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社第一次例会那天,齐默在教室门口徘徊了足足五分钟。
"我到底为什么要来?"她盯着手中的入社申请表,指尖微微发颤。表格上"推荐人"一栏空白着,但她心里清楚,那个名字呼之欲出——叶斯琛。
教室里传来阵阵笑声和讨论声,齐默深吸一口气,推开了门。
三十多双眼睛齐刷刷转向她,其中包括那双她这几天刻意躲避的、湖水般的眼睛。叶斯琛坐在第三排靠窗的位置,手里转着一支钢笔,在看到她的瞬间,钢笔"啪"地掉在了桌上。
"新社员?欢迎!"讲台前的学姐热情招呼,"随便找个位置坐吧。"
齐默低着头快步走向后排,却在经过第三排时被一条突然伸出的腿拦住了去路。
"真巧。"叶斯琛仰起脸,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笑,"我还以为你对'自以为是的人'和'多管闲事'的聚集地没兴趣。"
齐默咬了咬下唇,"我只是喜欢读书。"
"是吗?"叶斯琛收回腿,做了个"请便"的手势,"那希望你能忍受接下来一个小时的'自以为是'。"
齐默径首走到最后一排坐下,心跳如擂鼓。她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如此在意这个才见过两次面的男生的话。更不明白为什么在看到他填写文学社申请表后,自己会鬼使神差地也报了名。
例会开始后,社长宣布了本学期的主要活动:读书分享会、写作工作坊和期末的校园文学刊物编辑工作。
"下周三的第一次读书分享会,我们讨论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社长推了推眼镜,"请各位提前准备十分钟左右的发言,谈谈你对书中死亡主题的理解。"
齐默悄悄松了口气。这本书她读过三遍,几乎能背出某些段落。她翻开笔记本,开始草拟发言要点,却听到前排传来叶斯琛的声音:
"社长,能否换一本书?《挪威的森林》太过流行,缺乏讨论深度。"
教室里一片哗然。齐默抬起头,正好看到叶斯琛侧脸的轮廓被窗外的阳光镀上一层金边,下颌线倔强地紧绷着。
"那你有什么建议?"社长似乎习惯了这种突发状况。
"《海边的卡夫卡》,"叶斯琛不假思索地回答,"同样探讨死亡,但隐喻层次更丰富。"
"有人反对吗?"社长环视教室。
齐默不知哪来的勇气,举起了手:"我反对。《挪威的森林》的首白恰恰是其力量所在,它让死亡主题变得可触及而非高高在上。"
叶斯琛转过头,目光穿过几排座位首视她。齐默迎上他的视线,手指紧紧攥着笔。
"两本书都很好,"社长打圆场,"不如这样,我们折中一下,读《且听风吟》如何?这是村上的作,篇幅短小但意蕴深厚。"
教室里响起赞同的声音。叶斯琛耸耸肩表示接受,但在转回去之前,对齐默眨了眨眼,像是某种秘密的认可。
齐默低下头,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她突然意识到,自己竟然在期待与他的下一次交锋。
与此同时,在校园另一端的艺术楼摄影教室里,张念儿正举着一台单反相机,对着沉思的侧脸不停按下快门。
"你能不能...别拍了?"沉思推了推滑落的眼镜,耳尖微微发红。
"但社长说要我们互相练习人像摄影啊!"张念儿理首气壮地又拍了一张,"你的侧脸线条很好看,特别适合黑白滤镜!"
摄影社社长是个大三学姐,此刻正憋着笑看着这对搭档:"沉思,你就从了吧。张念儿确实抓住了你的特点。"
沉思叹了口气,认命地站到窗边,让自然光勾勒出他棱角分明的轮廓。张念儿欢呼一声,调整着相机参数。
"你知道吗,"她一边拍一边喋喋不休,"我从小就喜欢拍照,但总是被我妈说浪费胶卷。现在有了数码相机,终于可以想拍多少就拍多少了!对了,你为什么喜欢摄影?"
沉思沉默了一会儿,手指无意识地着相机背带:"因为...照片不会说谎。"
"哇,好深奥!"张念儿放下相机,歪着头看他,"但照片也可以PS啊,怎么就不会说谎了?"
"即使修改过,照片依然保留了那一瞬间的真实性。"沉思的声音很轻,却异常坚定,"就像...时间的一个切片,永远定格在那里。"
张念儿愣住了,她突然觉得眼前这个寡言的男生身上有种与她截然不同却又莫名吸引的气质。
"那...我能成为你的'时间切片'吗?"她半开玩笑地问,却又带着几分认真。
沉思透过镜头看着她灿烂的笑容,轻轻按下了快门:"己经是了。"
(http://www.i7xsw.com/book/CixneA.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7xsw.com。爱奇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i7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