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章 亭长的日常

爱奇电子书 更新最快! 边烽:一个汉朝亭长的卷宗 http://www.i7xsw.com/book/Cn0eAn.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上谷郡的秋风,总是来得又早又硬。才刚入八月,那风里就带上了刀子,刮在人脸上,像是后娘抡起的巴掌,疼得实在。风里卷着沙土,还有不知从哪儿吹来的枯草败叶,打着旋儿,呜呜地响,像是远方战场上传来的鬼哭。

我叫张默,表字少言。人如其名,话不多。三十出头的年纪,在这沮阳县城外十五里的阳关亭,当了快六年的亭长。

亭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搁在朝廷诸公眼里,怕是比蝼蚁还不如;可在这方圆十里八乡,我张默跺跺脚,地面也得颤三颤——当然,这多半是风刮的。按大汉律令,十里一亭,亭有长。我的差事,就是管好这十里地界:迎来送往,传递邮书,缉拿盗贼,调解个家长里短,偶尔还得帮着县里催催赋税徭役。芝麻绿豆大的官,操着卖白粉的心。

阳关亭,名字倒挺敞亮,其实就是个夯土筑的高台子,上面有个简陋的望楼,下面两间土坯房,一间我办公加住人,另一间给手下两个亭卒和一个求盗(负责治安的小吏)歇脚。亭外有个小小的院子,拿荆棘篱笆围着,养了几只鸡,我婆娘阿莲还开了块小菜地。

这地方,往北看,是连绵起伏的燕山余脉,灰扑扑的,像是巨兽的脊背。再往远了,越过那道隐约可见的长城线,就是匈奴人的地界了。说不清什么时候,那边就会冒起一股烟,或者传来一阵马蹄声。所以,我们这儿,叫边郡。

边郡的日子,就像这上谷的秋风,硬,且熬人。

卯时,天刚蒙蒙亮,冷得人首哆嗦。我被尿憋醒,摸索着爬起来。婆娘阿莲己经点亮了那盏昏暗的油灯,正在灶台边忙活。灯苗跳动,映着她略显憔悴的脸。

“当家的,醒啦?锅里煮了粟米粥,还有两个烤饼。” 阿莲的声音带着刚睡醒的沙哑。

“嗯。” 我应了一声,披上那件补了又补的旧袍子,趿拉着鞋走到院里。秋风一灌,尿意更急。方便完了,打了个冷颤,感觉骨头缝里都透着凉气。

回到屋里,粟米粥的香气混着柴火味,总算让人觉得活过来了点。老娘也起来了,坐在炕边咳嗽。她年轻时劳累太过,落下病根,一到秋冬就犯。

“娘,今天觉得咋样?” 我凑过去问。

“还行,还行,死不了。” 老娘摆摆手,“默儿,你那差事,当心着点。如今这世道……” 她没说下去,又咳嗽起来。

我心里明白她的意思。当今圣上,雄才大略,年号都换了好几个了,从建元、元光、元朔,到现在的元狩。听说大将军卫青和骠骑将军霍去病,把匈奴人打得落花流水,都打到瀚海那边去了,封狼居胥,威风得很。长安城里的捷报,一封接一封,像雪片似的。

可对我们这些边地的小民来说,威风是朝廷的,是将军们的,我们感受到的,更多是征兵、加税、徭役。每场大捷背后,都是无数像我们这样的家庭,送走了儿子、丈夫、兄弟,然后默默勒紧裤腰带,缴纳那些名目繁多的“助军钱”、“口赋”、“算赋”。

就像戏文里唱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话也不知道是谁说的,真他娘的有道理。

早饭很简单,一人一碗稠粥,一个烤得硬邦邦的饼子。我三两口扒拉完,抹了抹嘴,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

亭卒王老五和李二狗,还有那个新来的求盗赵三,己经在院子里等着了。王老五是个老兵痞,以前跟过军,据说上过真刀真枪的战场,后来伤了腿才退下来。李二狗年轻些,机灵,但有点油滑。赵三是个闷葫芦,据说是县尉的小舅子,塞到这儿来的,干活不怎么上心。

“亭长,早!” 三人有气无力地打招呼。

“嗯,都吃了吗?” 我问。

“吃了吃了,嫂子给留了。” 王老五揉着眼睛,打了个哈欠,“今儿有啥事?”

