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奋在办公室里掷地有声的那句“电扇标准,从今往后,也要由我们红星厂来定!”,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刘栓柱和李大柱的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他们虽然对“制定标准”的深远意义尚处于懵懂状态,但厂长那股睥睨一切的自信和豪情,却深深感染了他们。一种前所未有的参与感和使命感,让他们热血沸腾。
夜校的灯光下,除了柴油机构造图和机械原理,刘栓柱和李大柱的桌面上,又多了一叠厚厚的、由秦奋亲手整理出来的《“远风”牌电风扇优质制造标准(草案)》初稿。
这可不是简单的几页纸。
秦奋几乎是将“图谱”中关于1980年前后全球主流电风扇制造与安全标准,以及未来二十年技术演进趋势的相关精华,进行了一次彻底的筛选、消化和提炼。他剔除了那些过于超前、以红星厂现有乃至未来几年都不可能达到的技术壁垒,也摒弃了那些不符合国内实际使用环境和消费习惯的细枝末节,保留并强化了那些能够显著提升产品质量、耐用性和安全性的核心指标。
草案初稿,洋洋洒洒近百页,从电机的额定功率、能效比、温升限制,到扇叶的材质要求、最佳攻角与风量输出曲线的匹配;从防护网罩的网孔安全间隙、结构强度,到塑料部件的阻燃等级、耐热性、耐候性;从开关按键的寿命测试,到电源线的线径标准、绝缘层耐压等级、抗拉扯强度;甚至连包装箱的抗压、防潮、防震标准,以及说明书的规范化、易懂化,都做了详尽的规定。
每一条标准的后面,秦奋都用红笔标注了“理论依据”、“参考来源”以及“红星厂现有技术水平评估”和“改进方向与可行性分析”。
刘栓柱和李大柱捧着这份草案,就像捧着一本天书。
“厂长,这……这比咱们厂里所有规章制度加起来都厚啊!”刘栓柱咂舌道,他原以为定标准就是写几条注意事项,没想到秦奋一出手就是如此系统而庞杂的“大部头”。
李大柱则对着一条“扇叶动平衡精度需控制在0.5克·毫米以内”的条目,皱眉苦思:“厂长,这个‘克·毫米’是个啥单位?咱们以前都是凭老师傅的手感和经验来调扇叶平衡,稍微有点抖就加个配重块,这东西咋量?”
秦奋早料到他们会有此问,笑着解释道:“‘克·毫米’是衡量不平衡量大小的单位。简单说,就是不平衡的质量乘以这个质量到旋转中心的距离。这个精度要求,比我们现在高得多。至于怎么量,我已经在研发车间的规划里,预留了‘动平衡测试仪’的安装位置,等设备到了,一测便知。”
他又指着另一条:“比如这个‘电机连续无故障运行时间不低于5000小时’,这可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图谱里有大量的电机设计和材料磨损数据做支撑。我们要做的,就是从轴承的选择、润滑脂的配方、线圈的绕制工艺和绝缘处理上,一步步达到这个目标。一旦我们宣称‘远风’电扇符合这个标准,那就是对消费者的郑重承诺!”
接下来的日子,秦奋的办公室成了标准研讨的“主战场”。
白天,刘栓柱和李大柱依旧奋战在生产一线和技术攻关小组,但他们的目光,已经带上了“标准”的审视。看到某个生产环节可能存在的隐患,或者某个工艺参数可以进一步优化以达到草案要求,他们都会立刻记录下来。
晚上,三人便凑在一起,逐条逐句地研读、讨论、修改那份标准草案。
秦奋负责讲解每一条标准设立的初衷、技术原理以及它能带来的质量提升。他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远风”电扇的实际案例,循循善诱。
刘栓柱作为生产主管,更多地从实际操作的可行性、生产成本的控制、工人技能的适应性等方面提出疑问和建议。“厂长,这条‘所有塑料外壳部件采用ABS工程塑料,并添加抗紫外线剂和抗静电剂’,成本会不会太高?咱们现在用的普通PP料,虽然强度差点,但便宜不少啊。”
秦奋耐心解释:“栓柱,ABS的强度、韧性和表面光洁度都远胜PP,更重要的是耐热性和尺寸稳定性。至于抗紫外线剂,能保证咱们的电扇在南方那种日照强烈的地区用上几年也不会发黄变脆。抗静电剂则是为了减少灰尘吸附,保持清洁。这笔投入,换来的是产品寿命的延长和口碑的提升,长远看是划算的。而且,我已经让供销科去了解ABS原料的渠道和价格了,通过批量采购,成本可以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
李大柱作为技术骨干,则更关注技术细节的实现路径和检测方法的建立。“厂长,关于‘电机噪音控制在55分贝以下’,咱们现在好像没有精确测量噪音的设备吧?而且车间里本身噪音就大,怎么判断达标?”
