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完最后一篇《180张日历》的稿子时,小郑发现电脑右下角的日期己跳至2023年8月30日。
窗外蝉鸣如沸,中元节烧给张老爷子的纸灰还在楼道拐角打着旋儿。他摸了摸发僵的后颈,目光扫过墙上的节气挂历——立秋那页被红笔圈出个扭曲的问号。
路灯在梧桐叶间投下斑驳的光影,小郑的跑鞋踏过积水时带起一串银珠。拐进紫藤巷的瞬间,他听见风中飘来细弱的呜咽。
那声音像被揉皱的丝绸,在春夜的潮湿空气里时隐时现。小郑放慢脚步,抬头望向三楼那扇亮着鹅黄色灯光的窗户。窗帘上映着个来回晃动的身影,怀里抱着团不断扭动的小包袱。
风裹挟着槐花香钻入鼻腔,运动手环正泛着幽蓝的光,23:47。这个数字让小郑想起三天前在周姐家门口瞥见的电子体温计,那夜婴儿的哭声刺破38.7℃的高烧,显示屏上的数字也泛着同样的冷光。
"第七天了。"保安老张从岗亭探出头,手里保温杯飘着枸杞的甜香,"301那家的娃娃,一到子时就哭得人心慌。"
他朝地上啐了口茶叶沫,"今早瞧见王奶奶往公告栏贴黄纸,怕是请了道士。"
上周一,小郑曾见邻居一家心急如焚地带着孩子去了医院。在医院里,他们挂了号,排了队,好不容易见到医生。
邻居满脸焦虑,眼神中满是担忧,拉着医生的手急切地说道:“医生,您快看看我们家孩子,这晚上一首哭,都好几天了,是不是得了什么怪病啊?”
医生仔细地给孩子做了检查,量体温、听心肺、看喉咙,最后摇了摇头,神情温和地安慰道:“孩子身体各项指标都正常,没什么病,估计就是受到了惊吓,回去好好安抚安抚就行。”
邻居一家虽然半信半疑,但还是听从了医生的建议,带着孩子回了家。
然而,每到夜深人静,那哭声就准时响起,仿佛是被设定好的闹钟一般。
家里的老人坚信民间的说法,偷偷地写了几张“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过路君子念三遍,一觉睡到大天亮”的“夜哭郎”单子,趁着清晨没人的时候,悄悄地贴在了小区的各个角落。
他们满心期待着这些神秘的单子能发挥作用,让孩子停止哭闹。可几天过去了,一点效果都没有,孩子的哭声依然在夜里回荡。
小郑抹了把额头的汗,运动外套搭在肩上。夜风掠过汗湿的后背,激得他打了个寒颤。
三楼突然传来"哐当"巨响,接着是瓷器碎裂的清脆声响。婴儿的哭声陡然拔高,像是被人掐住了喉咙。
"造孽哟..."老张摇头叹气的声音被夜风扯碎。
小郑望着301室骤然亮起的顶灯,玻璃窗上晃过邻居陈明扭曲的影子。
这个向来西装革履的证券公司经理,此刻头发蓬乱得像团枯草,衬衫领口歪斜着露出锁骨。
第二天清晨,小郑买了早点回来时,在电梯间撞见陈明夫妇。苏媛眼下的青黑连粉底都遮不住,怀里的婴儿裹在鹅黄色襁褓里,小脸哭得通红。
陈明正用拇指按着太阳穴:"儿童医院专家号要排到下周,王主任说可能是肠绞痛..."
"要我说就是冲撞了。"电梯镜面映出王奶奶佝偻的身影,老人挎着菜篮,篮子里露出半截黄纸,"前几天我贴的符咒,经常发现被人撕了。"
她看了眼小郑,突然布满老年斑的手突然抓住小郑手腕,"小伙子阳气旺,夜里跑步时帮阿婆念念咒文可好?"
苏媛忍不住说道,“妈,这都啥时候了,你怎么还讲迷信?再一个,你别去贴黄纸,王主任都打电话来了。”
这时,连续几天未能好好休息的她,身体突然剧烈地颤抖起来,怀中的婴儿也发出猫崽般的呜咽,藕节似的小腿蹬开襁褓。
小郑看见那的后背上浮着淡青色指痕,像是有人从背后轻轻环抱着婴儿。
(http://www.i7xsw.com/book/CinUAO.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7xsw.com。爱奇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i7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