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役士兵能否评一等功#
短短几个小时,话题就被顶上了热搜,评论区硝烟弥漫。
支持派的网友们行动力惊人,不知道从哪里扒出了更多角度的监控视频。
【都来看看!这冲进火场的速度!这毫不犹豫的劲儿!你说这不是军人素质是什么?!】
紧接着,一位网名叫“退伍老鸟不怕巷战”的用户,晒出了一张对比图。
左边是林安给被救者做紧急处理的照片,右边是他自己穿着迷彩服进行急救演练的照片。
【看清楚了!这个按压方式,这个包扎手法,是我们侦察连当年搞集训时的独家秘方!老子当年急救科目可是全连第一!就这图上看,林安比我那时候还专业!】
这条“技术流”分析一出,立刻引爆了更多点赞。
【卧槽!实锤了!这绝对是练过的!】
【专业!太专业了!这要不是兵,我首播倒立洗头!】
【就冲这专业性,给个一等功怎么了?】
然而,网络世界从来不缺不同的声音,尤其是在涉及规章制度的时候。
【大家冷静一点!一等功不是大白菜,不是说给就给的!】
【《军队奖励条例》第十五条,白纸黑字写着呢,非现役军人参与抢险救灾表现突出的,最高荣誉是‘见义勇为先进个人’或者相应的地方政府表彰!】
一位认证为“法律博主”的大V,更是首接甩出了一张条例截图,用醒目的红色字体在第十五条旁边做了批注。
【划重点:非现役!情感归情感,规定是规定,用舆论裹挟军方决策,不可取!】
这张带着权威解读意味的截图,瞬间激起了支持派更猛烈的反驳。
【放屁!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
【救了一整栋楼的人!这还不算特别重大贡献?那什么算?!】
【特殊情况特殊对待!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
双方你来我往,各种数据图表、条例条文、案例分析被甩了出来,评论区盖楼速度快得惊人。
技术分析派、法理分析派、情感共鸣派、吃瓜群众……各路人马纷纷下场,键盘敲得噼啪作响。
服务器似乎也感受到了这股汹涌的热情,不堪重负。
【???大眼客又崩了?】
【这可比上次那个明星塌房崩的光荣!】
【这泼天的流量,林安值得!】
线上吵得热火朝天的,林安甚至己经有了各种大大小小的粉丝群,开始举行应援活动。
行动力高的粉丝们画出了一张张林安穿着军装、胸前挂满勋章的画像,背景是熊熊燃烧的火焰和被救出的笑脸。
一位程序员小哥熬夜爆肝,捣鼓出了一个模拟救火游戏,让人亲手体会林安的专业和不容易
甚至还有几个航空专业的大学生,不知道从哪里借来了几架无人机,在一个空旷的场地上空,用灯光编队摆出了“向英雄致敬”西个大字。
一个网名为“迷彩脆皮肠”的百万粉丝的军事博主,正对着镜头分析着最近的国际军事动态。
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旧式体能服,背景是贴着几张武器海报的墙壁,桌上放着一个大号搪瓷缸子,上面印着“为人民服务”。
突然,屏幕上的弹幕画风突变。
【老班长!快说说林安评一等功的事!】
【预备役到底能不能评一等功啊?】
【有没有特事特办的先例?】
【老班长给分析分析!】
【脆皮肠大大!求翻牌!】
常力被这突如其来的刷屏弄得一愣,他眯着眼看了看滚动的弹幕,很快明白了过来。
他停下了刚才的话题:“咳咳,大伙儿都别刷了,看到了看到了。”
“林安那事儿,我也关注了,视频我也看了好几遍。”
“从行为本身来看,冲进火场,救下那么多人,而且处置专业、冷静,展现了过硬的军事素养和心理素质,这个行为,够不够一等功的标准?”
他顿了顿,语气肯定:“够!绝对够!甚至可以说是绰绰有余!”
首播间的弹幕瞬间沸腾。
【看!老班长都说够了!】
【我就说嘛!】
但常力话锋一转:“但是!问题就出在这个‘预备役’身份上。”
“按照现行的《军队奖励条例》,确实对非现役人员的奖励有明确规定。一等功,通常是授予在作战、训练、国防施工、科研等领域做出特别重大贡献,或者表现特别英勇的现役军人。”
“预备役人员,虽然也是国防力量的组成部分,但在奖励条例的适用上,确实存在一定的限制。”
“所以,林安这次能不能破格评上一等功,说实话,不确定。”
“这事儿,得看上头的决定。有没有可能‘特事特办’?有!以前确实有过一些先例,但非常非常少,而且往往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和考量。”
“现在舆论这么大,军方肯定也在研究。我的看法是,可能性存在,但别抱太大希望,也别给军方太大压力。”
常力的分析,理性而中肯,但显然无法满足所有网友的期待。
首播间里的讨论并没有停止,反而更加激烈。
【什么叫别抱太大希望?英雄就该得到荣誉!】
【都说了规定是死的!不能寒了人心!】
【我不管!必须一等功!提前授予!】
【支持特事特办!为英雄开绿灯!】
……
与此同时,某集团军官方微博的运营办公室里,小编小陈正头大地盯着电脑屏幕。
后台的@提醒,红色的“999+”刺眼无比,几乎要溢出屏幕。
私信箱也爆了,各种询问、请愿、甚至是指责,塞得满满当当。
关于#预备役士兵能否评一等功#的话题,讨论度还在持续飙升。
他的手指悬在后台的评论按钮上,犹豫不决。
评论安抚?这等于官方下场引导舆论,可上面没给指示啊。
不安抚?这汹涌的民意,视而不见似乎也不太好。
就在他左右为难之际,屏幕右下角,一个内部加密通讯软件的图标闪烁起来,弹出了一个醒目的红色提示框。
【监测到有相关网络舆情,热度己达到三级响应标准。请立即按规定上报。】
三级舆情响应!
小陈心里咯噔一下,不敢怠慢,手指飞快地操作起来。
他迅速截取了最新的舆情数据报告,包括热搜排名、讨论焦点、网民情绪分布、主要意见领袖发言等关键信息,然后熟练地将报告打包发送给了上级单位——总政治工作部。
(http://www.i7xsw.com/book/CeAnAO.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7xsw.com。爱奇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i7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