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埃在厂房高窗射入的光柱里浮沉,三十多台缝纫机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机身上的机油痕迹在微光下泛着暗黄色。顾晗站在裁剪台搭成的讲台上,木板发出轻微的吱呀声,他注意到老张头仍把学徒工的手按在布料上 —— 那只油渍斑斑的皮革护腕从 1972 年戴到现在,边缘的缝线己经磨得发白,却还固执地扣在腕骨上,像某种时代的勋章。
"从今天起,厂里没有师徒,只有同事。" 顾晗的声音撞上锈迹斑斑的铁皮屋顶,又落回布满油垢的水泥地上,惊起墙角的灰尘。他举起新做的工牌,塑料封皮在灯光下折射出彩虹色的光晕,照片下 "平等合作制" 五个字被他用红笔描过,"小李以后不用天不亮就给师傅打洗脸水,王嫂也不用把学徒缝错的袖扣拆了重缝。" 台下传来布匹摩擦的沙沙声,三个学徒工同时往老师傅身后缩了缩,藏在围裙下的手指绞着衣角,把粗布捻出深深的褶皱。
绩效工资表被投影在布满油彩的墙面上,那台用废旧放映机改装的装置还在嗡嗡作响。顾晗用竹尺点着 "针脚合格率" 的柱状图,竹尺边缘的包浆蹭到墙面,带下一小块剥落的油彩:"老张上个月带徒弟,自己的产量降了 40%。" 他又指向 "创新奖励" 栏,那里贴着小王的照片,这个总低着头的学徒工在照片里笑得露出缺了半颗的门牙,"他改的袖扣模具让产能提升了 15%,这个月拿了 80 元奖金 —— 比我刚接手时全厂月利润还多。" 李姐突然站起来,藏在工装口袋里的烟袋荷包 "啪嗒" 掉在地上,那是她熬了三个通宵给师傅绣的牡丹花样,丝线还带着体温。
"我们成立培训部。" 顾晗展开手绘的课程表,粉笔灰簌簌落在 "标准化操作" 的标题上,形成一道细细的白痕,"上午老张教苏式裁剪法,下午小李讲荧光验伪技术,每个老师傅都是讲师,课时费按 10 元 / 小时算。" 他翻开考勤本,纸页间夹着七张泛黄的病假条,"上个月师徒制下,有 7 个学徒工因为怕挨骂不敢问问题,硬生生把感冒拖成肺炎,导致 23 件衣服返工。" 台下的王大爷突然剧烈咳嗽起来,他带的学徒工正把脸埋在围裙里,肩膀微微颤抖。
薪酬改革的阻力在午餐时爆发。刘建军安插的老会计把算盘拍在饭桌上,黄豆炖肉的油花溅在墙上 "多劳多得" 的标语上,糊住了 "得" 字的最后一笔。"按绩效发工资,老师傅们喝西北风?" 他的铜烟袋锅敲得桌面咚咚响,烟灰落在顾晗摊开的工资条上。老张的工资条边缘被手指捻得发毛,虽然带徒弟让产量降了,但当讲师的收入比之前多了 30 元,足够给孙子买新书包;学徒工小王的工资条下压着张模具设计图,靠创新奖励,他的工资比师傅还高 5 元,正计划给家里买台新收音机。
黄昏收工时,顾晗踩着满地碎布走进培训部,发现黑板角落多了行歪歪扭扭的字,是小王用粉笔写的:"今天学会了用验伪灯照小蝙蝠",后面跟着三个歪歪扭扭的笑脸。窗外传来缝纫机试运转的声音,不再是过去师徒制下压抑的咯噔声,而是带着节奏的共鸣,像某种新生的鼓点。他想起合同附件里 "让每个员工体面生活" 的承诺,手指在考勤本 "绩效工资试行" 的页脚画了个小蝙蝠,翅膀上用钢笔写着 "平等" 二字,墨痕在夕阳下泛着微光,像两只即将迎着暮色起飞的蝶。
(http://www.i7xsw.com/book/CeAUAN.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7xsw.com。爱奇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i7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