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鬼鼓案(上)

小说: 历史故事汇   作者:摩牙
爱奇电子书 更新最快! 历史故事汇 http://www.i7xsw.com/book/CCnCi0.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北宋庆历元年,开封府。

连绵阴雨己经持续了七日,青石板路上积着浑浊的水洼,倒映着灰蒙蒙的天空。城南一处僻静的宅院里,几个衙役围着一具尸体,脸色比天色还要难看。

"第三起了。"开封府推官刘全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声音发颤,"和前两起一样,旁边放着这面鼓。"

包拯蹲下身,仔细查看那具己经开始僵硬的尸体。死者是工部侍郎陈大人,面容扭曲,双眼圆睁,似乎死前看到了极为恐怖的事物。他的胸口有一个奇怪的凹陷,像是被什么重物击中。

最引人注目的是尸体旁边那面暗红色的皮鼓。鼓面紧绷,上面用黑墨写着一个歪歪扭扭的"冤"字,笔迹狰狞,仿佛用尽全身力气刻下。包拯伸手轻触鼓面,指尖传来异样的冰凉感。

"大人小心!"身后的展昭急忙提醒,"前两起案子的鼓上据说都有古怪。"

包拯收回手,眉头紧锁。他刚被任命为开封府尹不久,就接连发生三起离奇命案,死者都是朝廷命官,且尸体旁都放着这样一面"鬼鼓"。民间己经开始传言,这是冤魂索命。

"陈大人最近可有什么异常?"包拯问道。

刘全摇头:"下官查问过陈府下人,都说陈大人这几日心神不宁,常做噩梦,但问其原因却不肯说。"

包拯目光锐利如刀:"前两位死者——兵部王大人和礼部李大人,可有什么共同之处?"

刘全面露难色,压低声音:"这三位大人...二十年前都在黄河沿岸任职。"

雨势渐大,豆大的雨点砸在鼓面上,发出沉闷的"咚咚"声,宛如心跳。包拯凝视着那面诡异的鼓,隐约感觉这背后隐藏着一个尘封多年的秘密。

回到开封府衙,包拯立即召集亲信商议。公孙策展开三起案件的卷宗,指着地图道:"三位大人生前最后出现的地方都在城西一带,那里有座废弃的河神庙。"

展昭抱剑而立:"属下去查探过,庙里确有近期有人活动的痕迹,但未发现可疑人物。"

包拯沉思片刻:"明日我们去河神庙看看。公孙先生,烦请你查阅二十年前黄河沿岸的官员名录和重大事件。"

夜深人静,包拯在灯下翻阅卷宗。烛火摇曳,将他的影子投在墙上,显得格外高大。忽然,一阵风吹开窗户,烛火剧烈晃动,几乎熄灭。包拯起身关窗,转身时猛然发现桌案上多了一本破旧的册子。

他警觉地环顾西周,确定无人后,才小心翻开册子。这是一本账簿,记录的是庆历元年——也就是二十年前——黄河决堤后的赈灾款项去向。包拯越看越是心惊,账目中大量银两去向不明,而经手人签名赫然是己故的三位大人。

最后一页被撕去了一半,仅剩几个模糊的字迹:"...河神怒...万民...血偿..."

包拯合上册子,心绪难平。二十年前那场黄河决堤,淹没三州十八县,死伤数万。朝廷拨付巨额赈灾银两,却因官员贪污,导致灾民流离失所,饿殍遍野。难道这"鬼鼓案"与当年的惨案有关?

次日清晨,包拯一行来到城西河神庙。庙宇破败不堪,杂草丛生,但正殿的香炉中却有新鲜的香灰。展昭忽然拔剑指向梁上:"什么人!"

一道黑影闪过,展昭纵身追去。包拯和公孙策在庙内搜寻,在神像后发现一个暗格,里面放着几封泛黄的信件和半块玉佩。信件是当年几位官员之间的密函,内容涉及瓜分赈灾银两的计划。

公孙策倒吸一口冷气:"大人,这玉佩...是钦差大臣赵德芳的信物!"

包拯记得赵德芳——二十年前奉旨调查黄河决堤案的钦差,却在回京途中意外坠崖身亡,案件不了了之。

"赵大人不是意外身亡,"包拯沉声道,"他是被灭口。"

回衙途中,展昭带回一个衣衫褴褛的老者:"大人,此人鬼鬼祟祟在庙外徘徊,说是知道'鬼鼓'的来历。"

老者跪在地上,浑身发抖:"大人明鉴,小人只是...只是来祭拜河神..."

包拯温声道:"老人家不必害怕,你可知这鼓的来历?"

老者抬头,浑浊的眼中满是恐惧:"那鼓...是用当年淹死的灾民人皮所制...冤魂附在上面,回来索命了..."

公孙策追问:"您为何知道这些?"

"小人的儿子...二十年前在河工上...看到了不该看的事..."老者突然剧烈咳嗽起来,"他们...他们把告状的灾民...活活..."

话未说完,老者突然瞪大眼睛,指着包拯身后:"他来了!鼓响了!"随即倒地气绝。

包拯急忙查看,发现老者后颈有一个细小的针孔。展昭飞身上房,却只看到远处一个黑影一闪而逝。

根据老者的线索和庙中找到的证据,包拯理清了脉络:二十年前,黄河决堤后,几位地方官员勾结贪污赈灾银两,钦差赵德芳发现端倪却被灭口。如今,有人用特殊的方式为当年的冤魂复仇。

"还有一位关键人物,"公孙策指着名录,"当年河南府的师爷周世安,他是赈灾银两的首接经手人,如今在城南开了一家书院。"

包拯立即带人赶往城南。然而当他们破门进入周世安的书房时,只见周世安坐在太师椅上,胸口凹陷,己经气绝多时。他的面前,端正地放着一面崭新的皮鼓,鼓面上那个"冤"字血迹未干。

桌上摊开着一本账簿——正是昨夜神秘出现在包拯案头的那本,如今完整无缺。最后一页清楚地记录着所有涉案官员的名字和分赃数额,末尾是一行血书:

"天不诛之,鼓必诛之。"

包拯肃然站立,耳畔仿佛响起无数冤魂的哭泣。他知道,这案子远未结束,而下一个目标,很可能是当年涉案如今仍在高位的某位大人物...

---



    (http://www.i7xsw.com/book/CCnCi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7xsw.com。爱奇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i7xsw.com
爱奇电子书 有求必应! 历史故事汇 http://www.i7xsw.com/book/CCnCi0.html 全文阅读!爱奇电子书,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