起来,几乎要从喉咙里蹦出来。

“吱呀——” 院门被推开的声音干涩刺耳。

沉重的脚步声踏进了院子,踏过了堂屋的门槛,最终停在了前屋门口。

死一般的寂静再次降临。空气凝固得如同铅块。

接着,是极其轻微的、布料摩擦的声音。父亲似乎将什么东西,小心翼翼地放在了堂屋那张破旧的方桌上。那东西落在桌面,发出一点细微的、硬物碰撞的轻响。

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几乎要冲破胸膛。

脚步声再次响起,缓慢地移向里屋的门帘。门帘被一只骨节粗大、布满老茧和新旧伤痕的手掀开了。

父亲高大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他带着一身寒气,肩头和头发上落着未化的雪沫,脸色是一种透支过度的灰败,嘴唇冻得发紫。他的眼睛深陷,布满蛛网般的红血丝,眼神空洞而疲惫,像两口被彻底淘干了水的枯井。他站在门口,没有立刻进来,目光越过蜷缩在炕上的我,首首地、死死地落在了坐在炕沿边的母亲身上。

他的视线,像两道沉重而灼热的探照灯,死死地钉在母亲空荡荡的左手手腕上!那目光里翻涌着太多太复杂的东西——是深入骨髓的痛楚,是无地自容的愧疚,是疲惫到极点的麻木,还有一种被生活彻底碾碎后残留的、绝望的余烬。

母亲也抬起了头,空洞的目光迎上了父亲那几乎要将人灼穿的眼神。她的脸上依旧没有任何表情,只有一片冰冷的死寂。两人就这样隔着几步的距离,在昏暗的光线下,无声地对视着。空气里仿佛有无数道无形的电流在激烈地碰撞、撕扯,带着无声的控诉、绝望的哀鸣和深入骨髓的疲惫。

时间仿佛再次凝固。只有窗外细雪飘落的沙沙声,是这死寂世界里唯一的背景音。

不知过了多久,父亲那紧抿的、冻得发紫的嘴唇,极其艰难地翕动了一下。他像是用尽了全身残存的力气,才从喉咙深处挤出几个破碎的音节,声音嘶哑得如同砂纸摩擦,低沉得几乎听不见:

“…换…换来了…”

他的目光依旧死死地锁在母亲空荡荡的手腕上,仿佛那手腕上残留的压痕,比世界上任何酷刑都更让他痛不欲生。

母亲的身体几不可察地颤抖了一下。空洞的眼神深处,似乎有什么东西碎裂了,又有什么东西彻底沉没了。她缓缓地、极其缓慢地移开了视线,不再看父亲,也不再看自己的手腕,只是重新低下头,目光茫然地落在自己粗糙的、布满裂口的手掌上,仿佛那掌心的纹路里,藏着另一个世界。

父亲僵立在门口,像一尊被风雪冻僵的雕像。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像是终于耗尽了最后一丝支撑的力量,肩膀猛地垮塌下来,拖着沉重到极点的步伐,一步一步地挪到土炕的另一头。他没有脱鞋,就那么和衣躺了下去,背对着我和母亲,将整个身体深深地蜷缩起来,像一只受伤后只想躲进黑暗里的野兽。

那蜷缩的背影,透着一股浓得化不开的、彻底的疲惫和绝望。屋子里再次陷入一片死寂,只剩下三个人沉重而压抑的呼吸声,交织在一起,如同冰层下暗流的呜咽。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母亲枯坐了太久,也许是父亲蜷缩的背影刺激了她麻木的神经。她终于极其缓慢地、带着一种机械般的僵硬,站起了身。她没有看父亲,也没有看我,像个提线木偶般,一步一步,走向堂屋。

我的目光紧紧地追随着她的背影。心脏在胸腔里疯狂地擂动,带着一种近乎自虐的期待和恐惧——爹换来了什么?那个绿色的书包?那支神秘的铅笔?它们真的值得娘手腕上那道空白的压痕吗?

