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修炼中的谭冽,无意中进入了顿悟的境界,此时他的内心一片喜乐,所有的负面情绪仿佛在这上刻都烟消云散了。
虽然他没有感到自己的身体有什么变化,但是明显感到自己的精神力(或者灵魂力在不断的增强)。
随着精神力的增加,他对修炼的认识也上了一个台阶。
以前自己的修炼,主要是以炼体为主,因为武道修行,本来就是突破自己肉身力量的限制而求道的一种方式。
但是,人的肉体只是承载灵魂的一个容器,这个容器再强,最后起决定性的东西也终是容器里的东西。
这个道理,其实他的老师周亚子曾经向他讲述过。
那是有一次,谭冽面对高自己一个境界的兽人,利用地利斩杀对方回来后。
在与老师交流这次试练的心得时,老师在总结时问他说:“这次试练,你最大的收获并不是境界的提升,而是战经验的提升。你对今后自己的武道修行的方向有什么样的领悟呢?”
“我觉得,境界不是绝对的,如果能利用好自己的各种优势,往往能在实战中发挥出更强的战斗力。看来我今后除了要勤加修炼,提升自己的武道境界以外,还得根据自己的优势开发出一些战斗技巧和战术之类的东西才行。”谭冽想了想认真的说。
听了这话后,周亚子非常高兴:“你能想到这一点,为师心甚慰。”
“我年轻的时候,和一些朋友迷恋遗迹探险。有一次,我们在一个上古遗迹中,找到了一篇上古经文的残篇,由于时间久远,经文的前面和后面的部己经不可辨识,但是中间有一段文却是可以看清楚的。”
“这段文字是用车轮、容器、房子作比喻,来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当时,我们所有人都认为,这个经典应该是一部哲学方面的经典。对我们这些立场成为武圣的天之骄子来说,这些哲学方面的东西对我们来说没有太多兴趣,但出于探索上古遗迹收获的考虑,我们还是把这份残经手抄了一份。”
“但是探险回来以后,我就把那份手抄的残经束之高阁了。”
“后来,在我突破武皇时,多次突破失败,心灰意冷的我,甚至辞去了学院院长的职务,准备回到家乡养老。”
“在收拾自己的东西的时候,又看到了我手抄的那份经文。武王境界的我看这些经文的时候,仿佛被一柄大锤锤在灵魂上,我这一刻对‘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而这时,困扰我突破的武皇境界的瓶颈居然一瞬间就破裂了。原来,武皇以上的境界,修炼的就不是身体,身体本身只是一个容器,可以看作是利,而真正有用的是身体里的无,也就是灵魂,或者说是精神,这才是最有用的。我言尽于此,你自己好好体会吧!”
此后,谭冽也把这个经文的手抄本拿来研究了一段时间,却没有什么收获。他去问老师为什么会是这样的,老师对他说,可能是你的机缘未到吧!
而现在,在修炼“三坛海会大神真形图”时,他在顿悟的状态下,他对那个经文的“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的身体,只是一个灵魂的容器,它的强大,只能是看着这个容器的空间会越来越大,这个容器的‘利’会越来越大。但是,这个容器再大,容器中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容器里的东西越多,容器里的东西的质量越高,它的用处就越大,这就是无之以为用吧!”
修炼中的谭冽,越想觉得越有道理:“灵魂的强大,可以让人突破肉体的限制,更好的运用天地间的能量。武皇的境界,其实就是一个由利到用的分水岭。人们都说武圣境界是凡与超凡之别,其实武皇境界的时候就己经是凡超之别了,只不过圣开发出了识海之后,这个区别更明显了。”
想到这里,谭冽更用心去体会修炼中的各种感受,他突然想明白了一件事情,这个“三坛海会大神真形图”的修炼,肯定是以修炼精神为主,而且他大胆的猜测,修炼精神(或者说灵魂)一道,最终的目的就是成神。而观想真形图可能和“念师默像法”的目的差不多,在观想中与师傅(神)的精神相通,从而得到一些精神上的成就。这可能就是“三坛海会大神真形图”的修炼目的所在吧,传法可能在修炼入门后才会进行。
想到这些,他把自己的全部身心沉入到观想和修炼之中,这样过了几个时辰后,当谭冽感到自己身体开始快速虚弱时,一股能量从他观想的“三坛海会大神真形图”中射入他的眉心间的祖窍穴。这时,谭冽感觉自己的修炼应该是入门了。
(http://www.i7xsw.com/book/CnAiAx.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7xsw.com。爱奇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i7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