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山东烟台的依依爸妈和依依弟弟小伟开启了他们艰辛生活。
清晨五点,烟台的天刚蒙蒙亮,海风裹挟着咸湿的气息穿过老旧的居民区。
依依妈妈揉了揉酸痛的腰背,轻手轻脚地从折叠床上爬起来,生怕吵醒还在熟睡的丈夫和儿子。
出租屋只有十五平米,一张双人床和一张折叠床几乎占满了整个空间,墙角堆着从老家带来的几个编织袋,里面装着他们全部的家当。
"依依妈妈,几点了?"依依爸爸迷迷糊糊地问,声音里还带着睡意。
"五点了,得去店里准备了。"依依妈妈压低声音回答,一边往身上套那件洗得发白的格子衬衫。这是她最体面的一件衣服,专门为了在早餐店干活买的。
依依爸爸叹了口气,也跟着起身。他们来烟台己经一周了,投靠依依妈妈的表姐刘芳。刘芳和丈夫在居民区开了家早餐店,卖豆浆、油条和包子,生意不错,正缺人手。
"小伟,起床了。"依依爸爸轻轻推了推睡在折叠床上的儿子。十六岁的邵小伟翻了个身,嘟囔了一句什么,又沉沉睡去。
"让他再睡会儿吧,孩子昨天跑了一天找工作。"依依妈妈心疼地说,给儿子掖了掖被角。
夫妻俩轻手轻脚地洗漱完毕,出门时天边才泛起鱼肚白。六月的烟台清晨还有些凉意,依依妈妈不禁打了个哆嗦。
"表姐说今天要教我做包子馅。"依依妈妈边走边说,语气里既有期待又有忐忑,"我在家也就包个饺子,不知道能不能学会。"
依依爸爸拍拍妻子的肩膀:"你手巧,肯定行。咱们好好干,等攒够钱,说不定也能开个小店。"
早餐店离出租屋不远,步行十分钟就到。远远地,依依妈妈就看到表姐刘芳己经在店里忙活了,蒸笼冒着腾腾热气,油锅里的油条滋滋作响。
"来了?"刘芳抬头招呼,"今天教你调馅,得抓紧,",七点就开始上人了。"
依依妈妈赶紧洗手系围裙,跟着表姐进了后厨。刘芳动作麻利地剁肉、切菜、拌料,一边做一边讲解。依依妈妈全神贯注地听着,生怕漏掉一个细节。
"盐要这样放,顺时针搅,肉才会上劲。"刘芳示范着,"学这个不难。"
前厅,依依爸爸己经熟练地摆好了桌椅,开始和面准备炸油条。他虽然话不多,干活还算有眼力,刘芳丈夫老张对他很满意。
"依依爸爸,面和得不错啊,有筋道。"老张检查了一下面团,赞许地点点头。
依依爸爸憨厚地笑了笑:"在家也常做面食,就是没您这手艺。"
随着天色渐亮,顾客陆续上门。依依妈妈紧张地站在收银台后,学着招呼客人、算账找零。有个老太太要了豆浆和包子,依依妈妈手忙脚乱差点找错太要了豆浆和包子,依依妈妈手忙脚乱差点找错钱。
"别急,慢慢来。"刘芳小声提醒,"城里人赶时间,但你越慌越容易出错。"
忙碌的早晨过去,九点多客流才渐渐减少。依依妈妈终于能喘口气,这才发现腰酸背痛,脚底板像针扎一样疼。
"累了吧?"刘芳递给她一杯水,"刚开始都这样,过几天就习惯了。"
依依妈妈感激地接过水杯:"表姐,真是谢谢你们。要不是你们帮忙,我们一家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刘芳摆摆手:"亲戚之间不说这个。对了,小伟工作找得怎么样了?"
"昨天去了几家,都说他年龄小,没经验。"依依妈妈愁眉不展,"实在不行,让他先跟着我们在店里帮忙?"
"店里不缺人手了。"刘芳想了想,"我问问老张,他有个朋友在电子厂当车间主任,看能不能安排。"
中午回到出租屋,邵小伟己经起床了,正坐在床边翻看报纸。见父母回来,他赶紧放下报纸:"爸,妈,我煮了面条。"
依依妈妈看着桌上那碗煮得有点烂的面条,眼眶一热。在家时,儿子不做这些,现在居然会做饭了。
"好吃。"依依爸爸大口吃着,尽管面条没什么味道,"儿子长大了。"
下午,老张带来了好消息,电子厂那边同意让小伟去试试,明天就可以去面试。
"工资不高,一个月三千五,包吃住,加班有加班费。"老张说,"就是活累,流水线上不停手。"
依依妈妈又喜又忧:"小伟才十六,能行吗?"
"妈,我能行!"邵小伟突然开口,眼睛亮亮的,"我去试试吧"
依依妈妈和依依爸爸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无奈和心疼。儿子贪玩不爱学习念完小学就不去了,家里穷也就没有多劝,以至于不上学后和狐朋狗友走了歪路,不得不为了躲灾,离开东北老家出来打工。
"那就试试吧。"依依爸爸最终说,"不行就回来。"
(http://www.i7xsw.com/book/N0n0NA.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7xsw.com。爱奇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i7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