“老规矩,” 我说,“老五,你带二狗去东边那条道上巡一圈,看看有没有可疑的人。赵三,你跟我守着亭子,整理下昨天的文书,顺便把兵器擦一擦。”

“得嘞!” 王老五应着,招呼李二狗去了。

赵三慢吞吞地从墙角拿起他的环首刀和一面小盾,找了块破布,心不在焉地擦着。

我走进办公那间屋。说是办公,其实也就是一张破旧的木案,上面堆着些竹简、木牍,还有几支秃了毛的笔和一方砚台。墙上挂着一幅本县的简图,是我自己画的,歪歪扭扭。

今天的头一件事,是处理昨天留下的一桩纠纷。邻村的刘老汉和张屠户,为了几只鸡吵翻了天。刘老汉说张屠户家的狗咬死了他三只下蛋的老母鸡,张屠户不认,反说刘老汉的鸡总跑到他家院里刨食,赶都赶不走。

这种事,一年到头没有一百桩也有八十桩。清官难断家务事,我这亭长更难断鸡毛蒜皮事。但我得上报给县里,写个简单的“牒”,说明情况。

我拿起一卷半旧的竹简,蘸了点墨,开始写。汉隶写起来慢,还得想着措辞。不能太偏袒一方,也不能显得我这个亭长无能,连这点小事都摆不平。写了半天,无非是“据查”、“双方各执一词”、“己做调解”之类的官样文章。写完,感觉手腕都酸了。

刚放下笔,外面传来一阵喧哗。

“亭长!亭长!” 李二狗气喘吁吁地跑进来,“不好了!西边桥头那边,有、有两个人打起来了!”

我皱了皱眉。“什么人?为啥打架?”

“好像是……一个贩私盐的,跟一个……好像是县里派下来查盐的吏员!” 李二狗喘着粗气说,“打得头破血流的!”

贩私盐?查盐的吏员?我心里咯噔一下。这事儿可比鸡毛蒜皮麻烦多了。

自从朝廷搞了盐铁官营,不准私人买卖盐铁,这私下里偷偷摸摸贩盐的就没断过。官府抓得也紧,前阵子听说县里专门成立了个什么盐铁曹,派人到处查。没想到今天撞到我这儿来了。

“走,去看看!” 我抓起佩刀,招呼上赵三,“把家伙都带上!”

我们仨急匆匆往西边赶。还没到桥头,就听见有人在叫骂,有人在呻吟。

到了现场一看,果然。一个穿着短打、五大三粗的汉子,满脸是血,瘫坐在地上,旁边散落着几个破了的瓦罐,白花花的盐撒了一地。另一个穿着青色袍服、戴着小帽的人,捂着胳膊,脸色铁青,正指着地上的汉子破口大骂:“刁民!竟敢殴打朝廷命官!反了你了!”

旁边围了些看热闹的乡民,指指点点。

我一看那青袍小吏的服色,心里就有数了,多半是县里盐铁曹的人。这下难办了。

“都住手!” 我上前一步,沉声喝道,“怎么回事?!”

那青袍小吏见了我,认出我的亭长服饰,气焰稍微收敛了点,但依旧怒气冲冲:“张亭长?你来得正好!这刁民贩运私盐,被我撞见,非但不束手就擒,还敢动手伤人!你看我的胳膊!” 他撸起袖子,上面果然有几道血痕。

地上的汉子也挣扎着喊冤:“是他先动手的!我的盐罐子都被他打碎了!他还想抢我的钱!”

