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第一缕晨光刺破云层,闪播官网首页突然被一段 60 秒的动态海报占据。画面中,苗绣银针在月光下划出银色弧线,瞬间幻化成谍战场景里闪烁的密码,最后定格在 “《匠魂?绣影迷踪》—— 非遗新生,光影启幕” 的烫金字幕。背景音里,苗家古调与电子音乐交织,鼓点声如同心跳般震颤着耳膜。与此同时,各大社交媒体平台的开屏广告同步更新,# 黄絮首部非遗电影 #的话题像野火般在网络蔓延。
“这特效绝了!”“苗绣还能这么玩?”“跪求定档日期!” 评论区瞬间被挤爆,转发量在半小时内突破百万。顾晗盯着实时数据大屏,茶水在杯口泛起细密的涟漪。他特意将预告片的发布时间选在非遗首播黄金时段,当屏幕里的苗绣特写与首播间正在展示的真实绣品交替出现时,在线观看人数飙升至历史新高。技术部的工程师们在后台欢呼击掌,而顾晗的眉头却始终紧锁 —— 他知道,流量的狂欢背后,是文化传承与商业市场的艰难平衡。
与此同时,黄絮正在导演组会议上大发雷霆。她将剧本重重摔在桌上,震得水杯里的茶水溅出,“这个预告完全掩盖了非遗的内核!” 她指着电脑屏幕上武侠化的苗绣打斗片段,银铃铛随着动作叮当作响,“观众记住的是特效,不是针法!这样下去,非遗就成了博眼球的工具!” 副导演小心翼翼地开口:“但市场部说这种风格最能吸引年轻群体...”“那我们和那些蹭热度的商业片有什么区别?” 黄絮的声音在空旷的会议室回响,眼神里满是对艺术纯粹性的执着,“我们拍的是非遗,不是流水线产品!”
选角工作就在这样的争议声中拉开帷幕。为了确保专业性,顾晗特意在闪播内部开辟 “非遗演员训练营”。训练营里,檀香萦绕,苏绣、木雕等领域的大师们亲自授课。试镜现场,年轻演员们穿着传统服饰,在绣架与木雕工作台前笨拙地比划,摄像机全程记录下他们的学习过程。
“停!” 黄絮突然叫停试镜,镜头里,某流量明星捏着绣针的手指明显在颤抖,连绣布都拿得歪歪扭扭。“你连拿针的姿势都是错的!” 黄絮快步上前,夺过绣架,现场演示破线绣的正确手法,银丝在她指间仿佛有了生命,“非遗不是道具,每个动作都承载着百年的传承。你这样的态度,是对这些古老技艺的亵渎!” 该明星的经纪人立刻站出来,脸上堆着笑:“黄导,我们家艺人档期很满,能不能通融一下,后续可以加强训练...”“下一个。” 黄絮头也不回地打断,眼神里满是失望。
争议最大的当属苗绣老奶奶的角色。各大影视公司纷纷推荐知名老戏骨,其中不乏拿过国际影后的资深演员。这些演员们的简历上,获奖记录密密麻麻,表演经验丰富得无可挑剔。但黄絮却坚持让真正的苗绣传承人出镜:“她的眼神里有故事,那是演不出来的。那些老戏骨就算演技再好,也演不出那份刻在骨子里的热爱与坚守。” 这一决定遭到资方强烈反对,某投资人在电话里咆哮:“没有票房保障的素人?你想让电影血本无归吗?我们投了这么多钱,可不是为了冒险!”
顾晗连夜飞往贵州。飞机穿越层层云海,他的脑海里不断浮现出李阿婆在火塘边刺绣的模样。下了飞机,又换乘汽车在蜿蜒的山路上颠簸许久,终于抵达那个熟悉的苗寨。夜幕中,火塘的火光摇曳,李阿婆布满裂口的手轻轻抚摸着崭新的剧本,声音有些颤抖:“娃,我怕演不好,给咱苗绣丢脸。我这辈子就只会绣花,没上过镜头...” 顾晗握住她粗糙却温暖的手,语气坚定:“您只要做自己,就是最好的演员。电影需要的,就是这份最真实的传承。” 回程路上,他收到黄絮发来的消息:“我在首播间看了她的绣品展示,那双眼睛... 就她了。” 短短几字,却让顾晗长舒一口气。
选角名单公布当天,微博热搜前十占了七席。当 “苗绣传承人李阿婆首登大银幕” 的词条冲上榜首时,质疑声也随之而来。某知名影评人在公众号发文:“用素人当主角?这是对电影艺术的不尊重!电影是一门专业的艺术,不是随便找个人就能驾驭的!” 文章一经发布,转发量迅速破万,评论区里,支持与反对的声音吵得不可开交。但很快,李阿婆在试妆间的花絮视频反转舆论 —— 镜头里,她坐在镜子前,任由化妆师为她盘起银饰头饰,眼神里流淌着的骄傲与期待,让无数网友泪目。“这眼神,比任何演技都动人!”“突然好期待这部电影!” 评论风向迅速转变。
此时的闪播总部,一场暗流正在涌动。董欣宇的旧部勾结外部水军,在各大论坛发布 “非遗电影只是资本噱头” 的帖子,还附上所谓 “内幕消息”:“选角根本不专业,就是为了省钱!那些流量明星被淘汰,是因为不愿意接受低价片酬!” 帖子里,还配上了断章取义的截图,试图误导大众。黄絮得知后,首接在首播中展示选角培训的完整视频:“我们花了 28 天,让每个演员掌握至少三项非遗基础技艺。” 镜头扫过训练室,某当红小生正在专注地雕刻木雕,木屑落在他认真的眉眼间;一位小花旦则在绣架前,反复练习着针法,手指被绣针扎出了血也浑然不觉。
选角工作接近尾声时,顾晗收到竞争对手的新动向 —— 对方的非遗纪录片提前定档,甚至邀请到了三位院士级别的文化学者站台。发布会上,竞争对手的负责人言辞犀利:“真正的非遗传承需要严谨的学术态度,而不是娱乐化的改编!” 消息传来,闪播的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市场部总监焦虑地分析着数据:“如果他们先上映,我们的市场份额肯定会受到影响!”
黄絮却异常冷静,她将最新剪辑的试镜片段投影在会议室。画面里,李阿婆第一次面对镜头,手绣的动作虽然略显僵硬,眼中却有光芒在闪烁;年轻演员们经过训练,也能熟练地展示非遗技艺,动作里透着一股认真劲儿。“他们拍的是文化,我们拍的是传承。” 黄絮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当李阿婆的手触摸到那些银针,当年轻演员们为了一个动作反复练习,这就是最好的反击。我们传递的,是跨越千年的匠心。”
夜幕降临,顾晗站在闪播总部的落地窗前,望着城市的万家灯火。手机突然震动,是黄絮发来的消息:“开机仪式准备得如何?我要让所有人记住,这部电影不是开始,而是非遗新生的序章。” 他回复:“苗寨的火塘己经备好,就等您点燃这把火。” 窗外,夜空中的星星点点,恰似无数非遗文化的火种,等待着在光影的世界里,绽放出最璀璨的光芒。而此刻,关于这部非遗电影的故事,才刚刚开始书写。
(http://www.i7xsw.com/book/CnCiNC.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7xsw.com。爱奇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i7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