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石小六被钦点为“护石使”,钱家采石场便彻底沦为了“洞庭迎福石专项工程指挥部”——虽然这指挥部连块像样的牌子都没有,只有刁天使那张阴晴不定的脸,以及他口中源源不绝的“指示”。
刁天使倒也没指望石小六一个毛头小子能独挑大梁。他象征性地“组建”了一个所谓的“攻坚组”,负责“迎福石”的初步修治。这个组的成员,除了石小六这个名义上的头儿,还有几个采石场的老资格。
首先是王师傅。王师傅年过半百,胡子拉碴,一双饱经风霜的手布满裂纹,却稳如磐石。他是采石场里手艺最好的老师傅,开山凿石,相石辨纹,都有自己的一套。刁天使大概也是看中了他这点,才把他划拉进组。王师傅平日里沉默寡言,但石小六知道,他心里跟明镜似的,对应奉局这套把戏,比谁都看得透。他只是不说,也不反抗,用一种近乎麻木的姿态应付着。
“小六子,”私下里,王师傅拍着石小六的肩膀,叹口气,“官字毕竟两个口,怎么说都有理。咱们这些靠手艺吃饭的,就当是接了个难伺候的东家。磨洋工,懂不懂?活儿得干,但不能干太快,也别干太好。太快了,他们觉得你轻松,会给你加码;太好了,万一后面出了岔子,都是你的不是。”
石小六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心里却是一片茫然。
攻坚组里还有个壮汉,名叫李大胆。人如其名,胆子不算小,力气更是大得出奇,据传能独自扛起三西百斤的石条。只是脑子不太灵光,说话做事都有些憨首。他被选进来,纯粹是因为刁天使觉得“修治祥瑞”,身边总得有几个膀大腰圆的壮汉撑场面,也方便搬运些重物。李大胆对石小六倒是言听计从,大约是觉得石小六虽然年轻,却能跟官爷说上话,是个“有本事”的人。
再就是采石场的账房钱先生。钱先生是个干瘦的中年人,戴着副老旧的铜边眼镜,手里总是不离一把磨得包浆的算盘。他本是管账的,跟石头八竿子打不着,却也被刁天使强行拉了进来,美其名曰“记录祥瑞修治之一切耗用,以备查核”。实际上,刁天使是想让他盯着,防止有人中饱私囊——虽然这差事根本没什么油水可捞。钱先生整日愁眉苦脸,拨拉着算盘珠子,嘴里嘀咕着“入不敷出,入不敷出”。
于是,石小六这个“护石使”,领着王师傅、李大胆、钱先生,外加十几个被强征来的石匠,组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草台班子”,开始围绕着那块“洞庭迎福石”打转。
刁天使作为总监工,自然是颐指气使。他每日雷打不动地要来巡视两遍,早上一遍,下午一遍。来了也不干别的,就围着那块石头转圈,一会儿嫌这里不够圆润,一会儿又说那里纹路不显,时不时还要发表一番“高见”。
“护石使!”刁天使捏着兰花指,指着石头上的一处天然凹陷,“此处的‘迎福’之意,尚欠火候!尔等需将其略微扩展,使其更显‘海纳百川’之气象,明白吗?”
石小六心里叫苦,那处凹陷本是天然形成,再扩展,怕是要把石头凿穿了。但他不敢反驳,只能唯唯诺诺地应下:“小人明白,小人这就去办。”
转过头,他跟王师傅商量。王师傅眯着眼,抽了口旱烟,慢悠悠地说:“天使大人说的是‘略微’。这‘略微’二字,大有讲究。咱们就拿小锤小钎,轻轻敲打几下,掉点石粉,意思意思就成了。他要的是个态度,不是结果。”
于是,石小六便带着李大胆和几个石匠,围着那凹陷处“叮叮当当”敲打半日,声音搞得震天响,实际上却没多大动静。到了下午,刁天使再来巡视,石小六便指着那处,恭敬道:“天使大人,您看,这‘海纳百川’之气象,可出来了?”
刁天使眯眼细看,只见那凹陷处似乎比上午深了那么一丁点儿,周围也多了些新鲜的白色石粉。他满意地点点头:“嗯,孺子可教。就是要这般用心揣摩上意,方能不负皇恩浩荡。”
石小六暗暗松了口气,心里却对王师傅的“官场智慧”佩服得五体投地。
最让他们头疼的,还不是刁天使这些不着边际的“指示”,而是“迎福石”本身的麻烦。这石头虽然被吹嘘得天花乱坠,但终究是块未经雕琢的顽石。要将它初步修治得“合乎规制”,以便装船运输,着实不易。
首先是去棱角。石头刚从山体剥离,棱角尖锐,若不打磨圆滑,运输途中极易磕碰损坏,也容易伤到搬运的人。这活儿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费时费力。石匠们轮番上阵,用大锤、钢钎一点点将多余的石料敲掉,再用粗砂石反复打磨。采石场里整日弥漫着刺鼻的石粉,呛得人睁不开眼。
其次是“减负”。这石头太大太重,估计有数千斤。若是不减轻些分量,莫说装船,便是从采石场挪到湖边,都难如登天。刁天使指示,要在不破坏“祥瑞”的前提下,将石头底部和一些不显眼的地方尽量削薄。
这可就难为石小六他们了。既要削薄,又不能破坏整体形态和所谓的“祥瑞之气”,这其中的分寸拿捏,全凭经验和感觉。王师傅亲自操刀,石小六在旁协助,李大胆负责搬运碎石。钱先生则在一旁拿着小本子,颤颤巍巍地记录着:“宣和二年七月初八,晴。为迎福石减负,去石料约……约莫半车。用工二十人,耗时一日……”
这个草台班子,就在刁天使的“英明领导”下,磕磕绊绊地运作起来。每日里,不是石头出了新问题,就是刁天使有了新指示。石小六忙得焦头烂额,白天要应付刁天使,安抚手下的石匠,晚上还要对着那块破石头冥思苦想,如何才能在不得罪官府的前提下,少出点力,少惹点麻烦。
他开始怀念以前在采石场抡大锤的日子。虽然辛苦,但简单,踏实。不像现在,脚下仿佛踩着棉花,心里空落落的,不知道哪天就会掉进一个深不见底的坑里。
而那块“洞庭迎福石”,依旧沉默地卧在那里,仿佛一个巨大的、冷漠的看客,静静地注视着这群被它折磨得团团转的小人物。
(http://www.i7xsw.com/book/CeCxnO.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7xsw.com。爱奇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i7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