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一百八十六章 徐达:大明开国的第一功臣

小说: 中华人物谱   作者:毕芙洛的云
爱奇电子书 更新最快! 中华人物谱 http://www.i7xsw.com/book/CUCUCA.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徐达,字天德,元至顺三年(1326 年)出生于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的一个普通农家。他身材魁梧,自幼习武,性格坚毅,与朱元璋为同乡好友,两人情谊深厚。在元末的动荡局势中,徐达很早就跟随朱元璋,开启了波澜壮阔的一生。

至正十三年(1353 年),朱元璋回乡募兵,徐达毅然投身其麾下。此时的朱元璋正在郭子兴的起义军中崭露头角,徐达则在其身边南征北战。在攻打滁州时,徐达冲锋在前,他作战勇猛,又颇有谋略,很快在军队中崭露头角。攻打和州时,朱元璋被孙德崖军所扣,徐达挺身而出,以自己为人质换回朱元璋,展现了对朱元璋的忠诚和果敢。

至正十五年(1355 年),朱元璋率部渡长江,徐达作为先锋,先是攻克采石矶,又乘胜取太平。在这些战斗中,徐达身先士卒,为军队树立了榜样。此后,徐达随朱元璋攻克集庆(今江苏南京),朱元璋改集庆为应天,以应天为根据地,开启了统一江南的征程。

在统一江南的过程中,徐达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充分展现。当时江南地区除朱元璋外,还有陈友谅、张士诚等割据势力。至正二十年(1360 年),陈友谅攻陷太平,进逼应天。徐达与常遇春等在龙湾设伏,大破陈友谅军,扭转了局势。此后,徐达又率军收复太平,乘胜攻下安庆、江州等地,陈友谅败逃武昌。

至正二十三年(1363 年),陈友谅倾巢而出,号称六十万大军,围攻洪都(今江西南昌)。朱元璋亲率大军救援,徐达也参与了鄱阳湖之战。在这场决定命运的大战中,徐达身先诸将,击败陈友谅的前锋部队,缴获巨舰一艘。此役,徐达奋勇作战,为朱元璋击败陈友谅立下汗马功劳,陈友谅最终在鄱阳湖之战中战死,朱元璋得以控制江西、湖广地区。

消灭陈友谅后,朱元璋的势力得到极大扩张,下一个目标便是张士诚。至正二十五年(1365 年),徐达被任命为左相国,奉命进攻张士诚的势力范围。徐达先攻取淮东,相继攻克泰州、高邮、淮安等地,随后进军浙西。至正二十六年(1366 年),徐达率二十万大军包围平江(今江苏苏州),在围城期间,徐达治军严谨,军队纪律严明,最终于至正二十七年(1367 年)九月攻克平江,张士诚被俘自缢而死。

在平定江南后,朱元璋的目光投向了北方的元朝。至正二十七年(1367 年)十月,徐达被任命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领二十五万大军北伐。徐达制定了稳扎稳打的战略,先取山东,再进兵河南,然后首捣大都。洪武元年(1368 年),徐达率军攻克通州,元顺帝弃大都北逃,徐达进入大都,元朝在中原的统治宣告结束。此后,徐达又多次出征,平定北方的残余势力,巩固了明朝的统治。

洪武三年(1370 年),徐达被封为魏国公,岁禄五千石,赐世袭文券。他继续为明朝守卫边疆,多次北伐,打击元朝残余势力。徐达一生骁勇有谋,善于指挥大规模战役,他所率领的军队纪律严明,作战勇猛,为明朝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不世之功。

徐达不仅军事才能卓越,在政治上也备受朱元璋信任。他为人谨慎,不居功自傲。朱元璋曾称赞他“令行禁止。不居功自傲,不贪图女色财宝,处理问题公正,没有过失。世间有此美德者我只服徐达。”徐达一生廉洁奉公,家中没有过多的积蓄,对待部下宽厚,深受士兵爱戴。

在个人成就方面,徐达作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他的军事成就首屈一指。他指挥的鄱阳湖之战、平江之战、北伐之战等,都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的经典战例。他为明朝的统一和稳定立下了不朽功勋,其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在当时无人能及。徐达还参与了明朝的军事制度建设,他训练的军队成为明朝初期的精锐之师,为明朝的军事力量奠定了基础。

徐达的影响力不仅在军事和政治方面,在民间也备受尊敬。他的忠诚和廉洁成为人们敬仰的对象,他的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在明朝的军事体系中,徐达的军事思想和治军方法对后世将领产生了深远影响,许多将领都以徐达为榜样,学习他的军事才能和品德。

徐达的典故众多,其中“徐达吃烧鹅”最为著名。相传朱元璋忌惮徐达的威望,赐给徐达烧鹅,徐达明知烧鹅与自己病症相克,但仍含泪吃下,最终去世。不过,这个典故的真实性存在争议。另一个典故是“徐达常遇春的默契配合”,徐达与常遇春是朱元璋麾下的两大名将,他们在战场上配合默契,常遇春勇猛无敌,徐达则运筹帷幄,两人的合作成就了许多经典战役。

历史上对徐达评价极高。《明史》称:“明太祖奋袂大呼,廓清中土,威声所振,蛮夷率服。其肇造之初,能推心任人,盖兼汉高、宋祖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使,故能定天下于一。而诸将之功,以达为首。”朱元璋也多次称赞徐达的功绩,将他比作汉朝的韩信和唐朝的李靖。徐达作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为明朝的建立和巩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http://www.i7xsw.com/book/CUCUCA.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7xsw.com。爱奇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i7xsw.com
爱奇电子书 有求必应! 中华人物谱 http://www.i7xsw.com/book/CUCUCA.html 全文阅读!爱奇电子书,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