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3章 秦序和武擂

爱奇电子书 更新最快! 神豪之路:从打赏开始 http://www.i7xsw.com/book/CnCiNC.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秦序:双料硕士的星际轨道师

秦序,32 岁,拥有航天工程与物理学双硕士学位,曾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担任轨道计算工程师,参与过嫦娥系列探测器的地月转移轨道设计。他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个特殊的模型 —— 用 3D 打印技术还原的火星 - 地球霍曼转移轨道,每一个变轨节点都标注着精确的推进剂消耗数据。当招募公告发布时,他正在新疆天文台调试射电望远镜,为火星探测器的深空通讯做信号校准实验。

在自荐信中,秦序附上了一段编程演示视频:他开发的 AI 算法能将星舰的燃料消耗预测误差控制在 0.3% 以内,这一精度远超 NASA 现有系统。“传统轨道计算依赖预设参数,但火星任务需要动态调整。” 他在视频里展示着算法的神经网络模型,“这个模型融合了太阳风预测、星际尘埃分布等 128 个变量,能在飞行中实时优化航线。”

更引人注目的是他在机械维修领域的跨界能力。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模拟失重水槽中,秦序曾用单手完成过空间站舱外设备的拆装 —— 这源于他在大学期间参加的机器人格斗比赛,那段经历让他对机械结构有着超乎常人的空间想象力。他提交的专利申请中,有一项 “轨道修正发动机的快速诊断模块”,能将故障排查时间从 4 小时缩短至 27 分钟。

武擂:从航天员教练到星际机械师

与秦序的轨道计算背景不同,35 岁的武擂带着一身 “硬技能” 出现在报名系统中。作为前空军特级飞行员,他曾在离心机训练中承受过 9G 过载,手指上至今留着在失重水槽中训练时被金属划伤的疤痕。更引人注目的是他在航天工程领域的实践经验 —— 参与过天宫空间站机械臂的维护升级,能在虚拟环境中用 0.1 毫米的精度完成舱外设备拆装。

武擂的申请资料里夹着一份特殊证明:他在西伯利亚极寒地带完成的 “全地形机器人维修” 考核记录。零下 50℃的环境中,他仅用便携式工具就修复了冻土中故障的钻探设备。“火星表面的风速可达 180 公里 / 小时,” 他在面试视频中展示着自己设计的防风机械手套,“这种碳纤维与记忆金属的复合材料,能在 - 120℃到 + 80℃的区间内保持操作灵活性。”

当秦序在天文台调试射电望远镜时,武擂正在北京郊区的模拟火星基地进行舱外行走训练。两人的申请资料在筛选系统中自动匹配 ——AI 评估显示,他们的技能组合能覆盖火星任务中 72% 的技术需求。评审委员会特别注意到,他们曾在一次航天技术论坛上有过合作:秦序的轨道计算模型需要武擂设计的机械臂进行太空校准,这种技术互补性在长期太空任务中至关重要。

在提交申请的截止日当晚,秦序收到了武擂发来的信息,附件是他绘制的星舰发动机舱布局改良图,其中特别标注了如何优化推进剂管路以匹配秦序的轨道计算模型。“期待你的算法能让星舰少走弯路,” 武擂在信息里写道,“而我的扳手会确保每个变轨节点的机械部件万无一失。” 秦序看着电脑屏幕上的轨道模型,想象着两人在星舰驾驶舱里协同工作的场景 —— 一个负责用数学公式丈量星际距离,一个用机械知识确保每一次推进精准无误,窗外的银河仿佛因这场跨越屏幕的合作,而显得不再遥远。



    (http://www.i7xsw.com/book/CnCiNC.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7xsw.com。爱奇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i7xsw.com
爱奇电子书 有求必应! 神豪之路:从打赏开始 http://www.i7xsw.com/book/CnCiNC.html 全文阅读!爱奇电子书,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