“一派胡言!” 小吏斥道,“我是奉命查缉私盐,岂会抢你那点臭钱?”

我看了看地上的盐,又看了看两人,心里大致明白了七八分。多半是这小吏查到了私盐贩子,想要勒索点好处,结果价钱没谈拢,或者贩子不肯给,就动起手来了。这种事,在官场里,不算新鲜。

可现在,一个是违法的私盐贩子,一个是代表官府的吏员,吏员还受了伤,这事就不能和稀泥了。

“你叫什么名字?哪里人?” 我先问那地上的汉子。

“俺叫陈大,邻县的……” 汉子有气无力地说。

“你贩私盐,可知罪?”

陈大低下头,不说话了。贩私盐是事实,抵赖不了。

我又转向那小吏:“这位……上吏如何称呼?可有凭证?”

小吏从怀里掏出一块木牌,在我面前晃了晃:“县盐铁曹,佐吏,马平。奉曹掾之命,巡查本县私盐贩售。”

我点了点头。人证物证都在,这事得按规矩办。

“好了,” 我对众人说,“既然事情清楚,按照律令,贩私盐者,没收货物,人要带回县里审问。这位马佐吏,你也受伤了,先跟我回亭里包扎一下,我再派人护送你回县城。”

马平似乎还想说什么,但看了看围观的百姓,又看了看我和旁边的赵三,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陈大,你自己起来,还是我们帮你?” 我看着地上的私盐贩子。

陈大叹了口气,挣扎着站起来,脸上血污混着泥土,眼神里满是绝望。

我让李二狗看着陈大,又让王老五去把地上的盐尽量收拾一下,虽然是私盐,但也是物证,而且,盐这东西金贵,糟蹋了可惜,自己则陪着马平往亭子走。赵三依旧像个影子跟在后面。

走在路上,马平还在愤愤不平:“张亭长,这等刁民,就该严惩!如今圣上励精图治,严法度,肃纲纪,总有些不识好歹之徒,以身试法!要我说,就该……”

我没怎么搭理他的长篇大论,心里却在想另一件事:这盐铁官营,把原本靠此为生的小商贩逼得走投无路,铤而走险。抓了一个陈大,还有没有李大、王大?朝廷的政令,到了下面,究竟是福是祸?

回到亭里,我让阿莲找了些干净的布条和草药,给马平简单包扎了下胳膊。马平大概也觉得在我这儿待着没什么油水可捞,急着要回县里去报功或者说告状,我便让王老五和李二狗押着陈大,一道护送马平回沮阳县城。

临走前,我看着被绳子捆着的陈大,他那张绝望的脸,在我脑子里挥之不去。我知道,他这一去,怕是凶多吉少。就算不死,也得脱层皮,家当估计全完了。

送走了他们,亭子里又恢复了平静,只剩下我和闷葫芦赵三。

太阳渐渐升高,秋日的阳光照在身上,却没什么暖意。风还在呜呜地吹。

我坐在木案前,看着那卷写了一半的关于鸡毛蒜皮的“牒”,突然觉得有点讽刺。刚才那场冲突,贩私盐,殴打官吏,这才是真正可能上达天听的大事。而我这个亭长,能做的,似乎也只是按照规矩,把人送上去。

至于陈大的死活,马平的功过,盐铁政策的利弊……这些,都不是我一个小小的亭长该操心,也操心不了的。

我叹了口气,重新拿起笔。还得把这鸡的事儿写完。生活,总得继续。

然而,我隐隐有种预感,像今天这样的“麻烦事”,恐怕只会越来越多。这世道,也许真的要变了。只是不知道,变得是好是坏。



    (http://www.i7xsw.com/book/Cn0eAn.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7xsw.com。爱奇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i7xsw.com
爱奇电子书 有求必应! 边烽:一个汉朝亭长的卷宗 http://www.i7xsw.com/book/Cn0eAn.html 全文阅读!爱奇电子书,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