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0章 七十二小时,不眠不休!

爱奇电子书 更新最快! 工业霸主1980 http://www.i7xsw.com/book/CCnCCi.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夜,早已深沉。注塑车间内却亮如白昼,机器的轰鸣与人声交织,驱散了深夜的寒意与困顿。

张巧玲带着那套承载着期望的玻纤增强PP样条,脚步匆匆地奔赴材料实验室。她的背影消失在车间门口,留下了一室略带兴奋和疲惫的空气。第一个“参数之谜”初步解开,让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但神经依旧紧绷。

秦奋的目光从门口收回,转向略显紧张的王小虎:“小虎,到你了。把你的超低温增韧PP的特性,再详细说说。我们一鼓作气,把这块硬骨头也啃下来!”

有了玻纤增强PP的成功经验,团队的士气高涨了不少。但王小虎的材料,特性截然不同,这意味着又是一场全新的攻坚战。

“秦厂长,”王小虎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心情,“我的低温增韧PP,关键在于POE弹性体的分散和界面结合。POE对剪切热和高温都非常敏感,温度过高,弹性体颗粒容易降解,失去增韧效果;温度过低,则熔体粘度上来了,流动性不足,且弹性体分散不均。我们初步估算的加工温度区间是190℃到220℃,但这只是理论。实际的注射压力、速度、模具温度,特别是冷却速度和均匀性,对最终的低温冲击性能影响巨大。”

秦奋点点头,他深知这种弹性体改性材料的“娇贵”。普通的冲击改性,只要材料不断裂就行,但红星厂的目标是零下三十度,甚至更低温度下的高冲击强度,这对工艺的精细化控制提出了变态级别的要求。

“孙师傅,换料!彻底清理炮筒和螺杆,确保没有上一锅料的残留。”秦奋果断下令,“我们的目标是零污染,零差错。”

孙师傅带着机修组的师傅们立刻行动起来。拆卸、清理、检查、再组装,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先前调试玻纤增强PP时,螺杆和炮筒内壁不可避免地会有些许磨损和残留,对于这种对纯净度要求极高的材料,任何杂质都可能成为性能的致命缺陷。

清理工作就花了一个多小时。当王小虎那乳白色的、泛着柔和光泽的低温增韧PP粒子被小心翼翼地倒入干燥料斗时,已经是午夜时分。

“按照小虎的建议,炮筒温度从一区到喷嘴,我们先设定:185℃,195℃,210℃,喷嘴210℃。模具温度,暂时控制在40℃。”秦奋看着PID温控模块上跳动的数字,冷静地布置着。

第一次试射,结果并不意外——欠注严重,样条形态不完整,表面还有明显的冷料斑。

“意料之中。”秦奋拿起残次品,对着灯光仔细观察,“POE的加入虽然提高了熔融指数,但在低温段,其粘弹性行为复杂,流动性比预想的要差一些。而且,这种材料对剪切速率的敏感性,可能比我们估计的更高。”

王小虎的笔记本上飞快地记录着:“熔体温度偏低,流动性不足。建议适当提高炮筒温度,同时增加注射压力和速度。”

“同意。”秦奋道,“下一模,炮筒温度整体提高5℃,注射压力提高15%,注射速度提高两档。注意观察熔体从喷嘴溢出的状态,判断是否有降解迹象。”

时间,在一次次的试模、记录、分析、调整中悄然流逝。

夜空中疏星渐隐,东方泛起鱼肚白。车间里的人们,眼眶或多或少都有些发红,但精神依旧高度集中。泡面、馒头、咸菜,就是他们的“战斗补给”。

当第一缕晨曦透过布满油污的窗棂照进车间时,他们已经连续奋战了超过十个小时。王小虎的材料,比张巧玲的玻纤增强PP更难“伺候”。

温度稍高,样条表面就会出现肉眼可见的黄变,甚至有细微的焦糊味——POE弹性体开始降解了。而降解的弹性体,不但失去了增韧作用,反而会成为材料的缺陷点,严重影响冲击性能。