秦奋点头:“问得好,大柱。我已经委托县科委帮忙联系采购‘声级计’了,以后我们会在研发车间专门建立一个简易的‘静音测试房’,用来进行精确的噪音检测。而且,降低噪音的关键在于电机轴承的精度、扇叶的流体动力学设计以及整机的装配工艺,这些都是我们可以通过技术改进来实现的。”
在这样的反复研讨和思想碰撞中,刘栓柱和李大柱对“标准”二字的理解,从最初的敬畏和茫然,逐渐变得清晰和深刻。他们开始明白,标准不是束缚,而是提升的阶梯;不是门槛,而是领先的旗帜。
他们的“家庭作业”,也从最初的死记硬背,转变为主动思考。有时,为了一个参数的合理性,两人甚至会在夜校下课后,在路灯下争论得面红耳赤,第二天再带着各自的理由去找秦奋“评理”。
秦奋乐于见到这种改变。他深知,一个企业的技术进步,离不开一线骨干的成长。他要的不是唯唯诺诺的执行者,而是能够独立思考、勇于提出见解的合作伙伴。
与此同时,红星农机厂的其他方面也在稳步推进。
研发车间的建设速度飞快,在冬日里,工人们干得热火朝天。砖墙合拢,屋顶的钢梁也开始吊装。秦奋几乎每天都会去工地转几圈,确保施工质量严格按照图纸进行,那些预埋的管线、设备基座的尺寸和位置,都经过他反复校对。他甚至亲自带着墨斗和尺子,给泥瓦工和管道工放线定位,那种超前的专业性让施工队的老把式们也暗暗佩服。
“远风”水泵的生产依旧是厂里的重心。经过上海市场的成功推广,以及周边公社的口碑发酵,订单如同雪片般飞来。尤其是进入冬修水利的季节,高效节能的“远风”水泵成了抢手货。生产车间几乎是三班倒,机器的轰鸣声昼夜不息。秦奋对水泵的质量控制抓得极严,任何一点瑕疵都逃不过他的眼睛,返工、报废毫不手软。这种近乎严苛的要求,也让“远风”水泵的品质在市场上牢牢立住了脚跟。
柴油机的预研工作,则在秦奋的办公桌上和夜校的灯光下悄然进行。他已经初步筛选出几款“图谱”中适合红星厂现有技术水平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柴油机型号,开始了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适配设计。那些复杂的结构图、精密的公差标注,让刘栓柱和李大柱在学习之余,愈发感受到肩上担子的沉重和未来的广阔。
半个月后,经过十几轮的修改和完善,《“远风”牌电风扇优质制造标准》终于定稿。这份标准,不仅远高于当时国内普遍的电风扇生产水平,甚至在某些安全性、耐用性指标上,已经达到了“图谱”中一些发达国家七八十年代末期的先进标准。
秦奋拿着这份沉甸甸的草案,心中涌起一股豪情。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份技术文件,更是红星厂争夺行业话语权,引领一个产业走向规范和高质量发展的宣言书!
他第一时间拨通了王奎山书记的电话。
“王书记,关于电风扇质量标准的草案,我们红星厂已经整理出来了。”
电话那头的王奎山显然有些惊讶于秦奋的效率:“哦?这么快?奋儿,你小子办事总是雷厉风行啊!怎么样,有信心吗?”
秦奋自信一笑:“王书记,不是有没有信心的问题。我可以保证,这份标准拿出去,绝对是国内领先,甚至在很多方面能够达到国际水平。它不仅能规范我们凤栖县的电风扇生产,更能为咱们县的产品打上一个响当当的‘优质’标签!”
王奎山听着秦奋话语中那不容置疑的底气,精神一振:“好!太好了!奋儿,你马上把草案送到我这里来,我立刻组织县里相关部门的同志们开会研究!如果真如你所说,这可是为咱们凤栖县立了一件大功劳啊!”
挂断电话,秦奋的目光投向窗外。研发车间的主体结构已经基本完工,正在进行内部的砌墙和地面硬化。生产车间方向,隐约传来机器的欢唱和工人们的号子声。夜校的灯光,依旧明亮。
红星农机厂,这个曾经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小厂,在秦奋的带领下,正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一个崭新的未来迈进。水泵产品已经成为周边地区的明星,研发体系初步建立,技术骨干快速成长,而现在,他们更要成为一个行业标准的制定者。
区域龙头,已初具规模!
秦奋深吸一口气,将那份凝聚着团队心血的标准草案小心地放进公文包,嘴角扬起一抹坚毅的弧度。
凤栖县的电扇市场,乃至更广阔的天地,即将因为这份“红星标准”而风起云涌!他已经能预见到,当这份标准正式推行后,那些只顾眼前利益、粗制滥造的小厂将如何哀鸿遍野,而“远风”品牌,又将如何凭借标准制定者的身份,屹立于行业之巅。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图谱,评估一下这份标准在当前国内的领先程度和推广可行性。”秦奋在心中默念。
【指令确认:开始评估《“远风”牌电风扇优质制造标准》...】
【评估维度:技术先进性、行业普适性、制造成本影响、地方推广阻力、预期市场效益...】
【初步评估结果:技术先进性评级:A+。行业普适性:B+。制造成本影响:B。地方推广阻力:C+。预期市场效益:A。】
秦奋看着脑海中的评估结果,心中更加笃定。成本增加是必然的,但换来的是质量和声誉的巨大提升。推广阻力也预料到了,但这正是需要王奎山书记和县里支持的地方。
“明天,就是检验这份标准价值的第一步!”秦奋握了握拳,眼中闪烁着志在必得的光芒。
(http://www.i7xsw.com/book/CCnCCi.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7xsw.com。爱奇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i7xsw.com