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章 技术培训开展

爱奇电子书 更新最快! 重生之专心搞钱成为富豪 http://www.i7xsw.com/book/CeAUAN.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流水线在晨光中泛着冷光,顾晗蹲在裁剪台旁,指尖划过台面上新贴的标尺 —— 那是用自行车辐条改制的厘米刻度,在铁皮上焊出细密的白线。远处传来卡车碾过石子路的声音,他想起昨晚在县剧团门口等老师傅的情景,对方袖口的金表链在路灯下晃眼,和老张头那只磨破的皮革护腕形成刺眼的对比。

"这位是省纺织厂退休的陈师傅。" 顾晗把拎着工具箱的老人让进车间,帆布手套上的 "上海制造" 字样还清晰可见。老张头突然站起来,围裙口袋里掉出个油布包,里面是他珍藏的苏式裁剪图,纸页边缘卷着毛边。陈师傅没说话,只是从工具箱里拿出量针尺,在小李刚做好的袖片上量了量:"每厘米 7 针,合格但不够优秀。"

标准化培训从拆缝纫机开始。陈师傅把一台电动缝纫机拆成零件摊在油布上,指针式万用表的表笔搭在电机线圈上:"转速不稳是因为电容老化,看,这是 1978 年产的电解电容。" 学徒工小王突然举手,袖口露出自己改装的荧光验伪灯:"师傅,能不能改成固态电容?" 陈师傅的老花镜滑到鼻尖,他看见小王口袋里露出的《无线电》杂志,1983 年第 5 期的封面还贴着蝙蝠标记。

实践考核在黄昏进行。陈师傅拿出三种不同厚度的布料:"棉布做衬衫,的确良做裙子,灯芯绒做裤子,限时两小时。" 老张头的裁剪线刚画到一半,陈师傅突然按住他的手:"腰省应该是 2.5 厘米,你画成了 3 厘米。" 老人从工具箱里拿出个铜制量规,在布料上压出精准的弧线,金属与布料摩擦的声音让顾晗想起 2023 年 3D 打印机的运作声。

培训最激烈的冲突发生在第五天。陈师傅批评王嫂的锁边工艺过时,老人突然把绣花绷子拍在工作台上:"我这针脚能防汗透气,你那些标准化操作能吗?" 顾晗没说话,只是把两种布料同时泡进染色缸,三小时后捞出 —— 标准化锁边的布料色牢度达到 4 级,而传统工艺的只有 2 级。王嫂摸着褪色的绣花,突然把绷子递给陈师傅:"您教教我怎么改。"

结业考试那天,车间里摆了八台不同型号的缝纫机。陈师傅拿出用废旧磁带盒做的计时器:"现在开始,缝制标准蝙蝠衫一件。" 小王第一个完成,他在袖扣处加了荧光标记,在验伪灯下发出淡绿色的光;老张头的作品里,苏式裁剪法和标准化流程结合得严丝合缝,腰省精确到 0.1 厘米。陈师傅在成绩单上签字时,钢笔尖在 "优秀率 92%" 的数字上顿了顿。

培训结束的傍晚,顾晗在车间角落发现了小王的笔记。泛黄的练习本上画着缝纫机改装图,旁边写着:"陈师傅说的固态电容,供销社有卖,1.2 元 / 个。" 他想起结业典礼上,陈师傅把工具箱留给了小王,里面除了万用表,还有本 1956 年版的《服装工艺标准》,扉页用毛笔写着 "技不压身"。

月光透过高窗照在流水线上,顾晗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培训成果:产能提升 35%,次品率下降 60%,创新提案增加 17 条。他特意在 "创新提案" 下面画了个齿轮,齿轮中间嵌着小王设计的荧光蝙蝠标记。远处传来老张头哼的梆子戏,调子和缝纫机的运转声混在一起,形成一种新旧交织的节奏,像这个时代在改革浪潮中踏出的步伐。



    (http://www.i7xsw.com/book/CeAUAN.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7xsw.com。爱奇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i7xsw.com
爱奇电子书 有求必应! 重生之专心搞钱成为富豪 http://www.i7xsw.com/book/CeAUAN.html 全文阅读!爱奇电子书,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