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了明教,石小六等人的生活暂时安定了下来。
方腊果然没有食言,派人给他们安排了住处——分坛后院几间简陋的厢房。又给他们分发了统一的黑色劲装和红色的臂箍,算是正式成了明教的“外围弟子”。
每日里,他们除了要学习明教的教义经文,参加各种宗教仪式,还要接受一些初步的武艺训练。教他们教义的是一个老学究模样的文士,讲起话来引经据典,头头是道,只是石小六等人大多听得云里雾里。教他们武艺的则是一个孔武有力的中年汉子,据说是方腊手下的一名得力护法,出手狠辣,毫不留情。
石小六他们五个,因为都曾是石匠出身,力气比寻常人大一些,又都还算年轻,学起东西来也快,倒也渐渐适应了这种半兵半民的生活。
明教分坛之内,等级森严,规矩繁多。他们这些新入门的弟子,地位最低,平日里除了学习训练,还要承担各种杂役,比如劈柴挑水、打扫庭院、修缮房屋等等。
石小六因为手艺好,又肯吃苦耐劳,很快便引起了分坛总管事王婆的注意。王婆是个五十来岁、精明干练的妇人,在分坛内颇有权势,负责管理后勤和杂役。她见石小六不仅石工活计出色,还会些粗浅的木工,便时常将一些修修补补的活计交给他去做。
石小六也乐得如此。做这些活计,虽然辛苦,但至少能发挥自己的专长,也比整日里听那些枯燥的经文要有趣得多。而且,通过这些活计,他也能接触到分坛内更多的人和事,暗中观察明教的运作方式。
王师傅因为年事己高,不适合参与繁重的训练和杂役,便被安排在分坛的伙房帮忙,负责烧火做饭。他老人家倒是乐得清闲,每日里研究些菜色,倒也把伙房的伙食改善了不少。
赵铁柱依旧是那副憨厚老实的模样,让他干什么就干什么,从无怨言。孙猴子则凭着他的机灵劲儿,很快便与分坛内的一些老弟子混熟了,时常能打探到一些小道消息。周秀才则因为识得几个字,被那个教经文的老学究看中,收做了助手,负责抄写经文和整理文书。
他们五个人,虽然境遇各不相同,但都还算安分守己,没有引起太大的注意。他们心中都清楚,眼下最重要的是先站稳脚跟,保住性命,再图长远。
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
明教毕竟是一个以武力反抗朝廷为目标的组织,其内部的军事化色彩也越来越浓。随着招募的信徒越来越多,方腊开始着手整编队伍,将其划分为不同的“营”和“队”,进行更加严格的军事化管理和训练。
石小六他们这些新入门的弟子,自然也被编入了其中。
因为他们五个都曾是石匠,又都姓石(石小六、王师傅原名王石生,为了方便,大家都叫他王师傅),便被戏称为“石匠五人组”。负责整编的明教头目,大概也是图省事,便将他们以及其他一些有类似手艺的弟子,单独编成了一个小队,隶属于新成立的“工兵营”,番号嘛,自然而然地就成了“石字营”。
“石字营”的统领,是一个名叫石宝的彪形大汉。此人原是睦州帮源峒的猎户,使得一手好朴刀,勇猛过人,深得方腊信任。他手下统领着数百名新招募的弟子,大多是些农夫、猎户、手工艺人出身,虽然没什么战斗经验,但都还算吃苦耐劳。
石小六因为在之前的杂役中表现出色,又有些组织能力,便被石宝任命为“石字营”中一个负责后勤和修造的小旗(相当于后世的班长),手下管着十几个同样是石匠、木匠出身的弟子。
这个任命,让石小六有些哭笑不得。他没想到,自己绕了一大圈,最终还是干回了老本行。只是,以前是在采石场为钱有财卖命,如今却是在明教为方腊效力。
“石字营”的主要任务,自然不是上阵杀敌,而是负责修建营寨、打造器械、修桥铺路等后勤保障工作。这对于石小六他们这些手艺人来说,倒也算是专业对口。
每日里,石小六便带着手下的十几个弟兄,在龙潭镇左近的山林中伐木采石,修建防御工事,或者在分坛的工坊里,打造一些简陋的兵器和守城器械,比如长枪、盾牌、擂石、滚木等等。
工作虽然辛苦,但比起之前在采石场的日子,却也多了几分自主和尊严。至少,在这里,他们不再是任人欺压的苦力,而是为“圣教大业”贡献力量的“义士”(明教内部的宣传语)。
石小六也渐渐适应了这种生活。他将自己的石工和木工手艺发挥得淋漓尽致,不仅将营寨修建得日益坚固,还改进了一些器械的制作工艺,提高了效率,颇得石宝的赏识。
王师傅虽然年纪大了,但也时常来“石字营”帮忙,指点他们如何选材、如何施工。他的经验,对于这些大多是半路出家的“工兵”来说,无疑是宝贵的财富。
孙猴子则凭着他的灵活和口才,成了“石字营”与分坛其他部门联络的“外交官”,时常能为他们争取到一些紧缺的物资和便利。赵铁柱依旧是埋头苦干的实在人,哪里需要力气,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周秀才则负责记录“石字营”的工时、材料和一些简单的图纸设计,倒也把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
他们五个人,在这个小小的“石字营”中,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倒也干得有声有色。
然而,平静的表象之下,暗流依旧在涌动。
石小六始终没有忘记,他们加入明教,只是权宜之计。他们心中,对这个组织的教义和行为,始终存有疑虑。尤其是看到那些狂热的信徒,为了所谓的“明尊”和“圣教”,不惜抛家弃子,甚至甘愿赴死,石小六便觉得心中发寒。
而且,随着明教势力的不断扩张,与官府的冲突也日益频繁。龙潭镇虽然暂时还算平静,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息,己经越来越浓。
石小六知道,他们不可能永远躲在“石字营”这个避风港里。总有一天,他们会被卷入更加残酷的旋涡之中。
他开始更加留意分坛内外的动静,收集各种信息,为将来可能发生的变故做准备。他甚至开始偷偷地练习石宝教给他们的那些粗浅的刀法和枪法,希望能增强一些自保的能力。
他不知道,这条路最终会通向何方。他只知道,他必须时刻保持清醒,才能在这乱世之中,为自己和身边的兄弟们,争取一线生机。
那块沉入太湖的“艮岳石”,似乎己经离他们很远了。但它所带来的阴影,却如同附骨之疽,始终萦绕在他们的心头,提醒着他们曾经的身份和不堪回首的过去。
而在这明教的“石字营”中,他们的命运,又将迎来怎样的转折呢?
(http://www.i7xsw.com/book/CeCxnO.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7xsw.com。爱奇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i7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