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的烽烟尚未散尽,陆亦帆的靴底己沾满华山脚下的泥泞。
三昼夜的疾驰让胯下骏马口吐白沫,鬃毛被汗水浸得透湿,在月光下泛着银亮的光泽。
白猿蹲在马鞍前桥,金瞳中映着远处华山的轮廓——那曾经苍翠的山体如今布满焦痕,像被巨兽利爪撕开的伤疤。
山脚那株歪脖子老松依然倔强地立着,只是树干上新添的刀痕深可见骨,松脂如泪滴般凝结在伤口处。
陆亦帆勒马驻足,指尖抚过刀痕的纹路——是蒙古弯刀特有的弧形斩痕,刀口处还残留着黑狼草的刺鼻气味。
"吱——"白猿突然窜下马背,前爪扒开松根处的落叶。
腐叶下露出一截断箭,箭羽是用罕见的白隼尾羽制成,箭杆上刻着个模糊的"周"字。
小兽的鼻子急促抽动,突然叼起断箭,箭簇在月光下泛着诡异的蓝光——分明淬了剧毒!
溪水比记忆里浑浊许多,水面漂浮着几片枯黄的芦苇叶。
陆亦帆蹲身掬水,掌心九阳真气流转,清澈的溪水竟在掌心沸腾起来,蒸腾的雾气中浮现丝丝缕缕的黑线,像无数细小的毒蛇在水中游动。
白猿突然尖叫着跳开,它的一根爪尖不慎沾到水珠,雪白的毛发立刻泛起焦黄。
上游三个水潭呈阶梯状分布。
最下方的潭边石壁上,有人用利器刻了个歪斜的北斗七星——天枢星的位置被刻意加深,嵌着粒赤红的朱砂。
陆亦帆的指尖刚触到朱砂,潭水突然"咕嘟咕嘟"冒起气泡,水面上的枯叶诡异地旋转起来,渐渐排成个箭头形状,首指中间水潭。
第二个水潭岸边散落着几片鱼骨,骨头上布满细密的齿痕。
白猿警惕地竖起耳朵,突然从乱石堆里扒出个青铜小鼎——鼎内残留的黑色药渣散发着刺鼻的腥臭,鼎耳上缠着半截金蚕丝。
陆亦帆瞳孔骤缩,这正是叶天士平日装"九花玉露丸"的药鼎!
最深处的寒潭笼罩在雾气中。
潭边石碑上的"寒潭"二字几乎被青苔吞没,但落款处"张无忌"三个小字却异常清晰。
白猿突然人立而起,前爪重重拍在石碑底座——那里有个不起眼的凹坑,形状恰似半枚铜钱。
"轰隆!"
潭水突然向两侧分开,露出条幽暗的水道。
石阶上长满滑腻的青苔,每级台阶边缘都刻着微小的梵文。
陆亦帆俯身细看,发现这些文字是用金粉混合朱砂写成,历经百年水汽侵蚀仍清晰可辨。
水底洞穴的岩壁生满荧光苔藓,青碧色的幽光将水道映得如同鬼域。
越往里走,水温越低,呼出的白气在面前凝成细小的冰晶。
腰间流云剑突然"铮"地自鸣,剑鞘与岩壁上某道刻痕产生共鸣——那是道深达寸许的剑痕,边缘整齐如新,青苔不生,分明是剑痕申仍有剑气残留,不知存在了多少岁月。
血色碑文在水中诡异地浮动着,「活死人肉白骨」六个大字像是用鲜血写成,落款"叶天士"的"士"字最后一笔拖得极长,末端分叉如蛇信。
白猿的爪子按在"骨"字凹陷处的瞬间,陆亦帆注意到碑文边缘闪过几道金线——是嵌在石中的金丝,排列成华山"朝阳一气剑"的剑路!
轰鸣声中,石壁裂开一道石门,白猿拽着陆亦帆穿过石门,里面是一间石室,石室内的烛台无风自燃,火焰竟是罕见的青白色。
陆亦帆凑近观察,发现灯芯是用人发与冰蚕丝混编而成,灯油散发着雪莲的清香。
中央的青玉药碾旁散落着几片枯叶,叶脉间残留着暗红色的粉末——是血竭与雪山灵芝的混合物,专克金蚕蛊毒。
石台上摆放着一本古朴的《千金方》,陆亦帆翻开目录,看到第173页记载着"七绝掌"的解法,页边朱批墨迹犹新:「逆运九阳,以膻中为枢」。
想起苏映雪所中七绝掌,还要具体请教叶天士才行。
(http://www.i7xsw.com/book/CUO0iO.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7xsw.com。爱奇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i7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