温度稍低,流动性又上不来,制品填充不足,或者内部产生巨大的残余应力,导致翘曲变形。

注射速度和压力,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速度太快,剪切过大,容易产生过多的剪切热,导致局部过热降解;速度太慢,又怕熔体在模腔内过早冷却,影响填充和熔接痕强度。

“秦厂长,这料太‘贼’了!”李大柱揉着酸胀的眼睛,忍不住说道,“参数窗口太窄了,稍微偏一点就不行。”

秦奋拍了拍他的肩膀,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却依旧沉稳有力:“越是难啃的骨头,啃下来才越有价值。想想我们的‘特种弹药’,如果随随便便就能搞定,那还叫什么顶尖货色?”

他转向孙师傅:“孙师傅,模具的排气槽再检查一遍,确保通畅。这种材料在充模过程中,如果排气不畅,困气会导致注射困难,甚至烧焦制品。”

孙师傅立刻带人仔细检查模具,并用细铜刷清理了排气槽。

上午九点多,张巧玲带着一脸掩饰不住的兴奋,一阵风似的冲进了注塑车间。

“秦厂长!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她手里紧紧攥着几张测试报告,因为跑得急,额头上渗着细密的汗珠。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被吸引过去。

“我们的玻纤增强PP样条,拉伸强度平均值达到了108兆帕!弯曲模量5.6吉帕!冲击强度也非常好!”张巧玲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这个数据,已经完全达到了我们最初的设计指标,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有超出!”

“哗——!”车间里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欢呼和掌声。连续奋战的疲惫,仿佛在这一刻被这喜讯一扫而空。

秦奋接过报告,逐项仔细看着,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好!巧玲,你们材料实验室功不可没!这个性能,在国内绝对是顶尖水平了!”

他扬了扬手中的报告:“同志们,看到了吗?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我们红星厂,也能造出这样的高性能材料!现在,就等小虎这边再传佳音了!”

玻纤增强PP的成功,像一针强心剂,注入了每一个人的心中。短暂的庆祝后,大家的注意力再次聚焦到王小虎的低温增韧PP上。

“压力不能太大,”秦奋看着新打出的一模带有轻微飞边的样条,眉头微蹙,“POE的熔体强度相对较低,压力过高容易产生飞边,而且过大的剪切应力也可能破坏弹性体的网络结构。”

他的大脑中,那幅神秘的“工业图谱”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着。系统虽然不能直接给出所有未知材料的“黄金参数”,但它能基于秦奋输入的材料特性、设备参数和每一次的试模结果,进行复杂的流变学模拟和热力学分析,不断修正理论模型,给出更精确的优化方向建议。这就像一个超级智能的“试错导航仪”,能大大缩短摸索过程。

“小虎,你之前提到POE对温度敏感,有没有考虑过模具温度对冷却速度的影响?”秦奋问道,“对于半结晶聚合物,冷却速度直接影响结晶形态和球晶尺寸,这对于低温韧性的影响至关重要。”

王小虎眼前一亮:“对!秦厂长提醒的是!我们一直关注炮筒温度和注射参数,模具温度可能也是一个关键的突破口!如果模温太低,骤然冷却,可能会导致制品表面应力过大,内部结晶不充分或者晶型不良,影响韧性。如果模温适当提高,延长熔体在模腔内的松弛时间和结晶时间,也许能改善分子链的取向和弹性体的分散状态。”

“可以试试!”秦奋当即拍板,“孙师傅,模温机调高,我们先试试55℃,然后逐步往上探索。”

调整模具温度,又是一个繁琐的过程。模温机需要时间升温,模具达到设定温度并稳定下来也需要时间。每一次调整,都意味着耐心的等待。

时间一晃,又是一个下午过去。夕阳西下,给略显陈旧的车间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

车间主任从外面提来了热腾腾的肉包子和稀饭,这是秦奋特意让食堂准备的。连续高强度的工作,铁打的人也需要补充能量。

“大家先吃点东西,休息一下。”秦奋招呼着,“不差这一会儿。”

没有人真正放下手中的工作去休息。大家都是一手拿着包子,一手拿着记录本或者工具,三口两口解决掉晚餐,又立刻投入到紧张的调试中。

汗水、油污、疲惫,写在每一个人的脸上,但他们的眼神,却异常明亮,充满了对成功的渴望。

夜,再次降临。这已经是他们连续奋战的第二个夜晚。

当炮筒温度设定在205℃(喷嘴)~190℃(一区),模具温度稳定在60℃,注射压力调整到一个微妙的平衡点,保压时间和冷却时间也经过数十次优化后……

“嘭!”