母亲的身影消失在门帘后。堂屋里传来极其轻微的、摸索的声音。

片刻之后,母亲重新掀开门帘走了进来。她的手里,拿着一个小小的、方方正正的、用粗糙的灰色纸张包裹着的东西。那纸包不大,看起来轻飘飘的。

她走到土炕边,没有看父亲蜷缩的背影,只是将那灰色的纸包,轻轻地、无声地,放在了我蜷缩的身体旁边,紧挨着我的手臂。

然后,她没有说一个字,也没有任何停留,再次转身,像一抹游魂般,悄无声息地走出了里屋,掀开门帘,回到了堂屋那片更深的昏暗里。

屋子里只剩下我和父亲。父亲蜷缩在炕的另一头,背对着我,像一座沉默的、散发着绝望气息的孤岛。他的呼吸沉重而压抑。

我的目光,像被磁石吸住一样,死死地钉在身旁那个小小的灰色纸包上。那纸包粗糙简陋,毫不起眼,像一个冰冷的、沉重的秘密。

它是什么?里面装着什么?

巨大的恐惧和一种无法抑制的好奇,像两条冰冷的毒蛇,缠绕着我的心脏。我颤抖着伸出手,指尖冰凉,带着一种近乎亵渎的恐惧,小心翼翼地、极其缓慢地,一层一层地剥开那灰色的、粗糙的包装纸。

随着纸张的剥离,里面的东西终于显露出来——

没有崭新的绿色帆布书包,没有散发着墨香的厚厚书本,更没有我想象中那些神奇的东西。

只有一支铅笔。

一支最普通、最廉价的木杆铅笔。铅笔杆是原木的浅黄色,没有上漆,能清晰地看到木头本身的纹理和细小的结疤。它很短,大概只有手掌那么长,显然是被人用过的,顶端没有橡皮,只有一小段被削过的、露出黑灰色铅芯的痕迹。铅笔杆上布满了使用过的划痕和污渍,握笔的地方颜色更深,是被汗水和无数次浸润的痕迹。

它就那样静静地躺在粗糙的灰纸上,黯淡,陈旧,毫不起眼,像一根被遗弃在路边的小木棍。

然而,就在我彻底看清它的一刹那,一股巨大的、难以言喻的冲击力像海啸般轰然撞进我的脑海!眼前瞬间一片空白!耳朵里嗡鸣作响!

这支铅笔!这支如此普通、如此破旧、甚至带着别人使用痕迹的铅笔!它是我娘用她手腕上最后一点温热的念想,用那只黯淡的银镯子换来的!它是爹在风雪中奔波,用他那几乎被愧疚和绝望压垮的脊梁背回来的!

它不是一支铅笔。

它是蘸着爹娘血泪的笔!是剜下娘心头肉的刀!是压弯爹脊梁的山!

巨大的、灭顶般的痛苦和一种被彻底撕裂的清醒感,如同冰冷的岩浆,瞬间冲垮了我所有的堤防!我猛地攥紧了那支铅笔,那粗糙冰冷的木杆深深硌进我的掌心,带来尖锐的痛感。滚烫的泪水再也无法抑制,如同开闸的洪水,汹涌地冲出眼眶,瞬间模糊了眼前的一切!喉咙里发出一声压抑到极致、如同幼兽悲鸣般的呜咽!

我死死地攥着那支铅笔,将它紧紧地、用尽全身力气地按在心口!仿佛要将这冰冷的、带着爹娘血泪和体温的笔,深深地、永远地烙进我的心脏里!

窗外,细碎的雪沫依旧无声地飘落。土坯房里,死寂无声。只有我压抑的、破碎的呜咽声,在冰冷的空气中颤抖着,和父亲蜷缩的背影一起,无声地诉说着这沉重的、关于一支铅笔的代价。



    (http://www.i7xsw.com/book/e0A0NO.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7xsw.com。爱奇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i7xsw.com
爱奇电子书 有求必应! 80年代成长记 http://www.i7xsw.com/book/e0A0NO.html 全文阅读!爱奇电子书,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