随着清脆的顶出声,一套表面光滑、色泽均匀、几乎没有任何缺陷的乳白色样条,出现在众人面前!

王小虎几乎是屏住呼吸,戴上隔热手套,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根冲击样条。他仔细地端详着,脸上肌肉因为紧张而绷着。

“看表面,这次的品相是最好的!”孙师傅也凑过来看,语气中带着一丝期待。

秦奋的目光锐利如鹰,他接过样条,用指甲轻轻在边缘刮了刮,又对着灯光察看内部是否有气泡或银丝。

“初步看,还不错。”秦奋沉声道,“但真正的考验,在零下三十度!”

王小虎立刻说道:“秦厂长,我现在就去材料实验室,用液氮紧急降温,做预测试!”

“去吧!我们等你消息!”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这套样条,凝聚了他们两天两夜的心血。

等待的时间,总是显得格外漫长。车间里陷入了一种奇异的安静,只有机器轻微的运转声。秦奋没有让大家停下来,而是指挥着孙师傅等人,对当前的参数设置进行复核,并且将所有的记录数据再次整理归档。

“无论成功与否,这些数据都是我们宝贵的财富。”秦奋强调道。

大约一个小时后,王小虎带着一身寒气,和同样激动的张巧玲一起,飞奔回车间。他的嘴唇冻得有些发紫,但眼睛里却闪烁着炽热的光芒。

“秦厂长!成了!成了!”王小虎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嘶哑,他高高举起一个小型保温箱,“我们用快速降温法,将样条冷却到零下35度,然后进行了简易的冲击测试……它没有断裂!只是弯曲了!韧性非常好!”

“好!好!好!”秦奋连说三个“好”字,一拳砸在工作台上,心中的一块巨石终于落地。他脸上露出了两天来最轻松的笑容。

“喔!!!”整个注塑车间,瞬间被巨大的欢呼声淹没!

李大柱和刘栓柱激动地抱在了一起,孙师傅和他的徒弟们也咧着嘴笑得合不拢。连续近四十个小时不眠不休的奋战,终于迎来了第二个辉煌的胜利!

“立刻安排正式的低温冲击测试,把完整的性能数据拿出来!”秦奋稳定了一下情绪,下达了新的指令。

虽然简易测试成功了,但标准的、精确的低温性能测试才是最终的评判依据。

天边,已经露出了第三天的曙光。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众人疲惫却兴奋的脸庞上,给他们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

从前天下午开始改造注塑机,到玻纤增强PP的成功,再到超低温增韧PP的突破,红星厂的核心技术团队,几乎是七十二小时连轴转,创造了一个小小的奇迹。

秦奋看着眼前这支虽然略显稚嫩,但已经初具攻坚能力的队伍,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感慨和豪情。螺杆、机筒、高性能改性料、以及现在攻克下来的注塑工艺参数——红星厂的“心脏”、“枪膛”、“特种弹药”以及精确的“弹道”,在这一刻,完美集结!

“同志们,辛苦了!”秦奋的声音洪亮而充满力量,“我们成功了!我们靠自己的双手,解开了这两大新材料的‘参数之谜’!从今天起,这两款顶尖材料,将真正成为我们红星厂手中克敌制胜的王牌!”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一个人:“但这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我们要把这些‘黄金参数’固化下来,形成标准工艺,然后,用它们制造出真正让市场震惊的产品!让所有人看看,我们红星厂,能行!”



    (http://www.i7xsw.com/book/CCnCCi.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7xsw.com。爱奇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i7xsw.com
爱奇电子书 有求必应! 工业霸主1980 http://www.i7xsw.com/book/CCnCCi.html 全文阅读!爱奇电子书,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